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五年前我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2012年第二期《杂技与魔术》刊登了浙江曲艺杂技总团两幅《墨荷——蹬伞》剧照。我和老伴看后不由得赞叹有声,击掌叫绝:"这杂技发展得太快了,这蹬技太美了,这个节目一定能在比赛中得大奖!"为什么我们赞美这两幅剧照?因我与老伴都和"蹬伞"有缘。老伴出生在杂技世家,自幼随母学艺,主攻"蹬伞",与伞结伴三十余年。她巡回演出时都用毯子把伞包好才放进箱子,演出前还把伞抱在怀里暖伞。因练"蹬伞",她学会了修伞、画伞。步入古稀之年,一觉醒来还常说"昨晚又梦见  相似文献   

2.
观邮话伞     
伞是人们避雨遮阳的日常生活用具(特54-8书包与鞋),或是艺术舞台上的道具,伞舞(特55-4黎族三月三)、伞技(T2-6蹬伞,)等精彩节目,丰富和美化了生活。  相似文献   

3.
魏真柏 《杂技与魔术》2010,(6):45-45,41
2000年经人介绍我团来了一位蹬伞的小女孩,当时才10岁,师从名门,技术不差,但当时我对这个节目不太感兴趣,因为总感觉缺少艺术性,就一个演员趟在垫包上来回蹬伞、走边,然后演员站起来亮个相,再趟下去加把伞换个法再蹬。从杂技的原有角度看,这个节目是个好节目,轻蹬本身是有难度的,技术性是高的,但从艺术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伞变双花     
前一段时间,天津市老年大学魔术班的高津生老师为学校艺术团模特演出队设计了“更衣”和“伞变双花”的魔术,演出效果非常不错(照片1)。原来模特队表演“更衣”时,演员手中的花伞只是辅助道具,仅为造型或遮挡更衣过程之用,现在经过发展创新,花伞已经成为节目结束时博得观众热烈掌声的重要道具了——在临近尾声时,演员回身的刹那,手中红色花伞突然变成两朵硕大的黄色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非常漂亮,整个舞台都因此而亮堂起来。  相似文献   

5.
无伞跳伞     
法国跳伞运动员阿兰·皮埃尔,在阿尔卑斯山3000米上空不背伞从飞机跳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落体”运动后,由另外两名负伞的运动员在空中接住,成功地降落地面。  相似文献   

6.
最近,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四川泸州分水纸伞厂,老艺人用了4个月时间,制作出巨型工艺纸伞——“中国伞王”。“中国伞王”全部采用竹木工艺结构,并采用原始森林的优质竹木,伞托用88年的老松,用楠竹52根,皮纸1800张,油料100公斤等40种材料,采用传统工艺经过7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巨伞半径6米,直径12米,象征着中国的近12亿人民“666顺”,36根伞骨象征着中国东西南北各族人民大团结,伞高8米喻示中国的建设事业发达。目前,“中国伞王”已申报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  相似文献   

7.
盛夏垂纶,那“阳光普照”的滋味,真不知扫了多少鱼迷的兴致。于是,我便自制了一个简便钓鱼支伞器,经笔者试用,效果特理想。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趁现在“冬闲”,也试着做一个。 1.选材 (1)选长40毫米、宽15毫米、厚2毫米的钢板片8块。 (2)选M6×50或M8×50螺  相似文献   

8.
卢艳彬 《武当》2014,(3):24-26
“蹬劲”与“踩劲” 拙作《八卦掌脚下五劲》于2013年《武当》第七期和第八期连载发表后,陆续收到八卦掌同道的信息反馈。其信息反馈主要是对八卦掌脚下功夫的蹬、踢、摩、探、踩五劲的习练之法或掌握不足,或难以把握,或五劲作用不清等等,要求进一步提出解释。  相似文献   

9.
    
伞,古称华盖,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YP10-3,图1)。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  相似文献   

10.
<正> 短跑运动员常采用的抗阻训练方法,主要是上坡跑,拖一定重量的杠铃片、轮胎等。这些练习方法有时会受场地、器材限制,同时也对掌握正确技术带来不良影响。如上坡跑容易造成前摆不够,拖重量又会使上体过于前倾,造成前摆或送髋不充分。在长期的训练中,我根据飞机、赛车利用大型伞减速的原理,制作了一些象降落伞一样的伞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对现代短跑“屈蹬式”技术与“蹬直式”技术作了比较。指出“屈蹬式”技术更具有经济性和实效性。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该项技术的理解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研制阻力伞用于体育运动训练中,结果表明随速度提高,阻力伞提供的阻力增大。在运动训练中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水平运动员选择不同规格阻力伞进行训练,它可广泛用于田径、自行车、速滑、游泳等项目的训练中。  相似文献   

13.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踏跳阶段技术进行三维立体分析。指标为:助跑最后一步的步长,最后一步右脚的放脚角度,着地角与起蹬角,踏跳阶段髋关节转动角度及肩髋夹角。结果显示:踏跳阶段支撑腿具有“早”、“拧”的技术特点。即:“早”———起蹬早,使踝、膝、髋关节在蹬伸时所产生的蹬伸力垂直通过身体重心;“拧”———支撑腿在蹬离地面过程中,支撑脚与地面有拧转蹬地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现代短跑技术已由“直蹬”向“屈蹬”改进,本文在传统的途中跑专门性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与“屈蹬式”技术相适应的专门性练习,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的走访与调查,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跳伞运动员如何在开伞时避免颈椎损伤。结果发现:颈椎病是困扰跳伞运动员的多发病症;开伞过程对运动员颈椎的危害最大;开伞过程中身体受力方向的突然改变是造成运动员颈椎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跳伞运动员加强身体锻炼和核心力量训练,从而对抗开伞时的巨大载荷,减少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国内一些关于分析短跑技术的教材或文章中指出:当运动员听见“鸣枪”或“跑”的口令时,应“两腿猛蹬起跑器,以很大的前倾姿势把身体推向前方”。即起跑时运动员应将注意力放在“蹬离起跑器”上。可是在国外有一种新的理论,认为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如在起跑时做上体向前“弹出”的动作,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蹬技”教学是我和顾老师一辈子所从事的事业,培养优秀的蹬技人才是我们一生的追求。2011年7月,我们承担了“蹬鼓”的教学任务。2013年6月,艺术总监何导看完“四人蹬鼓”后与我们交流说:“蹬鼓应当是人数多、有阵容的节目。现在的四人表演,感觉只是个片段。”于是我和顾老师开始找相关领导沟通,商量增加人数的事宜。9月份开始四人蹬鼓增加到10人。  相似文献   

18.
技巧运动配合项目抛接动作中,就上面人站立类抛接的起抛技术,可以分为“蹬抛”技术和“静抛”技术。本文主要就“蹬抛”技术上面人起抛时蹬伸动作的机理与“静抛”技术相比,对两种起抛技术作生物力学分析和动作实验。得出一些有关技术参数和结论。阐述两种技术的特点,从理论上明确蹬伸动作的作用。从而证明“蹬抛”技术的优越性。对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测力台和动态电阻应变仪分  相似文献   

19.
邮票上的伞     
四五月的上海正逢江南霉雨季节,绵绵春雨给上班族增添了不少烦恼,人们必须携带雨具。然而春雨却给爱美的女子提供了一个展示她们缤纷花伞的机会,一顶顶色彩各异的花伞在雨中就像一个个充满生机的小精灵,给人们带来春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刚刚获得了第10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金奖的我团杂技节目《墨荷·蹬伞》于3月4日晚在北京参加了"与美丽同行——201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专题文艺晚会"的录制。晚会以"平等、参与、发展"为主题,分"美丽绽放""美丽铸就""美丽前行"三个篇章,每一篇章都配以专题片、访谈、文艺表演与颁奖环节,以不同类型的节目表演烘托出当今女性的精神美丽与值得尊敬的品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与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观看了演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