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女子竞技体操(以下简称“女子体操”)“男性化”的提出,是在70年代,主要是针对高低杠项目出现较多的单杠技术动作而言。进入80年代后,这一发展动向更加引人注目,给世界女子体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开拓了新视野,从而使现代的女子体操运动更加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早在1896年于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竞技体操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须知,当时进行的仅是男子项目的比赛。直到1934年,才第一次举行了国际女子体操比赛。因此,女子体操与男子相比大约落后了近40年。现代女子竞技体操中的平衡木和高低杠项目,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被作为规定动作项目采用。当时,这两项器械的规格和现在的器械规格大致相同。只是早期(1894年)的平衡木面的宽度为5厘米;而在柏林奥运会上已改为8厘米。因此,当时的平衡木动作大都是以平衡姿势为主。现代的平衡木动作已被大量的翻转和跳跃等技巧动作所代替和充实。而成套平衡木动作的连续完成,还是1936年以后才开始规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与分析2001年女子体操评分新规则与1997年的规则,总结出新规则评分条款内容的一些变化特点,从而预计在新规则的引导下,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将呈现出难度化、艺术化、多样化的特征,并将沿着美、难、新、稳的道路,朝着技术单项化和格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1年和2006年女子国际竞技体操规则的对比研究,分析新规则的主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新规则带来体操评分系统的重大突破;2)新规则对难度要求越来越高;3)对运动员完成动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作出现失误,扣分力度增大;4)使评分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5.
运用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结合2005~2008年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对当今世界女子体操发展进行分析讨论。难度大、质量高、多变化、力与美完美结合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但格局已发生较大变化。中、美两队的崛起,成为了最有力的竞争者。中国队要战胜美国队必须在个人全能上有所提升,同时要有创新,夺回在高低杠和平衡木上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6.
世界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是什么?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技术委员会主席贝格尔夫人只用一个字作了概括,那就是“美”。贝格尔夫人认为,对女子竞技体操来说,美比难度的价值更大。今后四年的女子竞技体操的规定动作将没有什么新的动作,但要求美,这就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贝格尔夫人是编排今后四年女子竞技体操规定动作的主持者。贝格尔夫人还认为,今后各强国的女子  相似文献   

7.
现代女子竞技体操将继续朝着难、新、美、稳的方向发展。体操场上的激烈角逐,集中反映在高难创新的动作,独特新颖的编排,优美的表现力和稳健的完成情况。因此,难、新、美、稳仍是现代女子体操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从1985年起,国际女子竞技体操比赛执行新规则。我们是女子竞技体操蓬勃发展的见证者(更正确的说是女孩子,而更准确的说首先碰到的是女子竞技体操更早专门化)。甚至不是专门家也显而易见体操动作的复杂性已有了很大的增长(可惜往往完成的质量受影响)。同时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他们可以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3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的成绩分析,阐明了我国女子体操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仍然是落后项目,高低杠和平衡木虽然是优势项目,但成绩优异者却寥寥无几。比赛的整体成绩不高,出现成绩下降的原因是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不能满足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的要求,同时也说明我国的训练方法手段要以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为标准进行更新和创造,才能使我国的女子体操在今后的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操     
对1989年以来世界体操锦标赛、奥运会女子团体、全能、单项名次排列变化及成绩差距进行研究,结合分析我国现有优秀后备力量的状况,提出我国女子体操新周期新起点的基本内涵及发展我国女子体操超越点的思路及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代男子体操运动发展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统计、资料研究方法,对我国男子体操队的总体实力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根据规则精神和我国男子体操队的现有实力进行科学训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第27 届奥运会体操比赛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27届奥运会体操比赛进行了评述,对世界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对男、女各单项的技术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浅析制约艺术体操表现能力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制约艺术体操表现能力的因素如下:1、练习者的音乐感受能力决定了其表现能力;2、表现能力是通过动作的表现力来反映的;3、适度的表现也是反映表现能力的一个因素。进而讨论了如何培养表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 双摇跳绳能有效提高弹跳力及下肢力量  艺术体操中的双摇跳绳要求双腿绷紧,双脚用力向上趴地,同时绷脚尖,在跳的整个过程中,膝盖始终是直的,肩关节保持不动,靠腕关节快速而灵活的旋转摇绳,双摇跳绳是动力性练习,其中下肢肌肉,尤其是腓肠肌起着重要作用,短时间内要腾起一定的高度,并持续重复出现,不仅使肌囊中的肌纤维变粗,而且改善了肌肉中的化学成分,使储存能量的ATP和CP增加,从而增加了能量储备,使肌肉力量相对增加,同时由于肩臂腕肌快速而灵活的旋转摇绳,加大了关节的灵活性及关节韧带的张力。  双摇跳绳…  相似文献   

15.
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透过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中表现较为突出的现象 ,探索当今体操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并根据中国运动员的单项实力 ,提出 2 0 0 0年奥运会的战术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第34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透过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单项决赛中表现较为突出的现象,探索当今体操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根据中国运动员的单项实力,提出2000年奥运会的战术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女子体操运动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当今世界女子体操运动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世界女子体操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我国女子体操近几年的成绩和实力,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9年“红塔杯”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赛的录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幼儿基本体操的队形结构类型、队形的特点与动作的关系、队形变化的方式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队形的编排与设计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形势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认为中国艺术体操运动有条件在短时间内走出低谷、重振雄风、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并就如何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艺术体操队27 届奥运会预选赛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奥运会预选赛上失利的原因如下:动作编排不完美;完成质量不高;基本功不扎实;战术准备不充分。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