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解析了体育教师专业化中的"个体户"现象,并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决这种现象应处理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原现象是在多年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成绩在经历了快速提高期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成绩没有提高,甚至下降,从而未能充分或近似充分地显示其竞技潜力的现象。本文通过对456名中、德优秀运动员的研究,揭示了高原现象的出现概率和高原现象的训练学特征,分析了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内外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和克服高原现象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3.
剖析了南通区域文化的特征,从中探寻奥运冠军"南通现象"产生的文化动因。研究认为,独特的地缘文化是奥运冠军"南通现象"形成的文化土壤;厚重的体育历史传统为奥运冠军"南通现象"的形成培育了文化基因;有序的环境文化是奥运冠军"南通现象"产生的文化养分;繁荣的群众体育文化是奥运冠军"南通现象"产生的文化基石;富足的体育精神文化是奥运冠军"南通现象"产生的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统计了中国和民主德国优秀田径运动员专项成绩发展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的概率,分析了“高原现象”的特征及成因,提出了控制“高原现象”的对策,为有效地实施和控制田径运动员的多年系统训练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了“相克”说的理论来源,并就隔网对抗类(乒乓球、网球)项目比赛中的“相克现象”,对运动员、教练员和有关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面访调查。通过研究确认了“相克现象”普遍存在于隔网对抗类项群的乒乓球、网球项目竞赛中;定义了“相克现象”;指出了“相克现象”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情况下,“相克现象”对比赛结果有重大影响:“我克”能使本方制胜概率增大,“克我”会使本方制胜概率减小。“相克现象”的成因有心理、技术、打法、工具及创新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仰传兵 《精武》2012,(7):7-8,50
对近五年江苏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现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干预的不力,导致江苏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已出现了"早衰"现象。为了有效遏制这种现象,提出了若干现实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国际移民问题为重要线索,以巴西世界杯为主要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足球移民”现象进行理论探讨。简要阐述“足球移民”现象的当代表现;分析该现象的产生机理,认为不可逆转的世界移民大潮为“足球移民”现象的生长提供了环境,欧洲国家移民政策的特点为足球移民现象的形成塑造了基本雏形,身为世界足球中心的欧洲足球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足球移民现象得以发生的内驱动力;论述了足球移民现象对世界足球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深刻影响足球移民输入、输出国的足球发展走向,加速世界足球运动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发生,并对非欧盟国家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产生种冲击等;指出了足球移民对我国足球发展的启示,应谨防我国对外移民中足球人才资源流失,并通过改善移民政策吸引优秀海外足球人才来华,充分利用国际经验和移民资源构建青训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在体育常态课教学中,几乎每个教师都曾在教学中遇见过少练习甚至不练习的学生,笔者通过多年广泛观摩不同类别学校的教学课,把出现的学生不爱练习或少练习的各种情况称为体育学习中的"偷懒"现象。通过对"偷懒"现象进行观察,笔者总结出了以下6种偷懒类型:第一,完成动作不规范、动作不到位现象;第二,减少距离、少跑圈数现象;第三,减少动作练习次数现象;第四,降低速度、强度与难度现象;第五,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的见习现象;第六,自主练习扎堆聊天现象。  相似文献   

9.
苏畅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4):398-399
竞技体育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如球场暴力、假球赌球、黑哨、兴奋剂等,受到了体育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产生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基本形式,异化现象主要体现为体育本质异化、运动技能异化、科学技术异化、体育伦理异化等,并对竞技...  相似文献   

10.
张少波 《精武》2012,(10):19-22
运动心理学界将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技术发挥失常的现象称为"Choking"现象,并将其定义为: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失误。该定义不仅描述了运动成绩下降的结果,而且着重反映了运动的过程。"Choking"现象不仅会发生在高级运动员中,一般选手也会受其威胁。在面对金牌压力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探讨竞赛中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心理机制,对于我们解释优秀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失误,预防和减少该现象的发生以及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