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禹默 《收藏界》2012,(2):97-97
指墨画又名"指头画",简称"指画",是用指头、指甲、手掌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画法,别有趣味和技巧。指画的创始人是清康熙年间铁岭画家高其佩,在高其佩之前,  相似文献   

2.
“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日前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落幕。这不仅是故宫首;欠举办吴昌硕个人艺术展,也标志着故宫文华殿书画馆的正式启用。本次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书法、篆刻三类作品百余件,较全面地展示了吴昌硕的艺术发展轨迹和多方面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何海锋  朱晓清 《收藏》2010,(11):68-70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就清代绘画艺术而言,它属于中国美术发展的衰落期,世俗化倾向尤为明显。然而,在这个美术发展的衰落期里,也出现了“四僧”“扬州八怪”等大家,更重要的是兴起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指画”,并在清中期画坛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指头面派”。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各大博物馆的馆藏中,以"狗"为创作主题或者出现其形象的陶瓷、书画、雕刻等文物不胜枚举。从这些文物中既折射出当时的时代思潮、工艺特征等,同时又是创作者深入生活,通过不断地观察、认识"狗",理解"狗与人关系"创新的艺术结果。清高其佩《狗》轴(图1)此图为高其佩指画作品。此幅作品以简洁的指法,勾勒出一坐狗扭头乖巧的姿态。左上款:山海关外人指头画生活。下钤白文印"且园""其佩"。高其佩(1660~1734年),字韦之,  相似文献   

5.
程宏谊 《上海集邮》2007,(10):33-35
俄罗斯绘画艺术从古代到现代,形象地展现了这个伟大民族纯朴、刚强、热爱生活的个性。在苏联时期,以及现在俄罗斯联邦发行的绘画题材邮票上,风格多样的绘画作品汇成了—部微型的俄罗斯绘画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凯 《收藏》2009,(3):36-38
八大山人和石涛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在曲折坎坷的艺术人生中,凭借高超的绘画技巧、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无畏的创造精神,锻造出了明清朝代更迭之际中国花乌画和山水画的经典风貌,影响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数百年。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作品在市场上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但目前现状却是其赝品充斥,鱼目混珠,从历史研究与当前收藏看,二人作品不仅存在着有待研究的空间,而且在收藏市场上具备无限的升值潜力。  相似文献   

7.
刘家序 《收藏界》2010,(9):113-113
7月28日至8月20日,Rossi & Rossi联袂尚仕雅集在棕榈泉尚仕雅集会所举办"圣途——喜马拉雅艺术大展"。集聚了西藏、尼泊尔和印度各地的雕塑、绘画和法器等六十余件作品,时间跨越数世纪喜马拉雅山区的不同文化区域,显现出无可比拟的精神美学。  相似文献   

8.
正故宫博物院庋藏"四王"书画达800余件(套)之多,其中一级文物就达104件(套),为海内外博物馆收藏之最。2018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故宫博物院在文华殿展厅(含东、西配殿)隆重推出"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展出文物100余件(套),其中部分作品为首次展出。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部分"四王"尺牍,均为首次与观众见面,从尺牍内容中可见"四王"真实的生活状况。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师古为宗、融古出新、霑溉后学,分别集中展示"四王"绘画的渊源、重要作品和影响。本文围绕此次展览的相关作品,对"四王"绘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4,(4):F0002-F0002
石莉(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东西方的艺术精神和肜式存唐近豪先生的笔F似到最佳的展现,他的作品是东方的,更是世界件的,这正是他能够继赵无极、朱德群之后,存当今抽象绘画中享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1,(6):144-144
谢天成,祖籍广东信宜。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至1994年间随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学习绘画艺术。独创竖立泼墨山水和人物技法。1 995年定居美国洛杉矶,应邀在美国各美术院校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国际美术大展,曾获美国国会颁发的杰出艺术成就奖,作品在美国影响巨大。众多国家元首都收藏了他的画作,并对他的艺术成就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6月3日至7月15日,故宫博物院在文华殿(含正殿及西配殿)推出书画馆搬迁后的第一个展览"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共展出绘画70件,书法13件,碑帖2件,印章24件,图书及其他4件,共计113件文物。此次展览基本上建立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基础上,同时为了较为完整地呈现吴昌硕的艺术面貌及活动历程,亦有少量展品借自浙江省博物馆及北京画院。本次展览并无明显时间线索,而是希望从不同角度对吴昌硕艺术成就做全方位展示,分  相似文献   

12.
潘深亮 《收藏》2010,(1):80-85
唐卡是藏语译音,原意是不同质地的卷轴画。它赋色艳丽,流光溢彩,是西藏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一枝奇葩。唐卡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西藏土蕃王朝时期就已出现。后经过历代匠师们的艺术实践,唐卡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数量也不断增加。现存世最早的唐卡是11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的画作,但存世数量不多。存世量最多的是17、18世纪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4,(10):140-145
李苦禅(1899~1983年)原名英杰,后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出身贫寒,苦学自励,后拜齐白石为师习花鸟绘画。广泛吸取八大山人等前辈技法,其作品清新秀雅,中晚年后笔墨酣畅淋漓,常作巨幅通屏,气势博大。李苫禅的成就在于花鸟大写意绘画艺术上不受传统所限,独树一帜。齐白石曾赠李苦禅诗云:"苦禅学吾不似吾""苦禅不为(不造假画)真吾徒。"这既说明了李苦禅的人品出众,也点出了李苦禅绘画艺术的成功之法。  相似文献   

14.
李何 《收藏》2009,(4):33-38
张大千是近现代绘画史上杰出的国画大师、书法家、书画鉴藏家,他艺术经历传奇,艺术交游广泛,融汇古今,创立了泼墨泼彩绘画新技法,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十大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较早地进入了艺术市场流通领域,市场价位基础坚实,因此是在美术史上和拍卖市场中得到双重肯定的艺术大师,如此境遇,实为古今所少有。张大千的绘画作品在书画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直是艺术交易市场中有着“大盘”地位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老赵 《收藏界》2010,(5):34-39
印象派油画作品的交易向来被国际上看作艺术的保险投资,也最能反映艺术市场基本走向。买入印象派作品的第一次热潮是在1973年至1975年间:即在所谓"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印象派作品下跌了54%,而在此之前曾于1965至1971年价格上涨了117%。第二次购入热潮更为疯狂。1982年至1990年之间印象派作品价格上涨了602%,而接下来3年55%的下跌幅度则大大刺激了艺术投机行为。从2005年起至2008年印象派作品价格恢复了1989年至1990年间价格水平的两倍。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将会对国际艺术品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印象派绘画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地位如何?印象派绘画与中国传统艺术又有什么关系?本文通过业内人士的分析,向我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米多 《健身科学》2013,(1):62-62
绘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如此,它还能陶冶人的情操,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一个人如果长久不懈地坚持练习绘画,对其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崔兰珍 《收藏》2010,(12):52-55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度繁荣时期。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同时又相互影响、吸收、渗透,使宋代绘画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宋代商业的发展也大大超越了前代,大小城镇兴旺发达,纸币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海外贸易空前盛况,在中国历史上十分引人注目。基于这种社会状况,宋代的艺术市场空前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张凯 《收藏》2011,(7):58-60
林风眠(1900~1991年)的艺术生涯,演绎了东方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发展,不仅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行的参考,特别是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进程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且给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提供了现实的例证,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18日至26日,迄今国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为丰富、规格最高的元青花瓷标本展——辉煌印记·中国元青花瓷标本展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举行。展览共展出珍贵元青花瓷标本446余件,其中包括修复件38件,许多元青花瓷标本珍品尚属首次对外公开展示。元青花瓷是汉、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融合的典范,是中国绘画艺术与制瓷  相似文献   

20.
策勤 《收藏》2011,(11):37-41
广东国画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广东画坛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活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绘画团体。其高扬"正名分、绍学统、辨是非、别邪正"的旗帜,致力于维护中国绘画学统,树立国画的宗风。画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尤其是岭南地区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