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作为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政治经济合作项目,同时也是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构建主体意识,推进世界传播新秩序的标志性新闻议题。本研究选取《中国日报》(131篇)、《纽约时报》(86篇)、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站(以下简称"BBC")(12篇)三家媒体自2015年3月12日至4  相似文献   

2.
2015年4月18日,是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纪念日。不少学者撰文反思万隆会议的时代内涵,探讨了亚投行和丝路建设的推进和万隆精神的关系1、万隆会议对发展中国家合作趋势的意义2、万隆会议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启示3、万隆精神与维护和巩固国家主权平等之间的关系等4。作为重要的社会现实建构力量的新闻媒体也以评论的形  相似文献   

3.
正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成立于2015年12月25日,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业运营,法定股本为10 0 0亿美元,是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的资金需求,亚投行成员从亚洲拓展至全球,从开业时的57个成员增至84个。自正式开业运营以来,亚投行已在12个成员国开展了24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项目贷款总额42亿美元,撬动了200多亿美元的公共和私营部门资金。2017年6月至7月,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直至2015年上半年,日本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而日本政府却并未作出积极回应。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署《亚投行协定》,日本最终亦没有参加。但其后日本国内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迅速升温,智库关注和媒体报道显著增多。对日本智库关于"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中准确把握日本政府在"一带一路"政策上的动向,预见其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5.
言论集纳     
正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教授陈雪飞在《国际论坛》2018年第4期发表的《美国与俄罗斯在中国的竞争型公共外交——基于两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的分析》一文中认为:尽管"新公共外交"的理念更注重对话与合作,但竞争型公共外交依然是各国处理彼此关系的常用手段,社交媒体为这种竞争提供了新的场域,各国都希望借此影响受众。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媒体外交(Media Diplomacy)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一种与传统的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相并重的外交手段。1以陕西卫视作为策划主体的大型跨国体验电视报道行动《丝绸之路万里行》见证了"一带一路"从战略构想到务实合作的过程,生动地记录、解读和实践着"丝路五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凝聚国际社会共识的媒体外交范例,也是对电视外交理念的实践、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经济行业这个对外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富矿",对记者的专业性和议题设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选取新华社和《华尔街日报》相关文章,探讨深挖中国新经济报道"富矿",需要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唯有如此,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美国为提升其国际广播系统的国际传播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修改了《史密斯蒙特法》(Smith-Mundt Act),颁布了《现代史密斯-蒙特法》(Smith-Mundt Modernization Act)。该法案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3年1月签署生效的,新法案的亮点在于取消了针对美国国际广播机构65年的一项禁令:允许美国国际广播的传播内容面向本国公众传播,这在美国国际广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奥巴马"灵巧外交"(smart diplomacy)在公共外交领域的体现。而根据2014年BBG(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美国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对外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树立议题设置意识、总结议题设置方法非常重要。在"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应注重四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学习,只有理解到位,议题设置才能传词达意、有观点、有深度;二是认同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加强受众研究、关注受众反应、强化受众互动,不断汇聚民声,建立传播者与受众间的和谐平等关系;三是维护议题的持续性和生命力,围绕议题不断创新内容,形成持续影响力;四是深化对国内外典型议题设置案例的研究,丰富和完善议题设置维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4日,韩国国会投票通过的《公共外交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及《实行令》正式生效。《法案》明确了韩国公共外交的目的、定义、基本原则和职责,《实行令》则针对法案的整体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执行条款。这份首部有关公共外交的法律性文件为未来韩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方向和执行奠定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越发重视同中国的关系,中国以及对华关系问题自然也成为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各党候选人进行辩论的主要议题。国内不少研究文章都曾围绕美国大选期间的中国议题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和比较,发现不同大选年份间中国议题的变化,如,2004年大选年,美国出于"反恐"需要而弱化在中国议题上的攻击程度;2008年大选年,在金融海啸和中国国力增强的背景下,总统候选人围绕中国议  相似文献   

12.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向来是美国推行公共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影片《星际穿越》热映提示我们: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已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重要议题,如何以此催生国际责任意识,强化文化认同,是对外传播中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战略传播"发端于美国,"议题设置"来源于美国,无论从概念的界定、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践中的应用,美国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以美国为例探讨"战略传播视角下的议题设置",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美国涉外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一场大规模作战行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热点时刻。对比分析中国《人民日报》与美国《纽约时报》在过去40年里的相关报道后发现,中国媒体侧重于建构"英雄记忆",而美国媒体则侧重于渲染所谓"红色中国的扩张"。中国集体记忆建构策略是基于多变而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考量;美国的建构策略则大多依据美国与中国的国家关系,并最终旨在建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美国媒体通过对国际议题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美国媒体的态度几乎不受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对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也从未有过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15.
正一、领导人公共外交的概念与内涵"公共外交"一词最早出现于1856年《泰晤士报》,被用于对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仪态的描述,其定义仅为"礼貌举止"。1965年,美国埃德蒙德·古里恩教授在国际关系领域首先定义了公共外交的概念,其把公共外交定义成"旨在通过引导公众的态度来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影响"。此后,很多不同的机构和学者都给出自己的定义和理解。美国国务院将其定义为"一类依靠国际间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单位对外国公众施加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7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美国国际广播改革法案》(U.S.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Reform Bill,H.R.4490),标志着美国国内针对美国广播理事会(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BBG)的改革拉开了序幕。近些年,美国国内对BBG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国际广播的传播影响力受到质疑。"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重新意识到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面向中东的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组建了中东广播网(Middle East Broadcast Networks,MBN),但美国在中东的形象不升反降,导致这种情况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学界业界普遍将美国媒体视为全球最具权威性与公信力、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机构,但在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一些美国媒体的价值选择与舆论倾向始终以其国家利益为最终考量。诚然,《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了美国媒体免于政治权力干涉的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但它却并没有规定媒体和政治权力之间究竟要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也没有规定政治权力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影响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大部分美国媒体往往对美国政府既定的外交、国防等主流论调予以支持及认同,只会在某些涉内政的细节上提出批评和异议。从2020年美国媒体涉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涉香港暴乱报道等都能明显看出,一些美国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经常因国家利益站位而背弃了新闻的客观公正,大肆采取双重标准,继而服务于军事战争、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国际战略等的需要。研究发现,其双重标准主要表现在议程设置、话题选择、文本叙事、报道态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言论集纳     
正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2014年6月3日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美国在获得亚洲还是失去亚博洲鳌?亚》一洲文论中坛认为2:0美12国年年会闭幕年的工作,并全面宣布"重返亚洲",意在避免亚洲落入作;对2011年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意图。实现这一战略的现突出的8个成员方法和策略很重要。如果方法和策略失误,就会走向反面。如江西省出版集团公果从美国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9.
正时隔13年后,中国2014年将再次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在美国重返亚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日韩自贸区"三驾马车"在区域内并驾齐驱的关键节点,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要通过此番外交主场的对外传播,释放中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区域战略思路,媒体可以从全球、亚洲和中国三个视角来记录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各大智库部非常重视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并随着国际事件及国际时局的变化而产生研究重点的更迭。智库大多部有自己的定期出版刊物和网站,如布鲁金斯学会的《布鲁金斯评论》、卡内基因际和平基金会的《外交政策》、外交关系协会的《外交》、传统基金会的《政策阵论》等.从中可以获知该智库的最新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