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恩存 《收藏》2006,(7):168-171
卢东 1981年8月生于山东省新泰市。1983年毕业于泰山学院美术系,1996年至1998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长于山水花鸟,1997年开始以荷塘作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创作。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泰山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相似文献   

2.
冀少峰 《收藏》2008,(9):82-83
我从一个山水画家的视角,以山水画技巧、山水画家的构图,来审视和进行花鸟画创作,这就是我和以往其他的传统型画家所不同的地方,而艺术恰恰需要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7,(1)
正关于创作,胸有成竹强调意在笔先,胸无成竹则强调趣在法外,随机而生发。这代表了中国画创作的两种风格两种主张。在我看来,创作山水画既要成竹在胸,又要随笔生发。既要有定则,又要有化机,定则就是意在笔先,是世界的一种规律性、确定性,是有法。化机是随机而动,是不确定性,是无法。创作中的跃迁山水画的创作实际上存  相似文献   

4.
闫立群 《收藏界》2014,(5):87-93
一代大师黄宾虹,以其浑厚华滋的山水画著称于世,较之山水画,他的花鸟画虽不是其创作的重点,但其在花鸟画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清淡、简约、稚拙、刚健是黄宾虹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当我们把目光从他的山水画转向花鸟画时,不难发现这里同样魅力四射,堪称是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5.
刘墨文 《收藏》2013,(1):194-194
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应北京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邀请,当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廷海经月余时间精心创作,最近完成了巨幅山水画《江山永固水长流》,经有关部门严格审查业已通过,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捐赠接收仪式,向黄先生颁发了收藏证书。  相似文献   

6.
傅抱石先生在其一生的绘画创造中,以其山水画创作的成就最为突出。傅抱石先生创作的山水画既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土壤,同时又在充分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吸收采纳了国外绘画的表现技法,从而建立起独特的个性风格,可以说,20世纪继黄宾虹  相似文献   

7.
9月14日—16日在泰山举办了国际及全国万人登山活动。泰山为“五岳之一”,主峰海拔1545米,风景秀丽,气势雄伟,为历代帝王和文人学士所尊崇。登泰山的活动至今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史书记载,自神农伏羲到秦皇、汉武已有七十二代帝王到泰山封禅祭礼。中国历史上的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等名人雅士都曾登临泰山,吟咏题刻,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稀世珍品。现在保存有许多  相似文献   

8.
正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中说道:"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北宋一朝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高峰,以文化底蕴为承托的山水画美学思想蔚为大观,因此产生了许多彪炳千古的大家。自北宋以来,中国山水画沿着其美学观高标逸格的发展至今,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所说的这个"江山",是观者眼中的江山,更是画者纸上的江山。以"林泉之心"解读、描绘江山之时,江山才有了更具文化观照意义上的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山水画以黑厚重为特色而又取得非常高的成就者,当推黄宾虹和李可染。目前,他们双双创下各自作品最高价,成为各拍卖公司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拍卖热点。黄宾虹擅画山水,偶作花卉,兼工书法、篆刻,并长期致力于美术史论和中国画教学。其山水画创作大约60岁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他师古人从  相似文献   

10.
容铁 《收藏》2013,(6):179-179
如果说"水墨"是指传统中国画写意的一种创作形式,那么容铁所说的"光晕"就是中国山水画表现中的一种光影效果。这种用水墨演染出来的特别的甚至是特殊的效果,在努力摆脱水墨仿印象派的前提下,增添了中国山水画的时空感,通过时代气息开拓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新意境。——王爱红  相似文献   

11.
谋定而后动     
《收藏》2017,(5)
正大部分人会认为"怎么画"是个难题,从没有意识到"怎么认识"才更难。行难,思更难。谋在先,动在其后矣。作为以山水画著称的"元四家"之首,画界才子黄公望是思谋与行动的完美结合者,其创作秘诀就是在身体力行"谋定而后动"这五个字。黄公望进行山水画创作之前必先游历,长时间生活其中,深入研究当地地形地貌,观看  相似文献   

12.
张智慧 《收藏》2015,(5):173+172
刘岩先生的山水画新作一反以往那种用笔迅疾、水墨淋漓的山水式样,转而以用笔沉实、构图饱满、带有对景创作意味的画风引人注目。熟悉刘岩先生作品的人都注意到了这一变化,人们称赞他的勤奋创作与求新精神,把这种变化归结为对以往创作的不满与叛逆。其实刘岩先生艺术风格的变化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  相似文献   

13.
农夫 《收藏界》2014,(2):152-152,F0003
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汤先生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以祖国的名山大川为画。构建起一种“铜山铁松”的山水意向,彰显出一个山水画大家的风范。为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本刊将推出系列文章介绍其作品,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4.
农夫 《收藏界》2014,(4):152-152,F0003
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汤先生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以祖国的名山大川为画,构建起一种“铜山铁松”的山水意向,彰显出一个山水画大家的风范,为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本刊将推出系列文章介绍其作品,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5.
农夫 《收藏界》2014,(5):152-152,F0003
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汤先生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以祖国的名山大川为画,构建起一种“铜山铁松”的山水意向,彰显出一个山水画大家的风范,为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本刊将推出系列文章介绍其作品,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20,(7)
正在当代广大的艺术攀登者之中,周桂南是一位极受大家喜爱和关注的专职画家。他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上,继承了传统北派山水画的特点,以雄伟峻厚,风骨峭拔,山形巨壑来呈现壮丽之美,并采其之长自成一格。在艺术求索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沉浸在笔走墨追,形迹跃然于纸上的艺术创作中,用山水画卷诠释了"移情写意古今比,咫尺还须论万里"。他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探讨研究。多次赴山西太行山、福建武夷山、长江三峡等地考察写生,用笔墨坚定着信念,向生活寻找真源。  相似文献   

17.
农夫 《收藏界》2014,(7):152-152,F0003
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汤先生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以祖国的名山大川为画,构建起一种“铜山铁松”的山水意向,彰显出一个山水画大家的风范,为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本刊将推出系列文章介绍其作品,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08,(4):205-205
谈及山水画创作,人们自然论及“法”和“变”。法,物象之本源,变,心象之渗析。汇二者,然后开画坛之门类,当今分门辨派,取之脉络似乎已成度衡。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4,(5):143-145
秋人的山水画创作,是建筑在古人的笔墨之上的,虽用笔用墨无一不是古人的,而色彩的渲染,画面的构成又不全是古人,而是集中体现了自己的绘画艺术语言,是充满个性的精神诉求,这与他曾经数年研究现代派画风不无关系。他在极力回归传统的同时,又在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附加了现代元素。所谓"师古不泥,化古为新",秋人在这方面是独具匠心的,这是当代中国画人应该承载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摘自许好成《秋人·秋风·秋意·秋韵》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6,(10):184-184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和广东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北派山水——师恩钊作品展”于7月11日至14日在广东画院举行,此次画展获得广泛好评,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先生在贺信中说:“……师恩钊先生几十年来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探索,创作出许多既继承传统又具时代特点的中国山水画精品力作,愿他在艺术耕耘中更加硕果累累,为繁荣中国美术创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