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化学刊》2011,(2):106-106
杨莉、伍敏在《湘潮》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所在,是中国人民自我认同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构建文化尊严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构建正确尊严观的核心。面对现今中国社会文化尊严的缺失和错误尊严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最佳文化尊严和正确尊严观的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音乐是我们的音乐“母语”,学弹中国钢琴作品,对培养中国学生音乐感及音乐的表达能力,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华民族有着最丰富、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音乐底蕴。中国学生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对于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无疑是一种促进和激励。中国钢琴作品无论在感性还是理性上,对于中国学生都是易于接受并长于表现的。所以,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是开发中国学生音乐能力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11,(2):184-184
李雪涛在《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有很多现象表面来看是中国与西方的问题,实则是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换言之,许多看似地域上的不同,实际是时间上的错位。因此。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顺利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未来中国文化的形态,应当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2009年底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年终回顾,我访问了一系列中外知名学者,问题之一是“谁是2009最亮丽的国家”,答案毫无悬念,众口一词是中国。自此两年来,“世界围观中国”不再是中国人的假想。如今假如哪家国际媒体没有中国版面,不关注中国话题,它一定彻底out了。  相似文献   

5.
艾昕 《职业圈》2010,(1):40-42
如果说“道”“德”就像中国企业文化的符号,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智慧、中国企业文化的根源,而中国企业家则是传承和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他们身上有着深深的中华文化的烙印,最能体现中国企业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劳动价值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统一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劳动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于各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08,(11):62-62
近年来,各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用多文种向海外推广。它们不仅是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思想”是中国话语权的根基,是“外宣”的“水之源,木之本”。所谓“中国思想”,指的是既符合人类时代要求、又符合中国发展需要,从古今中外汲取养分而成的现代“中国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王运启 《职业圈》2010,(13):72-73
品牌化是企业竞争的尚方宝剑。品牌化也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打造中国著名品牌乃至世界著名品牌是中国众多企业的梦想。海尔、格力、长虹、格兰仕、TCL等已站在了通入世界品牌的跑道上,它们引领着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10.
街头汉字     
首先,我想提三个问题:一,当西方人一踏上中国国土时,最吸引他们注意的是什么东西?二,什么和中国烹饪一样最具有中国的民族认同性?三,为什么西方人会觉得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家,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何处?  相似文献   

11.
瓷器是中国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从中国的陶瓷开始的。景德镇陶瓷是中国陶瓷的象征和代表,景德镇之所以举世瞩目,为世人仰慕,不仅因为制瓷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湛、产品“至精至美”,更因为一直以来,景德镇就是一座城市无高墙、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位充满奇特经历的女子,她去过日本、印度、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但最后把脚步停留在中国;她是一位充满浪漫情怀的欧洲人,却与中国结缘。把自己的理想与爱,献给了中国这片土地。对中国而言,她不是过客。而是选择中国作为自己的祖国。 她就是丹娜·舒伯特博士.欧洲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Strategic Europe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的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在《商务周刊》、《中国妇女》等杂志上,我们看到对她的专访,知道她有一个有趣的中国称谓——女诸葛亮。怀着对博士的敬慕,我们走近了她,借她那双美丽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看今天中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10,(5):103-103
辛秋水在《学术界》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文化,具有“阴柔性”,以“仁”“义”“礼”为交际原则,讲究人情,注重面子,是一种道德本位的德行文化。儒家思想统治着中国的古代社会,它排斥法治,主张德治,再加上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一直奉行的是人治原则,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法治缺位,不过这并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法治思想就没有参考价值,因为: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08,(31):95-95
推荐理由: 中国人习惯藏富。1999,面对“谁是中国最富有的人”这一问题,中国没有答案。但此后,中国人年复一年,热切地讨论中国的年度首富们。百富榜成为记录21世纪中国财富史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黄燕 《对外大传播》2009,(12):18-19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藉由大庆向海外集中介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以及中国人所历经的种种变化、进步,以及面临的挑战,是中国外宣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向海外说明中国为己任的新华社中国特稿社组织策划并实施了今年的国庆特稿报道,在保持数十年国庆特稿传统报道的基础上,转换视角、大胆选题、深挖细节、突出情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媒体对中国的关注还将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外媒关于中国的报道,除了就事论事的消息外,无非是“捧杀”中国和“棒杀”中国两种,前者把中国说得天花乱坠,我们自己看了都不敢相信;后者则上纲上线,不大一点儿事就预言中国崩溃。对于夸奖的,听听也就罢了,不必当真;对于批评的声音,可要多加关注了。  相似文献   

17.
郑永年 《对外大传播》2011,(2):17-20,26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中国学的发展不可谓不怏。这些年,西方各国无论是企业界、政策界,还是学术界越来越注重对中国的研究。一些传统上只侧重于汉学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也开始强调当代中国的研究,尤其是与政策相关的研究。对传统汉学来说,学者们感兴趣的是中国的文明、历史、诗歌和语言等等。  相似文献   

18.
这是节选自《环球时报》驻外记者的一篇文章。该文列举了西方媒体在过去一年里对中国的种种误读,并分析了中国屡被误读的原因,发人深思。尽管西方对中国并不乏“正常的解读”,但这样的声音还是太小了。随着西方希望了解中国的兴趣日益增长,“如何避免中国被误读”是对外传播人士需要积极应对的长期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塑造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方面,中国媒体作用甚徽。我们自身的弱点和特点是一方面原因。像中国外宣媒体的官方背景,过浓的宣传腔,报道不及时,对“敏感”事件不敢报道,技术和资金的约束,语言上不过关,等等,是我们作为外宣工作者不得不承认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09,(9):60-60
本期重点推介的是,由中国外文局和美国耶鲁大学合作出版的《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该项目开创了新型合作方式,成为中美合作出版史上的开拓之举。系列丛书凝聚了众多中外学者和中美编译出版人员的心力与智慧,是跨越世纪、跨越大洋的合作,是60年对外图书出版的辉煌成果之一。 《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大型合作出版项目始于1990年,迄今中英文版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出版发行了《中国绘画三千年》、《中国古代建筑》、《中国文明的形成》、《中国古代雕塑》、《中国书法艺术》,按计划全部项目将涵盖多文种画册、中国文学名著、中国哲学思想三个系列70种图书。系列丛书已经出版的部分著作,在两国均获得了多项图书大奖。从1997年首卷《中国绘画三千年》面世以来,多本图书已被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作为国礼赠予美国总统、国会图书馆和耶鲁大学等,在美国政界、文化界、学术界备受关注与重视,为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