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单项与全能及单项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影响我国女子体操全能成绩的因素杨育青,祝雄女子体操比赛以全能为基础,4个单项成绩之和组成全能成绩,也是团体成绩的主要依据。全能成绩不仅体现运动员个人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国家体操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要培养一名优秀的女子...  相似文献   

2.
王峥  王嵘 《体育世界》2008,(4):107-108
2007年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07年9月1日—8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我国体操健儿杨威经过顽强拼搏,激烈竞争,最终夺得全能项目的金牌。本文通过对本次比赛个人全能成绩得分及完成情况的统计、对比与研究,分析了当前男子体操全能项目的发展现状与竞争格局,对于我国男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操     
对1989年以来世界体操锦标赛、奥运会女子团体、全能、单项名次排列变化及成绩差距进行研究,结合分析我国现有优秀后备力量的状况,提出我国女子体操新周期新起点的基本内涵及发展我国女子体操超越点的思路及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展望我国女子体操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录像观察,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女子团体,全能及单项决赛的前8名运动队和运动员的成绩,动作完成情况做了分析记录研究,旨在了解当今世界女子体操竞争格局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女子体操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男子体操单项与全能的相关分析杨育青,邬照友(上海体育学院)1前言体操比赛是以全能为基础,单项成绩之和组成全能成绩,并且也是团体成绩的主要依据。我国男子体操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奋斗,曾于198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以微弱的优势(0.15分)战胜前苏联队荣获团...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3次世界体操大赛中、美女子全能运动员成绩以及各单项前3名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女子全能运动员的不足.主要结论:稳定的发挥是保证,较强的单项能力是关键;我国运动员的单项能力不强,缺少竞争力;我国该项目的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缺少年轻的优秀全能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女子部份     
一、概况参加第四届欧州女子少年体操锦标赛的国家共有二十六个,运动员六十一名。这届比赛的成绩普遍较好。获得全能三十七分以上的运动员有二十名,占女运动员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七。(见附表1-5) 在欧州女子少年锦标赛上,三名年轻的苏联运动员以精湛的技艺,力克群芳,夺取了个人全能决赛的前三名和除平衡木以外的三个单项冠军。十四岁的罗马尼亚运动员希丽瓦丝获得了平衡木第一名。在个人全能前十八名运动员当中,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东德各占三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近几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和世界体操明星赛女子全能前8名运动员全能与单项比赛的成绩,用等级相关法找出单项与全能运动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体操比赛女子各组别团体、个人全能及个人单项前入名成绩、各项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的统计、对比与研究,分析了我省青少年女子体操发展的特点和态势。结果表明,我省从事女子体操训练的人数基本不变,各组别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女子丙组获高分人数增多了,但高低杠仍处是我省的弱项,而且我省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呈明显的不平衡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法对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前6名,全能前36名。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与研究,分析探讨了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旨在为制定我国女子体操运动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团体实力、个人全能实力和单项实力几个方面对1996年奥运会女子体操赛参赛国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世界女子体操运动发展进程中的新变化,并根据规则的引导作用对世界女子体操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3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的成绩分析,阐明了我国女子体操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仍然是落后项目,高低杠和平衡木虽然是优势项目,但成绩优异者却寥寥无几。比赛的整体成绩不高,出现成绩下降的原因是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不能满足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的要求,同时也说明我国的训练方法手段要以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为标准进行更新和创造,才能使我国的女子体操在今后的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世界女子竞技体操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体操比赛团体、全能和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结合新规则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下世界女子体操的格局多极化,团体与全能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单项奖牌的竞争呈现出垄断性,单项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动作稳定基础上不断提高动作难度。  相似文献   

14.
体操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运动员选材,就是要将那些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于体操这个运动项目的人材,从小选拔出来,进行有目的地培养。选材工作是现在运动技术水平高速度发展的需要,不搞选材,要想在竞赛中取胜是困难的。选好材是对运动员的最大爱护。也是对教练员有限工作时间最好的爱护,最大的节约,最有效地使用,我们搞选材的研究,也是为了帮助教练员选好材,提高成材率。体操运动员究竟需要选什么样的材?首先需要分析一下体操这个项目有些什么特点。从选材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大约有以下几点: 一、体操是一个以个人单项成绩为基础的集体项目。个人单项、个人全能,团体均能计成绩。因此全能较好或单项突出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评析及我国2008年奥运会夺牌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小波 《体育学刊》2007,14(4):105-107
在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我国对体操评分新规则的研究和适应程度优于其他国家,我国传统强项优势已不明显,弱项有质的飞跃;跳马成绩尤其是A分将成为左右团体和全能冠军归属的重要筹码。建议我国2008年奥运会夺取金牌策略应男女区别实施:男子以团体夺金为主突出全能队员带动单项冲金,女子采取以单项夺金为主要突破口冲击团体兼顾全能。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新规则对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全能和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女子体操的格局基本稳定;全能比赛呈现出强项突出,单项均衡发展的特点;单项比赛的竞争呈现出个性化、特长化的发展趋势,技术的发展要求在动作难度和编排上不断创新,同时注重表现的艺术性和发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猛将吕博     
李庆 《新体育》2006,(1):24-26
推荐理由:十运会中,吕博战胜各路好手,站在了体操男子个人全能的最高领奖台上。吕博性格顽强,训练刻苦,体操全能 6个项目发展均衡,被行家认为是2008年中国体操的希望之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的方法对我国男子体操队在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个人单项决赛三种比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点评。结果表明:我国团体和个人全能优势明显,有实力,但个人全能后备力量不足,单项决赛成绩喜忧参半。应继续扩大我队的优势,克服存在的问题,力争明年北京奥运会在团体、个人全能比赛中再创佳绩,并且在单项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2011,(10):40-41
美国著名体操运动员 美国迄今为止获世锦赛奖牌最多的女子体操选手,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个人全能金牌得主。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47、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全能决赛前8名队伍和各单项决赛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究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竞争格局。研究得出:美、中、俄三国团体决赛实力强大,美国队占绝对优势;美国队员个人全能实力突出,日、俄等国队员次之,中国队员实力较弱,与强手差距较大;中国队员具有高低杠和平衡木夺金实力,占有相对优势,美国和日本选手自由操实力突出,美国和俄罗斯选手跳马实力雄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