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市场竞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之下,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培养体系与资金短缺矛盾以及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已成为严重制约抚州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桎梏,走"体教结合"的道路也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进行了个案研究,在系统掌握学院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抚州竞技体育"体教结合"的发展策略,旨在进一步推进抚州市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协调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的现实矛盾主要体现在投入与产出的矛盾,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矛盾以及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的矛盾,这些现实矛盾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影响体现在运动员社会保障难度大,体育产业化发展空间小,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发展不协调等,针对这些现实矛盾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有利于我国后奥运时期体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竞技教育价值取向与协调运动员、俱乐部互逆结构的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揭示了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中,俱乐部与运动员呈一种互逆结构;竞技教育不能游离于他们之外,其价值 取向在于协调运动员与俱乐部这种互逆结构;提出了竞技教育价值取向在协调运动员与俱乐部互逆结构中应处理的三种 矛盾。  相似文献   

4.
关于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秀运动队的文化教育工作,是优秀运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科技的竞争,已突出表现为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竞技体育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体育人才素质的竞争.运动员是竞技场上的主力军,退役后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社会发展对他们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与当代竟技体育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用人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人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尖锐地表现出来.一部分运动员是教练员和体育管理者的后备队伍,如果文化素质偏低将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的改革,切实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方法,对我国体工大队的产生、发展和改革动因等问题进行探究。结论:国家体育战略的需要是体工大队产生的根本原因;体工大队的发展可以分为大跃进阶段、运动员三级训练培养体系形成阶段、停滞阶段和逐步恢复阶段;体工大队改革动力主要是:快速提高的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员综合素质偏低的矛盾、快速发展的竞技体育与退役运动员安置迟滞的矛盾、“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对高水平运动员需求与运动员后备人才锐减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缪佳 《体育科研》2013,(6):1-3-7
上海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竞技体育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金牌的过度追求、新型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后备人才问题逐步成为制约上海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好两大矛盾——“竞技体育职业化与金牌的矛盾”以及“竞技体育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矛盾”成为上海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难点.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须有所为有所不为:竞技体育必须建立在大众体育的基础上,只有大众喜欢的项目,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的源泉是青少年体育,需花大力气去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兴趣.竞技体育不能忽略大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不应无谓追求城市形象、不要盲目追赶世界职业体育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体育强国不单是指竞技体育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物化指标的实现,还包括竞技体育人文内涵的丰富和完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探讨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学训矛盾"的尖锐性和"退役运动员安置"的长期性问题,从宏、微观角度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包括:树立"科学与人文"并举的体育发展观;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的协作互助;强化基层体育科学选材意识;继续深化"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练员进修培训政策提高训练效率;设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奖学金制度;完善体育竞赛体制,落实高校竞赛制度;引入家长干预机制提高运动员自我培养意识。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运会运动员的资格归属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全运会运动员资格有关条款对我国运动员市场产生了过度的导向作用,部分条款阻碍了竞技体育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带来了矛盾,运动员代表资格权和管理权分离的矛盾为运动员的统一管理带来了障碍。建议,构建转型期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市场,运动员资格认定制度化,允许优秀运动员的流动,允许高校组队参加全运会。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兴奋剂问题成为竞技体育中热点、难点的敏锐问题的交汇点。其一,兴奋剂确使一部分运动员提高竞技成绩,达到欺骗目的;其二,兴奋剂服用者身心受害,危及生命,已成严峻事实;其三,兴奋剂就是在以上两种矛盾对立中快速发展;其  相似文献   

10.
近三十年我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75~2004年间我国运动员所获世界冠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呈现出一种锯齿形上升态势;近10年是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发展阶段;女子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获取冠军的主力军;技能、技巧类项目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在保持我国优势项目群的同时,大力发展潜优势项目及金牌数多的项目群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综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演变道路发现,我国一直奉行的是渐进式发展路径。这一推进方式在保持竞技体育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也蕴藏了众多矛盾与问题。社会转型期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国竞技体育尽快实现管办分离,注重成本和效益,进一步加大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在社会化、市场化和集约型发展道路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两期“奥运争光计划”的出台动因、目标措施、历史功绩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奥运争光计划”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保持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成绩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为将社会公益金注入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理由、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认同感4个方面。“奥运争光计划”在颁布和实施过程中也助长了“奥运战略”向“金牌战略”的蜕变,催生了竞技体育发展中狭隘的“金牌主义”,阻碍了竞技体育自身“造血”机制的形成。从发挥竞技体育本身应有的社会价值来说,“奥运争光计划”在实施中还需要新思路,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化发展之路,让俱乐部为国家队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从没有专业的运动队到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从许海峰的第一块奥运金牌到北京奥运的金牌第一。在这60年间,中国竞技体育稳步发展,发挥举国上下的力量,已经追赶上世界体育强国,甚至在某方面已经超越了世界体育强国,因此,中国竞技体育的赶超式发展,已经不适合现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现状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2012伦敦奥运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2010伦敦奥运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2012伦敦奥运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强国的战略出发,根据第二十三届到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队所取得的成绩,对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以及其它项目做出了整理与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优化竞技体育项目格局,实现均衡发展;完善与创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竞技体育"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创建"三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效仿国外足球的"拉玛西亚青训营"的运作模式;稳步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6省市作为我国的传统竞技体育强省,他们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今后几年我国整体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表现。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6省市的一、二、三线的体育后备人才数量、教练员状况、项目布局、培养途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省市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并结合广州亚残会整体现状,剖析当前中国残疾人体育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以下解决策略:健全与完善政策法规;解决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建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残疾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从而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参加近7届奥运会各运动项目的获奖情况分析,得出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足。因此,探讨如何根据运动员的培养方式,造就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我国在竞技体育舞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方面不容缺失:①走"教体结合教育先导"的培养模式;②注重高水平运动员与基层运动队员之间的经验交流;③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