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采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组间设计实验对69名大学生实施干预,以确定宣讲锻炼知识对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自我效能、锻炼意向、锻炼计划等社会认知动机变量的即时和延时影响.结果表明,锻炼知识的宣讲对锻炼动机诸变量的干预效果总体上是显著的,但对各个动机变量的即时效果和延时效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应用TMG无创肌肉状态测试仪对静力性牵拉放松和Power Plate振动放松这两种不同的肌肉放松方法放松肌肉后其肌肉兴奋状态进行对比研究。实验对象为1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在肌肉重复疲劳后,即时使用TMG肌肉状态测试仪诱发肌肉自主收缩,测试肌肉对电刺激的反应时间和肌腹最大径向位移,在3分钟的放松后再次测试,采用多次实验和自身对照,量化地评价和对比两种肌肉放松方法的即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静力性牵拉放松对疲劳肌肉的径向位移的恢复有更显著效果,对于肌肉反应时间的恢复,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在大众健身和较低水平训练中普及静力性牵拉放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方法:对24例网络成瘾青少年按照症状程度进行配对并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采取体育干预(户外拓展、远足旅行与一定量专项练习等)。结果:(1)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较好的效果;(2)体育干预在不同基线水平上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有不同的效果,对轻-中度网络成瘾被试的效果好于重度网络成瘾被试;(3)体育干预对重度青少年网络成瘾被试干预效果有个体间差异,可能与被试个体有心理和精神疾病以及服用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4.
影响运动员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国内运动员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运动员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效果的一些主要因素,即生物反馈仪、放松方法、运动员被试、训练时间和次数,并对这些影响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视频强化表象训练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主观感受状态、状态自信、内隐自信及多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类型视频强化表象训练的效果.结果显示:精彩球视频比不佳球视频在被试表象训练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其主观感受水平,激发其正向情绪;观看精彩球视频对强化表象训练的被试比观看不佳球视频的被试,在实验后主观感受水平更高,皮温更高,皮肤电阻更大,血容波幅更小;接受精彩球视频处理的被试在实验结束后状态自信水平显著提高,接受不佳球视频处理的被试状态自信水平无显著性变化;观看精彩球视频的高水平运动员内隐自信水平在实验后得到提高,观看不佳球视频的高水平运动员则显著下降,该现象未出现在对照组被试中.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永锋 《体育世界》2008,(12):93-94
自我效能是影响个体锻炼行为的重要认知变量。研究对大学二年级篮球专项班学生,采用提高自我效能的方法,在实验组的常规教学中对被试进行认知训练,实验时间为10周。结果表明:认知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实验组被试在篮球课上的自我效能;被试篮球课上自我效能的增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篮球成绩,并对他们的锻炼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被试参与身体锻炼的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增长;外在激励的方法对女生自我效能的提高效果优于内在激励方法,而内在激励方法则能较好地提高男生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从体育锻炼的角度,运用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探讨内隐幸福感作为独立心理结构与外显幸福感的分离,以及体育锻炼对内隐与外显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IAT程序测量内隐幸福感,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体育活动量表”测量外显主观幸福感和体育锻炼情况.结果表明:1)内隐幸福感和外显幸福感属于两种独立的心理结构;2)体育锻炼不影响个体内隐幸福感的状态变化,但能够调节个体外显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曹辉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95-97,107
在体育课上使用过程目标设置来研究主观评价教学效果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拳以及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的网球发球命中率.通过两个独立的教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过程目标设置对主观评价项目太极拳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而对客观评价项目网球发球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个人项目运动员自我设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青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8,28(1):22-26
自我设限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事先设置障碍,为失败创造一个合理的借口,从而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形象.通过两项研究考察了个人项目运动员自我设限倾向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一通过对来自不同运动水平和运动项目的187名运动员的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员自我设限倾向和整体自尊具有中等水平的负相关(r=-0.450,P<0.010),低自尊的运动员拥有更高的自我设限倾向;成就目标定向的主效应显著(F=3.104,P=0.028),高任务/低自我定向的运动员自我设限倾向低于采用其他目标定向方式的运动员,而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控制了自尊水平之后,运动水平不会对运动员的自我设限倾向产生影响(F=0.200,P=0.819).研究二以61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采用2×2组间实验设计,以自我设限倾向(高、低)和运动情境重要性(重要、不太重要)为自变量,自陈式自我设限行为为因变量,做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设限倾向的主效应显著,F(1,57)=19.381,P=0.000;情境因素的主效应不显著,F(1,57)=2.648,P=0.109;自我设限倾向和情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达到了边缘显著性水平,F(1,57)=3.184,P=0.076,交互作用不客忽视,有必要进一步讨论.高自我设限倾向的被试在重要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自陈式自我设限行为,而低自我设限倾向的被试在不同重要性的情境中表现几乎无差异.两个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均有可接受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12):1075-1079
目的通过Tensio-Myo-Graphy(TMG)无创肌肉状态测量技术来测量骨骼肌运动后的兴奋状态变化以及兴奋维持时间,为今后准备活动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4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受试者进行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时长准备活动。测量两种不同种类不同时长的准备活动:5min和10min慢跑、3min和6min动态牵拉对下肢肌肉的兴奋状态的影响。通过TMG记录肌肉的收缩时间(Tc)、放松时间(Tr)、反应时间(Td)、持续收缩时间(Ts)和最大径向位移(Dm)等指标。结果 4种准备活动均对肌肉的测试指标产生了影响(p<0.05),但不同时长对肌肉状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动态牵拉和慢跑对肌肉的上述指标均产生影响(p<0.05),但两种准备活动产生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慢跑和动态牵拉,肌肉兴奋性都得以提高,但是两种时长的同种准备活动对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的肌肉状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慢跑和动态牵拉各自对肌肉状态产生的影响并无优劣之分,所以在选择准备活动时,可根据个人喜好以及环境因素选择相应的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