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套路说,我姓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舞剑之余多喜伏案拜读南北武刊,深感获益匪浅。毋庸讳言,从中也发现了某些以偏概全之见。诸如,将套路一概斥为花拳绣腿者有之,认为“练套路多年敌不过一街皮者”有之。那么,看得见、摸得着的武术是什么?套路是什么?武术与套路间又是种什么关系呢?为了澄清有关问题的模糊认识,在下谈点本人的粗浅看法,谨供武林同仁雅鉴。一、何谓“武术”?提及武术,今人多知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岂不知武术这一称谓的历史并不长,真正长的是其功法和套路。翻开武术的史册,上推48年武术就不叫武术。民国时曰“拳术”,1927年后改称“国…  相似文献   

2.
说说气功     
将气功放回历史,将气功融入文化,将气功赋予时代,让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采访记录:时间:1998年11月地点:景山公园采访对象:早锻炼的人们采访主题:什么是气功?采访对象一:练武术的中年男子记者:“对不起打扰一下,您知道什么是气功吗?”被访者:“气功——就是内功呗!”采访对象二:正在跑步的学生记者:“我想问一下,你知道气功是什么吗?”被访者:“气功应该是一种武术,一种功夫吧!”采访对象三:练太极拳的老年妇女记者:“您好,您认为什么是气功?”被访者:“是不是…  相似文献   

3.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张方 《精武》2007,(5):50-51
传统武术是一种文化。有人把文化的外延扩展到无限大,什么都是文化,提出了所谓“大文化”的理念,这是对文化本体的一种反动。其实传统武术只有文化与非文化两种。首先我们要让武术的非文化现象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什么是武术的非文化现象?现在有一种人把  相似文献   

5.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5,(1):60-60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在山东电视台卫星频道“中华武术”栏目上看到《中华武术》杂志,知道你们那里有武术书刊出售。不智能否介绍一下都卖到什么书籍和刊物,有散打和擒拿等书籍吗?我想购买。还有,我错过了订阅的时间,能否在你们那里邮购?  相似文献   

6.
《精武》2008,(12):35-37
问:有人爱讲“拳无好坏”这句话。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句套话,人云亦云,韩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答:一二百年前的武术是否可称“拳无好坏”,我没做过研究。不便乱讲。大家都能看到的是如今的拳术已经与这句话渐行渐远,有很多拳术,99%的人练了不能打(指没有掌握基本的技击技能),如此不堪的拳术现状,怎么还能说“无好坏”?  相似文献   

7.
武术本体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什么,什么是武术”的“武术本体论问题”是武术研究者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这是武术学研究的起点,是武术学学科大厦的第一块基石。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本体进行了思索与探寻。研究认为:武术是一种有着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  相似文献   

8.
动作要领是体育“教法”中一个重要部分,是体育教师经常说到、用到的一个词汇,在很多体育教材中都用了很大篇幅来写“动作要领”。在武术教材中也存在同样情况,此外还有许多教材对“动作要点”进行描述,那么,“动作要领”与“动作要点”是否为同样的内容呢?两者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武术动作的“要领”与“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武术课应注重武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作为我国的特有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授学生武术的同时除了武术套路本身,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武德的培养。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一直是我们的传统。习武之人要有武德;读书之人要有道德;经商之人的诚信也是一种道德体现。人无德不立。从古至今,“德”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所以,在高校开展武术课时,武德的教育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于志钧 《武当》2001,(5):36-37
《中国武术史》提出一个“武术体系”。这个“体系”是《武术史》一书的基础框架。首先,我们看看《武术史》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一直举棋不定,多年来,一直存有多种观点,且争论不休,各抒己见。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观点,武术属于“武”、属于“舞”、属于“体”的问题。不论哪派哪种观点,在对武术的认识上,都集中于企图解开“武术起源于什么”这个谜上。然而,我们如思考一下这种解  相似文献   

12.
平时,人们一提到武术,都无不自豪地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来阐述其内涵。但“博”到什么范畴?“深”到什么程度?“远”到什么尽头?“长”到什么极限? ——谁能说得清楚?谁能圆满解答呢? 据我孤陋寡闻:近代,由于主客观条件所限,很少有人对武术的渊源和发展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或作出  相似文献   

13.
阮纪正 《武当》2008,(12):32-34
3、中华武术的文化特征 中华武术特别之处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1)中国技击与外国技击 中国技击不同于外国技击,历史上看,两者技术体系和操作特征均不同于古罗马的“角斗”,倒跟我们先秦的“斗剑”性质颇为一致,但尚未完全转换为现代“竞技运动”;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8,(11):8-14
这次武术大家在《精武》的拳术邀请活动,以“共创辉煌,走向世界”为主旨,联想徘徊在2008北京奥运会门外的中华武术,我们要追问的是,面对中华武术前辈的英灵,面对世界人民期盼的眼神,我们武术工作者和武术大家们空间是多了一份骄傲还是多了一份惭愧?  相似文献   

15.
1、太极拳是武术吗?答案是肯定的 什么是武术?《百度百科》对武术的解释是“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其目的是打击对手保护自己,在其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载体,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时光的推移,武术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有的为了看家护院,有的为了走货保镖,有的为了强身健体,也有的为了混迹江湖,这是习武者本身的目的不同造成的,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张力 《中华武术》2006,(3):39-39
“武术是什么?”这是近期李连杰频频亮相媒体中常谈到的话题。李连杰是一个生活低调的人,从影二十多年,接受采访不多。然而,这半年他却以一名人世“僧人”的形象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当然,一方面是为其最新作《霍元甲》做宣传;另一方面,也足更重要的,就是借此传递他习武三十多年对于“武术是什么”的理解,希望大家通过他和他的电影的讲述,真正了解流传千年的中华武术的真谛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武术工作和研究几十年了,在探讨传统武术及影视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问题时发现,正是在现代阶段,影视和武侠小说的武学真正开始光大,它代表了“新派武术”的繁荣,把纸上武学与花拳绣腿演绎到登峰造极程度的基础上,众多武功唤起的是我对人体的想像力,并通过武功进而对人体极限进行探讨,它同时又使我产生很多疑问,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举多重?这种对人体极限的探讨,跟中国传统的武术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陈羲 《中华武术》2006,(5):57-57
重庆万州中学生向先友来信:我是一位武术迷,《中华武术》杂志我是今年开始订阅的,我想了解一下下半年的《中华武术》有什么不同。同时,我希望杂志能提供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我们这里不是武术之乡,很难找到武术老师。我非常希望能得到明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阮纪正 《武当》2009,(2):30-33
从互联网上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检索到几百万到上千万条跟武术相关的信息,这表明“中华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繁荣和庞杂。然而在官方主导的“现代武术”推进中,又老是引不起人们真正的兴趣,这强烈的反差应该说是能反映问题的。笔者以为,跟“传统武术”不同性质和领域的“现代武术”,并非没有其客观的存在理由,它也完全是为满足“一定社会需要”而产生出来的(没有社会需要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汇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产物,但现在喜欢和懂得欣赏它的人越来越少。在人们被疾病缠身,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国传统的健身武术却得不到大众的喜欢和认可。为什么人们对这样一种有效、经济的保健手段毫不动心?如何打破健身武术这种尴尬的境地呢?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模式加以改进,吸取竞技武术中优茭、节奏性强等特点,从而吸引更多人群对它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