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2.
黄森  黄晓华 《体育学刊》2005,12(5):60-62
着重论述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其结构的两重性变动的条件性质和复杂的竞争性;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特有的功能,阐述了现实中的武术功能的同时,强调了发挥武术功能的基本务件;探索了市场经济中武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高贯发 《精武》2010,(12):76-76
武术人作为武术传播的一个载体,对武术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当今,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能了解到武术名人,譬如影视、小说、武术典籍、书籍等。  相似文献   

4.
武术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内涵,也是被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文体活动,武术本身具有文化和体育的双重属性,有了这样的属性,自然也就有了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文化定位问题涉及到保证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把握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武术教育按照学科定位来讲,属于人文学科,武术文化的传承的同时也体现一种审美感,这也是武术教育的价值所在,武术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道德范畴的教育可算是武术教育的功能定位,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无形之中也是一种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5.
武术要继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把武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进行系统的武术教学是武术发展的良好途径。文章在查阅了大量文献整理得出,武术有单独开设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武术现代价值作为研究对象,在立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梳理,从武术对现代的国家、社会和个人角度探究武术现代价值的传播。武术现代价值的传播体现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传播,国家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有军事服务、文化交流、竞技发展;社会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传播有娱乐观赏、商业发展、教育教学;个人层面的武术现代价值传播有保健养生、防身自卫、修身养性。武术现代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武术现代价值看武术传播对于武术需求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容娇  蔡星生 《武当》2006,(10):27-2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作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中华武术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重视。特别是近20年来,中华武术的挖掘、整理、弘扬、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态。然而,作为负载着丰富道家文化的武当武术,其生存发展形势却并不容乐观,如何契合时代发展,利用当今时代的有利因素,搞好武当武术的挖掘整理与普及提高,促进武当武术的全方位发展是值得广大武术工作者们深思的问题。对此,关于武当武术的现代发展策略,我们有几个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抗战“陪都”时期的峨嵋武术,为直辖后的重庆武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八年战时首都,在汇聚各方贤人志士的同时,武林高手、专家、学者和武术组织也纷纷云集山城,促使巴渝武术迅猛发展。本土武术与峨嵋武术等外来武术在民族存亡之际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国术”,习武救国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抗战“陪都”时期的巴渝武术铸就了重庆武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28日,由亚太文化促进会武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主办,北京精武武术运动发展中心、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香山团城演武厅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各省市的三百多名武术爱好者以及武术名家,欢聚一堂,切磋武艺。到会的武术名家有中国武术“十大武术教练”、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曾乃梁,陈式太极拳名家王西安等。  相似文献   

10.
新年祈祷     
姚古 《精武》2007,(4):5-5
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在新的一年里,我虔诚地祈祷: 1.祈祷中围武协能出台甲、乙两种段位制章程,甲种供专业武术运动员使用,乙种供民间武术家使用,这样,专业、业余的武术工作者、武术爱好者都有章可  相似文献   

11.
少林是中国历史和现实中最有影响力的武术流派。无沦是出于好奇,还是将之作为严肃的话题来讨论,少林武术从何而来都是一个让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然而,这也是一个仍未有答案的问题。其中一种很有影响的说法,认为少林武术是达摩所创。这种观点特别为武侠小说作家如金庸等人所接受,并随着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而为大众所知,从而又反过来对武术界产生影响。当然,这种观点并没有确凿不疑的证据,因而不免遭到怀疑和否定。但是,简单的否定是容易的,却不能使人们释怀——既然你说达摩并没有创造少林武术,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就必须深入追究这种观念的源头和流变的过程了。如果能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则达摩是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者则不言而自明。  相似文献   

12.
少儿业余武术训练(以下简称:少儿训练)和专业武术训练是有很大不同的。这里我们只探讨业余训练方面的课题。业余武术训练针对广大爱好武术的少年儿童,为他们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在推广普厦武术运动的过程中,发现和选拔那些具有一定天赋,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突出的少儿运动员,加以一段时期的训练指导,作为向武术专业运动队和大中专院校输送和推荐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3.
武术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散打作为武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的重视,在长期实战中,腿法的攻防在散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俗话说:“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武术散打腿法的重要性。武术的腿法种类很多,每种腿法都有自己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武术技术审美是武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意象创构又是武术技术审美的内在生成。运用技术美学和中国古典意象思想探究武术技术审美,剖析其意象创构。研究认为,武术技术作为以身体为存在形态的身化技术,兼具技术美学和意象创构的审美价值。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结构包含“意”与“象”两个维度,“意”借武术技术外在形态之“象”赋形,“象”以武术技术内在之“意”塑魂,“意”与“象”结合,营造了主客体交融,充满武术技术生命活力的意象世界。武术技术审美的意象创构有“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味象体道”三个层面,其中,“观物取象”意指武术技术审美的“直观体悟”与“感物起兴”;“立象尽意”是指武术技术审美的“体物得神”与“感物动情”;“味象体道”则是武术技术审美的“象外之象”与“得意忘象”。同时,武术技术审美还有着“原型意象”和“超越性意象”两个层次,原型意象是一种本原性存在的意象,武术技术原型意象体现了集体无意识关联的武术技术文化品格;技术意境是意象的超越,武术技术审美只有深入到“境生象外”的技术意境方能真正感悟武术技术所追求的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15.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6.
论开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武术文化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阐释了武术文化教育的理论:一是古今武术之文化过程有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现正处于跃迁阶段,即由国际化的武术竞技上升为奥运会的武术竞技。二是这种升华具有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特殊内容,它包括技术伦理化、规则化、高难化、艺术化和理论化,此内容构成武术奥运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三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理论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并内化为人们积极参与的奥运武术意识和情怀。  相似文献   

17.
徐才武术发展战略观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银 《武当》2003,(2):3-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武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武术事业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展。武术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受到世人的青睐与关注。这是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事业的关心支持,也是广大武术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徐才同志作为我国廿世纪80年代武术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在武术事业的挖掘整理、组织宣传、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他的武术发展战略观点起到了核心指导作用。本文试就徐才同志的武术发展战略观点的内容、特点、影响及意义作一梳理,以期对这一武术理论思想有一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但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武术普及程度较低,学校武术场馆、器材严重不足,武术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不高,青少年对武术的认识有较大偏差,现有武术教材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忽视礼仪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针对现状提出改革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明了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武术发展要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武术的维系上,把武术产业放在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度,建构武术产业体系;第二,武术的传承上,要参与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在世界范围内传承;第三,武术的积累上,要有创新精神,注重不同民族之间的横向积累。  相似文献   

20.
武术团体操是武术作为民族传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武术团体操的编排要迎合主题,反映民族化特色。在内容创编上,要从实际出发,由参加对象、武术类别、图案、道具、场景、音乐等而确定:武术团体操的排练应从动作规格、攻防技击性、整体演练风格入手,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