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外宣是我国文化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在对外传播、国际舆论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电视外宣的新任务,就是要通过国际化的观念、中国化的视角、全球化的语言,向外部世界说明中国的政治立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真相,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结交朋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和谐、良好的国际环境。●电视外宣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传播功能,肩负起"民族文化大使"的使命,宣传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鼓舞民族斗志,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和谐、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体现一座城的文化,记录一座城的历史,承载一座城的风土人情。做好城市对外传播工作,对城市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天津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地处九河下梢,宛如渤海明珠。它山河湖海湿地集于一身,工贸农商学兵一应俱全,曲艺名家、文人墨客大师辈出。它距离北京只有120多公里,历来有"北京东大门"之称。当前,外宣事业面临最大挑战和最大机遇,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讲好中国故事是外宣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天津主动融入全国外宣工作大格局,加强对外传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中国一系列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举措获得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西方主流媒体把习近平称为中共首个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正是从全球视野的宏观层面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的对外宣传思想从宏观上把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性,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国际影响力;从操作层面上强调把握传播规律,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目标;夯实国内文化根基,培养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自信,主动引导国际舆论,积极把握国际话语权。习近平外宣思想结合当前国内外具体形势,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共历届领导人的外宣思想,对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由国务院新闻办指导支持,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体验中国:发现最美四川——阿米尔·汗四川行"外宣活动4月20日在成都举行。活动邀请印度宝莱坞国宝级导演、演员阿米尔·汗作为体验大使,来川深度体验四川特色文化,共有50多家境外、中央、省、市媒体的近百名记者和数百名影迷对活动进行了直播和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推出报道近百篇,活动  相似文献   

5.
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对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广西故事“走出去”。鉴于此,该文以广西壮族为例,分析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的特征,并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传递信息、促进对外交流为最终目的,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外宣翻译,为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5年是中国一系列内政外交战略布局与落实的起步之年,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编制之年,对本年度中国对外宣传进行梳理具有重要意义。从过去一年的外宣重点看,反映出中国对世界的一个期待,就是希望外界能够"读懂中国"。因此,如何把握大势、统筹谋划外宣议题,如何把握外宣规律,如何把握时度效,成了全年外宣的主题。通过观察2015外宣,也能一窥中国之变,凭借对议题更准确的把握、更明确的定位,以及更积极的实践,让世界有了较为丰富的途径了解中国道路、感知中国理念,使中国的国家形象越来越丰富、立体。而2016年,需要继续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国际视角、中国立场、全球站位,创新宣传方式,调整传播结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7.
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为本刊撰写了专稿。王晨部长回顾了过去一年外宣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对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做好2013年外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王晨部长强调,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外宣战线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在联系外宣工作实际、指导外宣工作实践、推动外宣工作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新起点上推动外宣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积极组织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对外宣传;二是继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三是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四是继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五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六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七是努力形成对外宣传合力。  相似文献   

8.
复杂多变的外部舆论环境对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非洲大陆是中国重要的海外投资区域。中国对非经济外宣能力建设及其效果对为建设积极、友好的对非投资营商环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有重要意义。当前,加强对非经济外宣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久营造中非合作友好舆论环境的必然选择,是在中非高质量合作中掌握更多话语权的重要保证,可以为中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精准传播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非洲样本。近年来,中国对非传播在非洲国家中总体呈现积极态势,但受西方媒体对中非合作长期恶意宣传、中国媒体在非发声力度有限、中国对非经济外宣缺乏民间基础等因素影响,实际外宣效果非常有限。未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对非经济外宣应设置议题实施精准传播,多措并举突破本土语言传播障碍,搭建平台深化中非媒体交流合作,引导青年群体讲好中非友好故事,为推动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积极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外大传播》2009,(6):F0002-F0002
贵阳自2008年开始推出了“贵阳避暑季”大型旅游文化外宣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境外众多游客,在体验风俗民情的同时,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新时期外宣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讲好中国故事为新形势下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学习领会贯彻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论述,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要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重视议题设置;要开展多种形式对外传播,增强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宣传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着力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上下功夫,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加强顶层设计和大外宣格局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支撑;重大主题对外宣传精彩纷呈,中国故事赢得世人瞩目;领导人高访外宣取得突破,大大提升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影响力;新闻发布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权威平台;中外媒体和智库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成效明显;有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声音在全球传播更快更远;中华文化走出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中国故事的亲和力。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既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同时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创新精神谱写讲好中国故事新篇章。一是推动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影响力;二是打造多元传播主体,为讲好中国故事壮大力量;三是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拓宽渠道;四是要把握分众化传播趋势,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性;五是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为讲好中国故事夯实文化根基;六是加强外宣理论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外宣材料作为一种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具有跨语言的特点,而且从其发挥作用的角度来看,具有跨文化和跨国界的特点,其译文更是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途径,所以外宣材料正确、恰当的翻译意义重大。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及外宣翻译基本概念等方面着手,阐述了跨文化语用学和外宣翻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跨文化语用学框架下改善外宣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南京在做好以政府为主导的外宣工作的同时,通过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方式,着力挖掘、整合民间外宣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拓展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新载体,成功打造了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双百"工程、在宁外国人文化参与系列活动等官民并举的外宣品牌项目,增强了外宣工作的力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5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5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上,《对外传播》编辑部发布了2015年度"对外传播十大案例"(地方系列),会议对十个省市的地方外宣优秀案例进行了表彰。为促进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围绕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传播》开展了2015年度"对外传播十大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对外传播》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14.
加强地方外宣在国际传播中的参与,既是全媒体与全球传播发展使然,也有利于地方外宣发挥独特优势,更符合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地方外宣发挥本地区域特色,探索创新,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践行者。目前,地方外宣既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也面临最大压力,需要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国际视野、统筹整合资源、强化品牌意识、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与传播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促进文化"走出去",江苏在实践中开拓思路与模式,创新传播形式和载体,探索针对异域文化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积极主动"借船出海"广辟渠道,增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基本做法(一)树立特色品牌,彰显文化魅力近年,江苏以"凝练文化精髓、传播文化基因"的思路,打造了诸如"感知江苏""同乐江苏""符号江苏""美好江苏"等一系列集系统性与时代性于一体的外宣品牌体系。"感知江苏"是以整合文化艺术、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格局的日益形成,担负着“服务经济、推进开放、树立形象”重任的对外宣传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泛,任务越来越繁重。如何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外宣资源,不断拓展外宣空间。提高外宣工作质量,是每一位地方外宣工作者面临的课题。回顾近年来外宣工作的实践,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外宣品的制作和传播对于精准推介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展现城市形象和推进对外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南通市狠抓外宣品策划、制作与传播工作,坚持"三不原则"(非必要不上马、不满意不出品、制成品不积压),各类外宣品鲜活出彩,投放地区和领域进一步拓展,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非必要不上马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世界各地之间信息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4,(11):57-58
正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外宣品在向世界说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以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南京在提升外宣品实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念好"精"字诀,力争内容入脑入心策划精心,以情感人。当前,很多外宣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口号式的表达,种种豪言壮语、溢美之词的运用大而无当,让外国受众难以理解,自然无法产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山东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激昂向上的现代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具有开展文化外宣的优势和条件。山东的文化外宣工作同全国一样,启动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同步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近年来,山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外宣精品,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外宣工作,对于展示山东良好形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借助中国外文局多语种、多媒体、多平台传播优势,加大对陕西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更好地推介陕西,展示陕西人文魅力,陕西省委外宣办邀请中国外文局及所属中国网、《人民画报》、《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等外宣媒体,组成精干记者团队于7月15日-20日来陕,以陕西旅游文化发展和西咸新区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采访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