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深泽 《网球天地》2012,(3):69-69
2012年伦敦奥运会网球比赛,将在温布尔顿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的草地球场上演。其实,这并非奥运历史上首次将网球比赛放在草场,1908年伦敦首次举办奥运会,网球比赛也在全英网球俱乐部——同样也是草场。那一届奥运会,东道主夺得网球项目的全部6枚金牌。104年之后,英国民众期待,网球能给东道主带来一枚金牌,哪怕只有一枚。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比赛和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以及其它女子单打比赛录像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对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的技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整体实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水平的提高,夺取伦敦奥运金牌的实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女单在技战术的多变打法上相对不足,在体能与心理抗压方面与对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女单网球选手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网球项目主场优势、主场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网球四大满贯赛和奥运会网球赛东道主成绩、戴维斯杯和联合会杯的主场胜率,发现网球的主场效应不像受裁判主观影响较大的集体球类项目和打分项目来得那么明显,以往只体现在网球的团体比赛中。对于国家网球队而言,北京奥运会主场优势大于主场劣势。主场劣势中,压力过大最为突出,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而主场优势则涵盖了我国的备战和参赛环节,是东道主所独有的。  相似文献   

4.
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的日子。早上8点,参加中央国家机关网球协会第四期培训班的学员准时赶到奥体中心网球馆.迎接当期培训最重要也最自豪的时刻——测试及结业仪式。不少学员观看完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匆匆忙忙洗把脸就出了家门。  相似文献   

5.
姚昆 《网球天地》2012,(7):56-57
在奥运大家庭中,哪个项目的卫冕冠军在位时间最长?网球混双大概是不二之选.当这个项目在伦敦重新进入奥运会时,它的两位卫冕冠军却早已作古多年。而1924年奥运会,此前最后一届拥有网球混双比赛的奥运会.那年夏天发生在巴黎的点点滴滴,也值得重新呈现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6.
赵雪湄 《网球》2012,(10):76-78
470场单打连胜,4枚奥运会单打金牌和3枚双打金牌,26个大满贯单打和27个双打冠军,这一长串的纪录,昭示着荷兰轮椅网球皇后埃斯特·沃吉尔无比辉煌的职业之路。伦敦时间9月8日,在沃吉尔包揽伦敦奥运会轮椅网球女子单双打金牌后,她欣然接受了《网球》杂志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7.
樊晓翠 《精武》2012,(25):92-92,9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目前我国在竞技体育形势进行分析,分析北京奥运会期间以及北京奥运会后的各世界大赛中中国选手夺金点变化的特征以及给备战伦敦奥运会带来的启示,进而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我国夺金实力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科技攻关服务是竞技体育获得优异成绩的保障,本文以我国女子网球双打主力队员竞技状态诊断和国外主要对手技战术特征分析为实例,阐述中国女子网球队备战奥运会科技攻关服务的过程。实践证明,科学的技战术分析与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网球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并为我国女双在奥运会上获得铜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运用电视、录像、临场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奥运备战运动员主要比赛过程进行跟踪监测,研究分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和实力现状,正确定位我国女子网球整体水平,并从众多的统计数据中揭示网球项目比赛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北京奥运会中国网球能争得制高点,网管中心可谓是"多管齐下",亮出多项新招:第一,加大对双打成绩的考核力度,突出强调参赛目标与奥运目标的一致性中国选手在四大满贯和WTA巡回赛上的成绩将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要求,以及细致的考核办法和奖罚制度。就女队而言,将根据奥运会网球双打的入围条件、选手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张兆龙 《精武》2012,(13):87-87,90
乒乓球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承担着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的重任,有着其他项目所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乒乓球的历史使命开始逐渐退去,将会越来越回归到自身的本色层面。此外,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一家独大,也引起了国人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反思。文章在综合分析各方观点和客观环境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运动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三段法”对王皓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术进行统计,以及主要是针对王浩正手、中路、反手位置的进攻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乒乓球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奥运冠军早晚都要面对退役的命运,他们退役后的选择除了继续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还有不少从事经商、行政管理或进入娱乐界。奥运冠军成功实现了从体育人到职业人的转型,这与他们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是分不开的。本文选取了田径运动员王军霞,李宁运动品牌创始人体操王子李宁,中国乒乓球男队总教练刘国梁,国际奥组委委员邓亚萍为案例,对我国奥运冠军退役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Tennis featured in every Olympics from 1896 to 1924, after which disagreements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and the International Lawn Tennis Federation (ILTF) on matters pertaining to organisational control and the amateur eligibility of players led to tennis being removed from the Olympic Games as a full-medal event until the 1988 Seoul Olympics. This paper traces the steps of the sport’s reinstatement, from when efforts commenced in the 1950s, setting this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s of: broader political movements, shifting IOC leadership, burgeoning commercialisation of Olympic sport, the concomitant push for professionalisation and the declining influence of amateur ideals within both the Olympic movement and international tenni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amateur stalwart Avery Brundage, the IOC stymied attempts to facilitate tennis’s re-entry, challenging both the ILTF on failing to deal with widespread ‘sham-amateur’ practices and the avaricious promoters luring amateur players toward the professional ranks. Brundage and the IOC also strongly condemned the move to ‘open’ tennis and an acceptance of full-blown professionalism. Only a change in leadership, firstly with Lord Killanin and then the progressive reformer Juan Antonio Samaranch, did the IOC recognise the value of tennis within the Olympic movement, which by then had itself become increasingly money-oriented.  相似文献   

15.
第29 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技战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观察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囊括4块金牌的中国乒乓球队男女团体和男女单打的主要比赛场次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用具体数据分析了中国乒乓球队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以供今后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汉城到雅典,五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成就了一批批奥运冠军,同时也记录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轨迹。运动员们不同握拍方法、各种类型打法和不尽相同的双打配对,为奥运会展示了乒乓球运动的独特魅力。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第24届至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各国获奖牌项目进行统计,并对所有获奖运动员的打法类型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乒乓球这一体育项目都是我国体育界的强项。在世锦赛、奥运会等世界性重大比赛中,尽管国际乒联在规则方面一直在修改调整,但中国队基本都能在其中大放异彩,持续包揽金牌奖项。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在乒乓球发展中我国乒乓球的霸主地位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球走职业化道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网球水平要提高,必须走出国门多参加国际比赛,必须走职业化道路。本文收集和研究了中国网球队两年多来有关比赛情况以及大量关于国外网球职业化文献,对中国网球走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1988—2016年中国乒乓球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为出发点,对我国38名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训练年限及参赛年龄进行深度分析,旨在探索影响我国奥运会夺金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结构的因素,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乒乓球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呈递增关系,男子运动员增长的幅度大于女子运动员;激烈的内部竞争机制促使奥运参赛年龄结构的成熟化;竞赛规则的改变对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科学化训练和体育价值的体现与奥运参赛夺金运动员年龄结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