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三大球伦敦奥运会后竞技成绩持续走低,出现积弱现象。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依托社会学中米德为代表的符号互动理论对我国近年来在三大球领域产生的竞技成绩积弱现象进行了分析,利用符号定位与互动分析了积弱现象背后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关系问题,通过分析,简要得出我国三大球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互动、协调互动和理性互动三个层次,对于三大球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强国道路上的重新定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运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体育运动科学的基础科学,是对体育运动从社会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它是一个新兴学科,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体育运动社会学的研究的对象是体育运动的社会方面,即:社会的现实或者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是对作为社会现象的体育运动进行研究。体育运动社会学是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科学,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在从社会角度研究的同时,还要采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体育运动本身的内容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可分为三个领域:1.关于大众体育运动的研究,主要研究学校体育和余暇体育,具体内容包括影响参加体育运动的社会因素,研究体育运动的集团和组织,研究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除此之外,还有关于体育运动大众化的经济问题;大规模的宣传问题;和其他文化领域的关系问题;闲暇和体育运动的关系问题;青少年问题和体育运动的关系;劳动和体育运”动的关系等问题。2.关于竞技体育运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竞技组织问题、竞技体育运动的社会背景、大规模的宣传和竞技体育运动的关系、政治和竞技体育运动的关系,和竞技体育运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问题。3.关于职业体育运动问题的研究。职业体育运动社会学中需?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的文化原论及其社会情感的互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了竞技体育的文化成因,提出了情感愉悦和宣泄的制度化是其文化本质。阐述了社会情感在竞技体育文化中的作用,认为社会情感以接受、沟通和支持的方式对竞技体育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上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篮球表演艺术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演艺术的崭新视角,对篮球运动的表演艺术本质及其表达维度和存在维度加以论述.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表演活动和艺术行为,篮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表演及艺术存在形式揭示了其表演艺术本质;篮球表演艺术的表达是身体的表达,身体语言和身体呈现分别是其表达的基本方式和基本途径;篮球表演艺术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社会体验和社会文化分别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飞 《精武》2012,(20):87-87,89
从表演艺术新的视角,对篮球运动本身的艺术本质和表达方式及其存在方式进行论述。篮球运动是比较特殊的艺术行为和表演形式,在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存在形式就可以看出它的艺术本质;篮球的表演艺术是通过身体来表达的,肢体语言和身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它所要表达的基本的方式和途径;篮球表演艺术是和社会同时存在的,社会的文化和体验就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中国竞技篮球运动风格发展沿革的基础上,对中国竞技篮球运动风格进行反思.认为:中国竞技篮球运动攻守观念的变化滞后于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对中国竞技篮球运动风格中主要因素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认识不清,阻碍了竞技篮球运动风格的发展.提出:充分认识竞技篮球运动风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把握篮球运动特点及其制胜规律,坚持"双百方针",树立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主体风格,促进中国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竞技体育正以迅猛的趋势向前发展。由于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竞技体育领域的道德失范时有发生。文章从社会学、伦理学和哲学角度,揭示和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道德失范问题,探索竞技体育道德重建的思路与途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建国初期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取得的优异成绩进行研究,对竞技篮球运动成就获得的社会背景和国家篮球队管理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将一些可取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以期对现有竞技篮球的发展有所启发和指导。重点对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竞技篮球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认为当时的一些特殊社会环境和国家篮球队以及竞技篮球队伍建设中的一些特殊举措,保证了中国竞技篮球能遵循当时篮球发展规律,把握篮球发展趋势,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从而取得这一阶段我国篮球发展的兴盛。  相似文献   

10.
柏慧敏  金桥 《体育科研》2007,28(6):41-43
通过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社会行为互动从理论上进行界定,提出竞技体育文化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必然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竞技体育行动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研究显示当范畴缩小成竞技体育比赛时,经常参加的人数有所下降;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并非绝对是因为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竞技体育文化影响作用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