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程宗猷是明末武林巨子,他的《耕余剩技》一书,更是声蜚武坛,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武术史的一本重要著作。但是,关于他的记载却很少,以致后人对他所知甚微,这实在是件十分遗憾的事。 程宗猷,字冲头,号耕叟。据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所记,他生于1561年,卒年不详。从他在崇祯改元时著《射史》八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体育博览》编辑部:你们好。我是《体育博览》多年的老读者了,每年都会选择订阅这本杂志。我的父亲从《北京体育》时代开始便是它的读者。我生于1981年,读到的第一本杂志也是《北京体育》.现在我父亲的家中还有从《北京体育》到《体育博览》的绝大多  相似文献   

3.
李晖 《收藏》2007,(9):84-85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安徽桐城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享年六十有二,幼年丧母,而时任湖广巡抚的父亲方孔虫月又常年宦游于外,故对他的教养、监护全靠17岁即孀居的才女姑母方仲贤(方维仪)。他禀赋超常,清人马其昶在《桐城耆旧传》一书中称其“十岁能涛,工书画”“十五岁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并“博涉多奇”。  相似文献   

4.
杨新民 《健身科学》2009,(12):60-61
《中老年健身科学》是一本全国性的杂志。前几年,应前主编于雪非之邀,我曾长期为之撰稿,并结识了现主编于乐冰先生。我的新书《养生三记》在这本杂志连载以后,引起全国各地读者很大的反响,经常接到外地读者的电话。一位广州读者几次来电话,要求给他邮一本《养生三记》,并请教一些养生保健问题。我给他寄了一些资料,他说书已经在广州买到,要从彭祖补品屋邮购一些产品。  相似文献   

5.
父亲与围棋     
万成 《围棋天地》2004,(6):60-60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围棋爱好者。父亲最早对围棋产生兴趣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据他说,一天下午下班回家时,他经过一家狭小破旧的书店,他随意从一个角落里拿起一本又小又薄的书,那就是他  相似文献   

6.
昌沧 《中华武术》2005,(10):38-39
北大教授李士信先生编著的《我活过120岁不是梦》一书即将出版,我先睹为快地拜读过了。读后,我这八十多岁的老头儿也增强了活过百岁的信心和勇气,因他的书以全新的角度,传递了许多古今中外长寿老人的信息和感悟,更重要的是他又以全新的角度,创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李氏太和康寿术》,即他以人的生理构造为基础,以协调、平和的理念,精心磨砺,创编出了这套有益于人们健康长寿的妙术。  相似文献   

7.
约瑟芬皇后的悲剧对我来说,你是一个无法理解的魔鬼!本不属于拿破仑约瑟芬(Josephine)是个混血儿,父亲是庄园主。1763年6月23日生于加勒比海上的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15岁时被父亲送到法国;16岁嫁给富有的青年军官博阿尔内子爵...  相似文献   

8.
忆武友德泉     
陈平秋 《精武》2009,(6):49-53
德泉都走了十八年了,我仍然情不自禁地时常想起他,他是我武术之路上真正的知音,我同《精武》最早的接触也是从他送我的武术书中有两本《精武》开始的,认识他后,我的眼前就展开了一个广袤的武术世界。  相似文献   

9.
李金龙 《搏击·武术科学》2009,6(1):F0003-F0003
由于职业与专业的缘故,我非常关注武术方面的新书,特别是有关形意拳方面的著作。例如,前两年我关注到的是当代中国出版社推出的由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的《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一书。最近我发现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则是曹志清先生编著的由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形意拳理论研究》(上下册),字数多达96万。  相似文献   

10.
逃禅得味     
王龙 《收藏》2007,(11):188-188
《调羹无恙斋印集》《凋羹无恙斋佛像印集》《调羹无恙斋金石集》《鼎朴陶艺集》《鼎朴紫砂作品集》,这些是我住与鼎朴兄认识前看到的与他有关的书籍。当时,还收集了一些鼎朴的紫砂明信片。  相似文献   

11.
刘兆雄 《收藏》2007,(12):104-105
1977年,我岳父病逝,岳母就将岳父的一套《春秋经传集解》送给我。岳父的朋友、四川师大徐仁甫教授讲,岳父钟佛操在四川石室中学、川大、川东师范讲授《左传》十分有名,学问很深,这部书就是他的讲义。在这部书的天头地角都批满了他的注释和见解。这部《春秋经传集解》(图1)是子骞读本,有乾隆“题宋版《春秋》”序。书品宽大,版框高26.6厘米,宽18.2厘米,黑鱼口,有耳子,八行宋体字。刻得工整、秀丽。全书14册,30卷完整。这就是我的第一件藏品和收藏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尤勇 《中华武术》2002,(5):40-41
张志俊自号为“太极闲人”。 张志俊说,18岁那年他就开始看《红楼梦》,是繁体字线装本的《石头记》。他只上过七年学,书中的好多字不认识,他就查字典。就这样,一本《石头记》他整整看了三遍,从此他就深感仕途的艰险,特别向往寄情山水、啸傲泉林的隐士生活。“我的天性可能就是这么闲散。”  相似文献   

13.
龚辉 《围棋天地》2011,(3):222-222
那一天,我信步走进了书店,来到棋书前,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三国演义与围棋春秋》的书,非常意外。因为我以前有过这本书,而且是我的藏书中较为珍贵的一本,扉页上有邵震中九段的签名,可后来这本书借给了一位棋友,一去不回。现在这本书已经是再版了,当时我便亳不扰豫地买了一本。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遥远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信仰     
我生于新中国成立第二年,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我们小时候虽然物质生活很贫乏,但精神生活却很丰富. 我读初中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学校里的图书室.我们的图书室藏书十分丰富,有文学、历史、地理、政治、哲学等各种类型.我最喜欢看的书当然是革命经典小说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苦菜花》都是那个时候看的.在图书室里,这些书最抢...  相似文献   

15.
近日收到未曾相见、似曾相识的集邮作者武玮磷从上海寄来的一本厚重的书——他的专著《邮资机符志文集》。这是一本16开340多页的书,除封面彩印外,其内页全是单色印刷。看其书名或翻阅内页,凭我的直觉及最初印象,它未必能引起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可正是这样一本看似极为普通、平常,或者说专业性很强的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苏辰 《武当》2010,(1):46-48
我叫张苏辰,法名明一子,生于公历1903年8月9日。自幼多病,身体消瘦,到十五六岁时病象更多,怔忡、心悸,记得十七岁那年的春天,每天午后身体发热,到第二天早晨热退。常请医生药物治疗,一点效验没有。偶购一本《因是子静坐法》,照书中所讲方法静坐,果然有效,身体逐渐康健,只是没有恒心,练习不太认真,病一好就不练了。三十岁娶妻成家,静坐功夫断断续续没有坚持下去。到四十六岁时,又患半身不遂症,不能行动,吃中药无效。  相似文献   

17.
方朔偷桃式     
赵之云,生于1941年,七岁学棋。50年代后期与兄赵之华及陈祖德同为上海棋坛青年健将。1962年初次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棋艺锦标赛,获得第七名。1963年~1982年间在福建工作,1975年代表福建获第三届全运会个人决赛第四名。退役前被定为专业六段。退役后长期从事围棋史的研究工作,并任《围棋》月刊编辑十二年。著有《围棋词典》、《围棋名局赏析辞典》、《围棋春秋》等。1996年8月病逝。现在向读者推出的这组《围棋古谱妙手选粹》是赵之云先生与棋友陈健先生于80年代末合作的一部作品。本题选自《忘忧清乐集》。…  相似文献   

18.
3月12日上午9:10,我收到祖光兄发来的一则短信:“我父亲乐锦祥于10日上午9:45去世,享年89岁。很悲痛……”我沉思良久,乐公怎么就去了?2月6日除夕上午,我与宋大隆副会长代表黄浦区邮协还专程去拜访顾问乐公的。今年遭遇特大雪灾,气温骤降。那天老人在被窝里,室温也低,但老人还很精神,说话响亮,口齿清楚。他倒问我们身体怎样,还嘱要保重身体呢。他的关心如一股暖流令我们十分感动。  相似文献   

19.
李腾骧 《上海集邮》2000,(11):41-44
三舅宋慧泉是抗日名将宋哲元将军的胞弟,原名智元,慧泉是他的字,在集邮界一直以字代名。舅家为山东乐岭人,三舅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初八,故于1968年10月7日。宋先生有兄、姐三人,先娶田氏无出,后娶王氏生有三女,一女早夭。他自幼家贫,无力入校,但自学至初中水平。曾依其长兄哲元之力,任河北税务总局局长,七七事变后,涉足经济,举办实业,皆无所成。唯有集邮成果显,成为当时国内名的集邮家之一。解放初期曾担任街道代表工作,以后,至“革”前.在天津市南开区天明市场(解放前称“鬼市”)出售旧货。  相似文献   

20.
草庐 《钓鱼》2005,(9):45-45
我是一个钓鱼人,我爱钓鱼,这倒不是与生俱来的爱好。说起它,我还得感谢一位引我入门的师兄。他曾与我同事,我们如同兄弟,感情相当好!就是现在,我们仍经常相约出钓。称他为师兄,乃是亦师亦兄,他引我入门,然后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实我们有一位共同的好师傅,那就是——《钓鱼》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