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际滑联2013版短道速度滑冰竞赛规则发布后,国际比赛成绩处理系统全面实现了网络化成绩管理。而国内短道成绩处理系统仍然停留在单机版状态,在执行最新规则要求、成绩处理及网络发布等多项功能,据国际滑联成绩处理系统的差距较大。为此,通过对国际成绩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我国竞赛系统实际情况,设计及规划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短道速滑成绩管理系统,使我国短道速滑竞赛组织达到能够承接国际比赛的需求,对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裁判员的竞赛组织、执裁能力及与国际大赛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申鸰 《冰雪运动》2006,(6):16-18
世界杯短道速滑比赛是国际滑联的重大赛事之一,随着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发展,2006年国际滑联对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赛的规则和形式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并在中国长春举行了变化后的第1次比赛。现将此次比赛中的有关规定及工作方法介绍给大家,仅为广大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了解比赛的形式和程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雪  单保海 《精武》2012,(11):71-71,73
短道速滑比赛中编排记录工作即繁琐,又费时,它要求记录长与记录员即细心又准确地做大量的赛前和赛后工作,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短道速滑项目发展,和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系统的应用,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的工作方法得到了改进。本文阐述最新的编排记录工作方法和其工作流程,介绍了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系统的原理和功能,从而提高短道速滑裁判员的裁判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4.
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工作的方法与流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申鸰 《冰雪运动》2005,(6):13-18
编排记录工作在短道速滑比赛裁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短道速滑项目发展,和高新技术在短道速滑裁判工作中的应用,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的工作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改进。因此,探索和掌握最新的编排记录工作方法和熟知其工作流程,是短道速滑裁判员应具备的裁判能力和素质。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编写了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工作的方法与流程,其目的是总结和探讨全新的编排记录工作方法,为新一代的裁判员学习和掌握编排记录的工作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短道速滑运动的场地及竞赛的特点 ,运动员在滑跑过程中的犯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多发生在运动员实施超越时。规则规定 :在比赛的任意时刻都允许超越 ,但由于超越引起的犯规均由超越者负责。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 ,必须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超越行为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完成超越。否则将会遭到判罚。近年来 ,我国短道速滑的竞赛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 ,赛事的增多 ,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接近 ,使比赛竞争更趋白热化。但是 ,由于运动员对规则理解不深、不透 ,比赛中经常被误导 ,造成犯规 ,真正的训练成果和水平没有反映出来。本文对 1…  相似文献   

6.
本月30日至12月1日,第二届亚洲杯短道速滑比赛将于哈尔滨市举行。这是亚洲滑冰联盟委托我国滑冰协会承办,由黑龙江省滑冰协会协办的洲际性短道速滑比赛,是我国首次承办的洲级冬季项目竞赛。虽然目前仅有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和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角逐,却是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竞赛。1988年第15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国际滑联决定将短道速滑列为1992年第16届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一决定引起世界各国对短道速滑运动的重视,致使这项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亚洲部分地区由于起步较早,使得亚洲处于该项的世界领先地位。此次竞赛必将有一番激烈的龙虎之争。中国女子项目略占优势第15届冬奥会,曾将短道速滑列为表演项目。我国女选手李琰一举夺魁。曾在卡尔加里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世界各国纷纷惊呼龙已腾飞。目前,我国女子中短距离和接力项目实力较强。去年10月,在汉城举行的首届亚洲杯赛中,王秀兰获500米和1500米两枚金牌,张艳梅获1000米冠军,中国女队还夺得3000米接力的金牌。今年三月,世  相似文献   

7.
竞赛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杠杆。目前,国际滑联正在引导各国滑冰协会改革比赛制度和方法。作者对改革我国速滑竞赛提出了一些设想,虽然建议的具体内容还有待于研究,但它反映了我国速滑界对改革竞赛的要求和呼声。希望同行们对此问题多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使我国速滑竞赛办法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8.
文章文对我国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中属于优势竞技项目的短道速滑作为研究的重点,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对第16-21届冬奥会上奖牌分布情况和国内短道速滑联赛各项目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体上我国短道速滑女子项目优于男子项目,短距离项目优于中长距离项目,但与世界短道速滑优势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为正确认识我国短道速滑的竞技实力,对我国运动员历届冬奥会上竞技实力表现、国内联赛竞赛成绩和后备人才结构状况进行分析,进而透析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竞技实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短道速滑竞赛中“定位编排”的程序列表——以简单明了的方法、简化编排程序,为提高编排速度、确保比赛顺利地进行,提供一种有效的措施——简便的编排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特点、竞赛规律,通过客观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对短道速滑战术进行分析,为充分认识战术在比赛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短道速滑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犯规或有意或无意,但犯规的后果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轻者干扰比赛,影响运动员获得好的比赛成绩;重者会给运动员造成人身伤害,甚至使运动员过早地结束运动生命。通过对18次国际比赛中各种干扰关犯规的统计、分析,试图为我国短道速滑队参加世界比赛及抗干扰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每次比赛平均发生12例干扰犯规,占总例数(包括犯规和非犯规性的干扰)的46.4%;比赛中犯规干的性质、数量扰具有项目、赛场区域、滑行位置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亚冬会前中韩两国速度滑冰实力对比与训练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韩两国联赛参赛运动员与比赛成绩的分析,为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比赛安排以及研究韩国速度滑冰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两国的联赛成绩表明,女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中国优于韩国,男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韩国优于中国;韩国速度滑冰队伍建设出现新的动向,韩国更多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转投到速滑比赛中。认为我国以年度训练周期指导运动员训练的模式,制约了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这类4年为一届的赛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提出借鉴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速度轮滑国家队整合式的训练模式,主动寻求新的组织形式,进行训练创新。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滑项目特有的比赛心理应激特点决定了从事该专项的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本研究对象为备战第18届冬奥会的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研究时间为18个月。研究结果表明,所实施的围绕冬奥会赛前系统训练阶段和冬奥会临赛前阶段的心理能力培养体系对增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竞技心理稳定性的心理能力培养是合理、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短道速度滑冰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中的优势项目,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进性。通过对几个短道速滑强国的训练方法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展示了不同专项的训练方法手段的应用与发展特点,揭示出了短道速度滑冰高水平运动员的现代训练呈现出更加注重专项训练,更加突出强度训练,并围绕比赛灵活运用“周期”理论等几个特点,为我国短道速滑项目专项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连涛 《冰雪运动》2010,32(6):14-17
短道速滑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依据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担负着判定运动员(队)成绩、胜负和名次的重任,没有裁判员就不能正常进行比赛。裁判员管理体制、裁判员职业素质、比赛环境是影响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有效的裁判员选拔、培养与管理体制,加强伦理道德思想建设,提高裁判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学习、精通熟练短道速滑竞赛规则理论,多参加比赛实践活动,积累经验提高临场能力等多渠道培养、提高裁判员临场执裁能力,从而使更多的中国裁判员出现在国际赛场上。  相似文献   

16.
2012~2013赛季短道速度滑冰世界杯系列比赛是各国为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锻炼新人、发现新人和培养新人,进行有效的后备人才储备的最佳时机。因此,也成为各国互相了解运动员实力,调整、改变未来参加索契冬奥会计划的最好平台。纵观本赛季比赛,反映出当今比赛的致胜规律:优秀运动员需要从预赛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要随时准备拼尽全力,比赛时不能轻视对手,经常是预赛成绩好于决赛成绩,否则就会出局。世界格局表现为短距离项目我国保持强势,机遇大于挑战;中长距离项目呈现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我国优势已不再,挑战与机遇并存;接力项目我国保持优势,中国、韩国二元化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在索契冬奥会到来之前,中国短道速滑队只有深刻认识、领悟和把握未来比赛的致胜规律,只有突破“定制冰鞋、隔人超越、弯道加速、团队配合到滑行技巧和滑行战术等已经被对手广泛应用的传统优势”,更新训练理念,调整训练模式,用科学、刻苦的训练和努力才能为运动员注入信心,才能进一步挖掘王濛、周扬等运动员的潜力,才能圆梦索契冬奥会。  相似文献   

17.
韩毅 《冰雪运动》2008,30(3):19-22
采用现场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奖牌分布、对抗格局、比赛成绩等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老将实力突出,小将表现可喜,“北冰南展”发展战略的实施已见成效。认为场地条件急待解决,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梯队建设有待完备,科研力度不足和技战术落后等是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训练体制、教练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训练、运动技术改进、后备人才培养和扩大项目影响等多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短道速滑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短道速度滑冰已位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国家如韩国、加拿大的差距。要想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问题还应从少儿训练抓起。针对少儿的生理机能特点,提出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战术等方面进行少年儿童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在少年儿童速滑训练中教练员应注意广泛地摄取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注重训练质量,抓好基础训练;掌握少儿生理特点、抓好各项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等几个问题的解决,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