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技术图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现阶段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身体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技术水平正向着竞技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但与先进水平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大类身体难度动作的类型选择上跳步类较高,转体类明显偏低,选择难度类型缺乏多样化;在完成身体难度动作质量上,跳跃技术难度发挥比较稳定,转体是我国少年运动员身体技术的薄弱环节,在各项器械中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圈操技术运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图像解析、数据统计、献资料等方法,对2003年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圈操比赛的成套动作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圈操器械技术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器械的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身体难度过程中与器械技术结合的价值不高,特殊艺术性加分普遍较低,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硬器械"技术运用的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将向着"难、新、险"竞技级别化方向发展;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硬器械"基本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运用与掌握器械技术时难度相对较大;完成情况处于明显弱势.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等方法,对上海市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探讨上海市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结果发现:上海市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储备较少、社会对艺术体操项目认知度较低和招生困难是上海市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采用多元化招生,提高社会认知度以及进一步完善培养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主要依照2009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选编特征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并顺应规则的变化规律探索器械难度的发展走向。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对圈操难度选编与技术驾驭的最好,其次为绳操、球操,带操为弱势项目;各项器械熟练性动作的选编形式较为简单,缺乏多样化;提高带操器械难度技术与惊险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选用器械惊险性动作作为成套结束动作是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不用手"运用器械将是今后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中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训练人 口、竞赛体系、训练体制、后备人才管理、选材方法、运动员来源等诸多影响我国后备人才培养的 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及解决方法和途 径,提出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新规则对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结构的影响,比较分析我国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对策,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2009艺术体操新规则的变化,以2008奥运会、2009世锦赛和全运会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绩结构特征。研究认为:新规则重视运动员动作难度的发展,强调身体难度与器械难度的均衡发展;世界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难度发展程度还不高,器械难度与身体难度发展存在明显不均衡性;我国运动员的整体水平不高,在提升整体训练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动作难度是今后训练的核心问题;我国集体项目后备人才的难度发展和艺术表现已成为保持优势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浙江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对艺术体操后备人才梯队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艺术体操二线队伍衔接不畅,后备人才匮乏,梯队建设滞后,体校训练网点萎缩。分析制约浙江省艺术体操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因素,从人才培养、竞赛制度改革、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后备人才梯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运用专家访谈、录像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国家队运动员在参加各比赛前的技术训练现状及技术训练特征进行全面研究,同时针对各部分技术特征要求建立了科学的技术训练体系。研究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包括身体技术、器械技术和成套动作技术训练3个部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比器械技术要好,但也缺乏高规格、高分值和多样化的身体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致力于研究新奥运周期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个人项目器械难度(AD)在成套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解析器械难度在中外优秀运动员成套中的运用,对各项器械的器械难度进行总结归类,剖析设计精美绝妙、衔接自然流畅的器械难度的构成因素及编排特点,指导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编排,加强器械难度的训练手段,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新周期个人项目成绩的突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redictive model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talent identification test battery for female gymnasts. We studied to what extent these mode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optimise selection procedure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alent development costs in female artistic gymnastics. The dropout rate of 243 female elite gymnasts was investigated, 5 years past talent selection, us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non-linear predictive models (Kohonen feature maps and multilayer perceptron). The coaches classified 51.9% of the participants correct. Discriminant analysis improved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to 71.6% while the non-linear technique of Kohonen feature maps reached 73.7% correctness.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layer perceptron even classified 79.8% of the gymnasts correctly.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redictive models for talent selection can avoid deselection of high-potential female gymnasts. The selection procedure based upon the different statistical analyses results in decrease of 33.3% of cost because the pool of selected athletes can be reduced to 92 instead of 138 gymnasts (as selected by the coaches). Reduction of the costs allows the limited resources to be fully invested in the high-potential athletes.  相似文献   

12.
从古典芭蕾舞审美观中诠释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百跃 《体育科学》2007,27(6):82-87
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与芭蕾舞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古典芭蕾严格的科学训练方法,兵民族民间舞蹈的大量动作元素与组合,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舞蹈人的编舞技法与创作理念都可以为艺术体操的发展腾飞开拓创新思路。从艺术体操的选材渗透着古典芭蕾所要求的典雅身体观;艺术体操的身体动作练习借鉴了古典芭蕾的身体规训(规范训练)原则;节奏是艺术体操的灵魂,这是承袭舞蹈人的经验与观点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艺术体操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九运会、第 2 4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及第 14届亚运会等重要赛事成绩的统计、比较分析 ,阐述我国艺术体操的现状 ,找出优势、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进行了分析。了解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并指出我国女子体操队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以及更好地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饶燕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639-640
近年来,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成绩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继续保持这良好的上升势头,需要推进艺术完美,开拓编排思路,提高教练员队伍和科学训练水平,充分研究规则,不断增强运动员体能和专项素质,培养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国际艺术体操新的评分规则,对我国十运会艺术体操比赛和2005年艺术体操世锦赛前三名运动员四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的难度分值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的主要差距,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竞技体操运动的后备人才储备、校园普及、社会普及及市场化四方面对国内外竞技体操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了解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其与国际上开展较好国家的差距。研究发现,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后备人才储备、校园普及、社会普及及市场化方面均与欧、美、澳洲及日本等竞技体操综合实力强劲地区或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从管理体制与宣传机制两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通过第 2 3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 ,1999年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 ,对当今世界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强国和优秀运动员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进行了剖析 ,并对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及提高提出了 4条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以文献资料法、图像解析法、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对2005年艺术体操3次国内外大赛实施新版规则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集体项目成套编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我国集体项目在器械交换、协作配合方面不能停留在量化的指标上,而应注重编排深层的艺术性、多元化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