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生思想是以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生计为理想追求的一种政治主张,或者说是以此为基础的一种大众情怀。东西方贤哲对此有不同的阐释,在西方先哲那里表现为“人本主义”思想,而在东方的圣贤那里则表现为民本主义思想。文章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角度,探讨民生思想是如何采取“中国式的现代化”方式,由理想走向现实,从而切实融人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为普通民众所知、所用。  相似文献   

2.
梁实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批评家,在其文艺批评话语中,古典主义的理念贯穿始终。其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东方古典主义”即儒家传统伦理观念为其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底色;二是“西方古典主义”即新人文主义的精神为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援.这两部分思想的交融互渗构成了其批评思想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虚空包容观、平等大悲观、一心同源观,这“三观”可以说是元晓“和诤”的理论基石。“和诤”不是无原则的调和,其中体现着对“争”的肯定,它承认各种思想理论的并存并行。“和诤”是站在一种极高的境界上超越一般所谓“和”与“争”的思维方式。元晓的“和诤”思想在他的主要著作《起信论疏》中有鲜明的表现。中国的儒、释、道都有重视“和”的传统,这是元晓佛学思想的来源。作为韩国佛教史上最为著名的佛学家,他的佛学思想不仅在韩国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对中国的佛教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说明中韩传统思想具有交叉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有内在的统一性,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崭新的理论特色,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老子思想是典型的东方智慧.它不但是历史的,也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老子之“道”的自然性启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老子将天、地、人统为一体的思想启示人们关注生态平衡,老子的“无为而不为”之术提升了传统的领导艺术,老子的相反相成之道为现代的经营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老子之“道”的阴性特征和雌守观念更对传统的“尊阳卑阴”价值观具有纠偏作用,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和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东方特色的伦理思想。在古代其涵义很广,包括“善事父母”、“慎终追远”、甚而扩大到家庭以外的“移孝为忠”;今天,孝之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孝为忠”已成为历史,“慎终追远”的观念亦已淡化,作为其基本内核的“善事父母”之观念不仅得以继承而且发扬光大并赋予新的时代涵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提倡“孝”的思想,虽仍以“善事父母”为基点,但更为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家庭成员,进而作为一个公民、一个社会成员,应明确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学习、研究、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任。必须正确分析新形势下“两课”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扎扎实实搞好“两课”教学,将宣传、实践“三个代表”结合起来,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儒家文化和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儒家关注人的生命、注重修养、崇尚健康,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三人的体育思想进行深入剖析,认为:“重文轻武”与“废力尚德”思想抑制了我国的一些民族传统项目的现代化发展;“无争”与“有礼”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与基本面貌;“中庸”与“和谐”思想对于我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新春 《职大学报》2007,(1):109-111
孔子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等方面。在现代,关于“和为贵”、“贵和尚中”等思想和理念,仍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些思想是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渊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 ,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发挥其政治、思想教育功能 ,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就必须贯彻和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11.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阐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即仁政治国的思想。子思在阐述德治思想时,广泛地运用了“三”,当然“三”的运用其表现形式又是多样的:取“中”而体现着的“三”;求“正”而意味着的“三”;确定的“三”;“三”的倍数;三种类型;三大要点;等。所有这些运用都对我们有所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于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纲领性、指针性的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自己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 ,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笔者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科学方法以及核心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李大钊早期的民主主义思想中,其核心是“民彝”思想.“民彝”是李大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的同“民众之意志”相对应的概念,在李大钊看来,“民彝者,吾民衡量事理之器”;“民彝者,民宪之基础也”、“信其民彝,彰其民彝”.  相似文献   

15.
对"快乐体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乐体育”萌芽于上世纪20-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开始,在我国出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潮,而且这种思潮以很快的速度浸延和扩展开来。作为一种现代全新的教育思想,从整体上树立科学全面的“快乐体育”教育观,进一步推广“快乐体育”教育开拓新思路,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学校工作大局,为加快学校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以“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为主线,阐述了高等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思想。作为高校,应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高校实际,认真执行“三个代表”,实现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共产党80年的体育思想进行大跨度、全程性的理性反思,从中国共产党体育目标思想的角度提出了“根本向度”(实现人的解放)和“向度”(政治、经济、化)的命题,并详尽阐述了它们相互间的辩证关系。这一视角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对学术界的研究和体育行政部门当前的体育改革实践有所启示和警示,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所谓“兼爱”,意是整体的爱、平等的爱,人与人平等相爱,不能有人、己、亲、疏的区别。“兼爱”思想恰是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伦理原则,有兼爱之心,使利己心(爱己)与利他心(爱人)之间的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益主体取得双赢、多赢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也是现阶段社会走向和谐的道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