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为女子拳击项目的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检查22名女子拳击运动员及15名普通女大学生的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结果:女子拳击运动员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普通组(P<0.05);女子拳击运动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体表面积(LVIDd/BSA)、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体表面积(LVIDs/BSA)、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心指数(CI)均显著大于普通组(P<0.05),但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小于普通组(P<0.05);女子拳击运动员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的横截面积以及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内径均显著大于普通组(P<0.05),股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普通组(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女子拳击运动员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心血管的结构及功能在长期的训练后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表现在心室腔扩大、心室容量增加、动脉管腔的面积与内径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X线放射学证明,长时期体育训练可导致心脏肥大。电生理学研究表明,长时期体育训练可使心脏的腔室增大。最近用超声心动图进一步证明,动力性训练(如跑和游泳)可使男运动员心室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增大,而左心室后壁和纵隔的厚度则未见变  相似文献   

3.
李宏 《冰雪运动》2002,(1):39-40
男速滑运动员经长期的运动训练,在安静时左室形态功能指标ESD(左心室的收缩末内径)、ESV(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容积)、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SV(每搏输出量)、CO(每分输出量)、ET(射血时间)、HR(心率)与一般人有非常显著的差异,EF(射血分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陈剑  徐明  金坤 《体育科研》2019,(2):82-86
目的:探讨上海游泳队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32名优秀游泳运动员(男12人,女20人)和40名普通人(男20人,女20人)的心脏形态结构与功能。结果:优秀游泳运动员的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前后径(LAAP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大于普通人群(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分数(LVFS)低于普通人群,男子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女子组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运动员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而左室心输出量(LVCO)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海优秀游泳运动员心脏发生耐力力量型生理性重塑,心脏泵血功能显著增强,具有较强的心力贮备,可作为优秀游泳运动员选拔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低住高练中国家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心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低住高练对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训练结束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在安静状态下较低氧训练前增加(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在安静状态及运动负荷的状态下较低氧训练前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在运动负荷状态下较低氧训练前减小,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在运动负荷的状态下较低氧训练前增加(P〈0.05)。提示与低氧训练前相比,低氧训练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强,获得良好的心脏适应性。低住高练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心力储备功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应用彩色多普勒声心动仪对12名(男、女各6人)参加冬奥会及世锦赛的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及对照组红12名(男、女各6人)同龄人进行了定量负荷前后左心室形态、功能及心肌耗氧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静时速滑运动员左心室后壁厚度(WT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宜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容积(EVD)及左室收缩末容积(EVS)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指标CO、CI、HR.EF、△%D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V、SI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SV、SI是评定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定量负荷前后比较,对照组男女WTd、LVDs、EVS均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上述三项指标男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即WTdt增厚,LVDs和EVS缩小. 男士对照组除了CO、CI负荷前后有显著性提高外,其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男女实验组CO、CI、SV、DF、△%D等负荷前后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值得一提的是SI除女子实验组外,其他3组负荷后均有下降趋势,其生理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分析了10名优秀女摔跤运动员和10名普通女学生静息状态下心脏各瓣膜口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经过专项训练的优秀女摔跤运动员的主动脉、肺动脉、二尖瓣、三尖瓣血流频谱的有关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为正常范围)。结论:经专项训练的优秀女摔跤运动员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储备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冯爱民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67-1070
目的:确定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左室肥厚的生理极限值,预防运动员运动性猝死的发生风险。方法:采用超声心动仪检测60名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和60名年龄、性别类似的健康对照者及40名其他项目运动员的左心室厚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左心室壁厚度(LVWT)较大,为9.5±1.7mm,对照组为8.4±1.4mm。其中5名运动员(8.3%)的最大LVWT超过了预测值的上限;只有1名男运动员的绝对LVWT值大于12mm(1.7%)。5名运动员的LVWT超过了预测限度,提示左心腔扩大(54.4±2.1mm;范围为52~60mm)。而女运动员LVWT值均小于11 mm。结论:与非运动员相比,有训练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LVWT值更大。只有一小部分运动员的LVWT超过了上限,但少有大于12mm,而腔室一般都有扩大现象。提示,当有训练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男子LVWT>12mm,女子>11mm,极有可能属于肥厚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9.
优秀健美操运动员心功能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声心动描记技术测定了20名全国健美操比赛运动员和20名普通大学生安静时和卧位蹬车负荷运动中的心功能(其中每组男、女生各10名),负荷分别为50W、100W、150W,每级负荷3min,结果表明,运动员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每搏量及心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在150W时尤为明显。提示健美操运动可增强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马继政  孙飙  牛洁  韩峰 《体育学刊》2004,11(2):132-135
采用脉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观察运动中和运动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时随强度的增加舒张早期最大的峰值速度E峰峰值流速、舒张晚期最大的峰值速度A峰峰值流速,舒张早期最大瞬时压差(PPGE)、舒张末期最大瞬时压差(PPGA)增加,但vE/vA值下降。其动力来源可能与运动时左室的收缩功能提高有关。运动后恢复期E峰、A峰峰值流速,PPGE、PPGA逐渐减少,vE/vA值逐渐增大,并很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相似文献   

11.
坐式排球运动员心脏结构与心肺机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与时间肺活量测试,对我国坐式排球运动队队员的心脏结构和心肺机能进行检查,了解长期的坐式排球运动训练对他们的心脏结构和心肺机能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坐式排球运动员的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厚,但左心室内径变化不明显;射血分数、左室内径缩短率与左室周径缩短率均明显低于普通残疾人,其使心脏具有了较高的心力储备;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均明显高于普通残疾人.  相似文献   

12.
研究应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SONOS—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对年龄相当的北京体育师范学院运动系学生31名(运动组,男24名、女7名)和康复系学生21名(对照组,男15名、女6名),进行了检试,对比观察其心脏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心脏结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运动组51.27±2.82mm,对照组48.08±4.16 mm,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运动组31.11±2.13 mm,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取HIF-1α基因第12外显子上的C1772T单核苷酸多态(SNP/C1772T)解析,并与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进行关联性研究,探讨该多态位点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适应性改变的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对象为102名中国北方士兵.受试者进行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有氧耐力训练前后安静及递增负荷50 W、100 W、150 W下左心室结构、功能等指标,应用PCR-RFLP解析HIF-1α基因SNP/C1772T的基因型,采用关联(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研究18周有氧耐力训练前后安静及递增负荷左心室结构、功能等指标变化量与HIF-1α基因SNP/C1772T关联性.结果:1)HIF-1α基因SNP/C1772T基因型在士兵中分布频率经卡方检验[x2(df=2)=1.05,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SNF/C1772T的CC基因型受试者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安静状态下左心室结构指标,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internal dimension,EDD)、舒张未期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astolic,PWD)等变化量与CT基因型受试者相比表现出明显改善(P<0.05,P<0.10),其增长率分别为90%,4%,2%;左心室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T)变化量也表现为高于CT基因型的趋势(P<0.1);3)SNP/C1772T的03基因型受试者18周有氧耐力训练后,递增负荷实验150 W时CC基因型受试者SVI、心功能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OI)的变化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SV、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的变化量有高于CT型的趋势(P<0.10).结论:HIF-1α基因SNP/C1772T多态性OC基因型可作为预测有氧耐力训练后左心室结构指标LVMI、EDD、PWD和功能指标COI、SVI等敏感性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14.
在两种强度的局部动力性负荷状态下对60名受试者(投掷、游泳运动员各20名,对照组20人)进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对取得的指标进行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对比和不同实验组间的比较、分析,力求探讨不同项目运动员在局部动力性负荷状态下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对心脏机能评定的负荷方式进行探讨,取得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和方法:采用超声心动仪对比检测30名校园足球运动员和健康对照者的左心室功能,探讨足球运动训练对心脏形态功能的影响,为校园足球运动员的机能评定、选材和训练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足球运动员的左心室壁厚度较大,为9.5±1.2 mm,对照组为8.2±1.3mm,其中有5名运动员的最大LVWT超过了预测值的上限,提示左心腔扩大(54.4±2.1mm;范围为52~60mm)。表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校足球运动员在身体发育基本指标和心率、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而有训练的足球运动员学生的LVWT值更大,左心室腔扩大和泵血功能增强。长期有规律的足球训练对心脏形态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运动员对足球专项训练特点良好适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姚建藩 《体育科研》2003,24(4):40-40
有关人类心脏在形态结构学上如何适应运动员们的体育运动的变化已有较详尽的报道。但在人的外周血管与运动生活相适应的形态学变化,却至今仍知之甚微。目的:该课题旨在观察、评估外周血管真实的形态学变化。如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们的股动脉主干(CFA)的变化,评估经受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N=15)和经受高耐受性运动训练的运动员(N=16)和长期处于相对静止不运动者(N=20)。对这3组人群,分别观察他们各自的心脏、股动脉主干,在组织结构形态学上的细微变化。方法:用“M”型心单回声图、超声心动图等仪器设备,分别测量各人左心室(LV)后壁、…  相似文献   

17.
12名游泳运动员,配对后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人进行2周共10次体外反搏,于反搏前、反搏后即刻和2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对与之配对的对照组队员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体外反搏后即刻心输出量增加,左心室有效泵力提高,体循环外周阻力下降,微循环状态改善;进行两周反搏后的第二天,上述良好变化继续存在,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前后变化不大,提示体外反搏对提高运动员心功能,改善血循环状况从而增加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优秀武术运动员心功能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21名优秀男子武术运动员和20名普通大学生在安静时和卧位逐级蹬车负荷中进行超声心动图研究,负荷分别为50W、100W、150W。每级负荷时间为3分钟。结果发现:武术组EDD在安静时和各级负荷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ESD均随着负荷的增加而缩小;武术组的SV和CD均高于对照组,尤其在150W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武术训练可提心脏的舒张机能,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提高运动员的心力储备能力。动力性运动负荷可做为评定武术运动员心功能可靠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俄勒冈世锦赛女子标枪前八名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为研究对象,在观察2022年俄勒冈世锦赛标枪女子前八名运动员技术特征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结果表明:(1)2022年俄勒冈世锦赛标枪比赛前八名女子运动员持枪阶段持枪方式动作均是肩上持枪;(2)前三名女子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与第四名到第八名运动员的助跑距离相比呈缩短趋势;(3)前八名女子运动员在投掷步的第三步步时运用相对较长,而投掷步第四步的用时比较短;(4)第一名至第八名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标枪出手速度依次减小,整体出手速度与世界平均值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王晨  侯彬  徐倩  王玺  王贝 《体育科研》2022,(6):89-9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上海部分运动项目运动员不同季节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为制定合理的预防及改善措施、科学设计运动训练计划、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并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女子足球、女子排球、女子体操共45名上海职业运动员,分别在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季中月末4次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25-(OH)D水平的测试,分析这些项目运动员不同季节体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1)上海女子足球、女子排球、女子体操运动员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的情况均较为严重,且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5-(OH)D整体水平秋季和春季相对较高,冬季和夏季相对较低,其中秋季维生素D正常率最高,缺乏率最低;冬季维生素D正常率最低,缺乏率最高;(2)室内项目上海女排运动员及体操运动员冬季维生素D缺乏率最高,且无人达到正常水平;体操运动员4个季节的维生素D缺乏率均明显高于女排和女足运动员,且四季均无人达到正常水平;(3)室外项目上海女足运动员秋季25-(OH)D水平最高,维生素D正常率也最高,且无人缺乏;夏季维生素D缺乏率最高,并显著低于室内项目上海女排运动员的体内水平。结论:上海部分项目运动员维生素D营养状况缺乏及不足的问题广泛存在,在夏季不同运动项目,尤其是室外项目女足运动员,及体操运动员四季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问题不容忽视,定期检测运动员25-(OH)D水平来评估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十分重要。建议:(1)需加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保证运动员不同季节充足、合理的日晒时间;(2)冬季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季节,体操运动员尤其要注意维生素D强化食品或适量的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