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拳难度动作连接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分析和讨论了武术套路南拳难度动作连接难度。结果表明:提膝独立动作的失误率最高、连接难度的动动连接及动静连接技术存在差异和不同的力学特征。建议:应该注意腿部肌肉主动收缩完成着地支撑,而不是被动地着地缓冲;在难度动作完成中,动作之间具有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和相互干扰的作用,应加强组合部分的动作训练,通过改进技术动作以减小干扰,提高动作质量;借鉴田径等其他项目的跳跃训练,提高武术运动员的跳跃能力;在南拳连接难度动作中的动动连接,第二跳的支撑腿以复合杠杆的形式完成动作,要加强支撑腿大、小腿后肌群的力量才能够满足动作力学特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子跳马技术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9、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雅典、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运动员动作的类型、难度、完成质量与成绩关系的研究和对北京奥运会中、美女子跳马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国运动员选用的动作单一,整体难度和完成动作的质量上还与美国队存在差距。提出了转变训练思想、加强基础体能训练并力求创新等对策,如把“以强带弱”改为“以弱促强”;充分利用规则和器械特点找准技术突破口;加强速度和力量素质训练;发展适合我国运动员身体特点的动作,提高动作起评分等。  相似文献   

3.
对全国健美操冠军赛男单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价值具备了与国外优秀选手竞争的实力;难度动作的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不够合理;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缺乏高潮和亮点;运动员的个人风格不够突出,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完成成套动作时技术规格较高,动作准确、规范,但个别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不够好。  相似文献   

4.
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资料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近年来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所选难度数量与规则要求基本相符;难度类型没有缺组现象;但难度级别明显低于国际水平,且完成质量较差;难度动作在整套动作中的布局均衡性不够,还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5.
李全  赖善业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77-78,84
依据(FIG)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决赛的前3名与中国队第5名的比赛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混双选择0.3、0.6、0.7分值的难度动作较少;选择C组难度动作偏多而B组难度动作偏少;难度动作的整体分布欠均衡;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成套动作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6.
就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预赛中。武术女子太极拳与太极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难度动作规格一样,但是完成动作有差别;太极拳、太极剑难度动作失误率分别是:17%和22%;难度动作已成为太极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关键;旋转动作结构的难度动作完成具有不稳定性,失误比较明显;太极类项目难度动作起跳或支撑时,下肢类似复合杠杆工作形式。  相似文献   

7.
男子蹦床网上自选成套动作的编排规律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98蹦床世界杯系列赛(丹麦站)男子蹦床运动员完成的37套网上自选动作的录像解析和统计分析,探讨男子蹦床网上自选成套动作编排的规律与特点。结果显示,自选成套动作的编排,应考虑到难度值计入成套最后得分这一因素;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的单个难度动作选择,不应低于1.0难度值以下,1.6难度值的高难动作在成套编排中应具备;为了增加成套动作难度,除每个动作加转体外,还应增加转体度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现场观察法,对2012年湘西自治州第十二届武术套路比赛中青少年组前三名男、女运动员的难度动作编排与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动作编排和完成水平呈现出男子高于女子、动作难度高于连接难度的特点,难度动作编排与完成级别体现为男子倾向B级难度动作、女子倾向A级难度动作的特点。提出了应提高湘西州青少年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加强青少年男子运动员A级、C级动作难度,D级连接难度的训练;加强湘西州教练员对难度动作的编排、申报和训练水平的培训;提高湘西州武术赛事有关工作人员对难度登记表及评分表的审核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结合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前3名选手和中国选手共5套动作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了中国选手在艺术分、完成分、难度分,以及难度分值、组别、空间的运用和完成情况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结果表明:这种差距表现在动作编排的艺术性较差;难度动作的组别、属类选择上缺乏多样性;所选难度动作对空间的运用不均衡;难度动作的总分值稍低。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依据国际雪联单板滑雪裁判手册,结合我国现阶段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发展状况,以裁判员的视角对此项目的评分规则进行理解与认识。提出:运动员对于动作难度的认定差异较大,明确分类存在较大的困难,评分工作主观性较强;动作完成的高度、难度、多样性及完成质量是评价成套动作完成情况的关键因素;基本滑行技术、起飞技术及着陆技术的优劣是影响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提高的瓶颈的结论。对项目的发展提出加强国际交流,拓宽信息渠道;重视对运动员基础滑行技术、起飞技术及着陆技术的训练工作;注重对运动员动作表现力的培养;针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科学、合理地进行成套动作的编排;建立系统、科学的裁判员培训体系等建议,为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及国内裁判工作提供参考,引导项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第29届奥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体操比赛单杠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成套动作起评分在不断提高,“D组”或“F组”难度动作成为成套动作的主体,具有0.2加分因素的二连接动作成为亮点,结束动作选用“D组”难度动作且有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项目难度情况、完成情况和动作编排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动作编排主要集中在向前和向后的技巧动作,前直360-720和后直540-900成为青年组向前和向后动作的首选,结束动作大部分采用后直720或后直1080为结束动作;绝大多数还是以C组难度为主,D组以上的难度动作上占有一定的比例,青年组动作的连接主要集中在D+C的连接,D组以上的连接在青年中基本上还未曾出现;"稳、准、难、美、新"仍是体操发展永恒的主题,尤其新规则的颁布,增加了动作在难度方面的导向;由于部分年轻裁判在评分过程中经验不够,分差较大,造成个别成绩不能代表运动员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在田径运动会终点计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在原有的终点计时技术基础上加以技术改进,通过在大学田径运动会上3年的实验研究,已获得成功。其研究原理是获取运动员比赛的视频片段,利用计算机图像辨析技术,经过图像导入,图像处理,成绩的保存,构成终点计时系统的流程。再通过计算机网络协作实现计时系统的全部工作。实践结果:提高了裁判水平,成绩准确无误,实现了计时裁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4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沈阳体育学院健美操队的成套动作与各单项冠军选手的成套动作进行技术指标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院运动员参赛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我国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我院选手在成套动作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技术规范性、健美操专项技术的发力控制以及技术魅力方面与其他高水平选手相比还有差距,我院选手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郭露露 《精武》2012,(6):8-10
本论文研究目的是解决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不稳定因素,日前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通过对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心理因素的调查分析造成心理不利因素的原因,解决问题以保证在今后比赛中更好的发挥党技水平,全面提高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混合双人操成套动作与前8名中其他选手进行技术指标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参赛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世界健美操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混合双人选手在成套动作中表现出的技术规范性、健美操专项技术的发力控制等方面与其他高水平运动员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运动员的难度动作的选择与完成质量以及动力性配合创新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全程的时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和3届世界杯竞走赛的男、女20 km和男50 km竞走运动员比赛分段时间的研究,分析我国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差距,影响成绩的主要时间指标.这对于了解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况,以及和主要对手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等,为运动员改进技术,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对策,掌控训练强度,检验训练效果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保障;也可对继续构建和完善竞走的高水平训练平台以及今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参数,并加以统计,从影响跑速的步长、步频因素对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员成绩滞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百米运动员的步长能力不足是影响速度能力和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应在优化步长、步频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步长能力为突破口,强调运动员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最大速度能力和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自由体操技术特征的分析规则分析与健身比赛评分规则分析,发现健身运动特长比赛在自由体操难度技术动作具有借鉴意义,合理运用自由体操支撑、跳跃、旋转、翻腾等难度技术,在运动特长比赛中能提高运动员在健身比赛中运动特长的运动成绩。成套动作创编必须考虑时间、空间、动作、音乐等要素。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much controversy over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 (IAAF) regulations regarding eligibility to compete and natural testosterone levels in female athletes. Much interest lies in the analysis of Caster Semenya's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ere, a) Complete an analysis of Caster Semenya's results during the 800m finals and b) search for existing similar performances by other female athletes. We analysed the results of the finals of all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Olympic Games from 1984–2016, including the 800m results of the Diamond Leagues 2016–2018. Exponential curves were fit to the data to characterise and predict performance for each event. Caster Semenya's finishing times before her ineligibility to compete and after the suspension of the IAAF hyperandrogenism regulation were found to be 1.24% and 1.49%, respectively, faster than the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of the elite-standard in the women’s 800m final. Other female athletes, with finishing times faster than the ones predic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s were also discovered. The percentage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between Caster Semenya and the other participants did not reach 3% in the 800m event. No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regarding extraordinary results ever performed during the 100m, 200m or 400m fin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