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老年健身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增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将近1.3亿人,到下世纪中叶可能达到4亿左右。由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际惯例,通常把老龄人口(65岁以上)占7%作为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按照此标准,我国已经在2002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社区体育作为国家公益性体育事业的一部分,有责任也有义务利用自身的优势,来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造成的压力。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1)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老龄化社会持续时间长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所以即使是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临界期的2002年,也有近一亿老年人。据推测,我国在2004年将实现人口的零增长,届时我国人口将达到17.9亿。与此同时,老龄人口的峰值也会出现,大约为3.5亿,这意味着全世界每25个人中就…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21世纪又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随着老年队伍的不断状大,人口老龄化给社会诸方面带来新的压力。在老年群体健身锻炼项目中有一项使人们焕发青春活力而熠熠发光的项目叫健身气功,深受老年群体的喜爱。文章所用问卷设计参考苗元江《综合幸福问卷》(MHQ),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从中抽取部分维度并结合健身气功性质和特点,幸福感为终极目标进行研究,通过健身气功锻炼对幸福感各维度的影响来分析对整体幸福感的程度,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健康老龄化是国际社会为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而提出的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老龄工作的目标,老年体育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老年体育在实现健康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指出了制约老年体育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使老年体育积极地推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5.
1 老年体育的社会效益1995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 1亿多。最近国家领导人在纪念国际老龄年大会上讲到 ,目前我国 6 0岁以上老人已达 1 2亿。据专家推算到 2 0 10年 6 5岁以上可达 1 5亿多人 ,绝对数超过日本全国人口的总和 ,这还不包括按目前我国劳动人事部门有关规定女 5 5岁 ,男6 0岁 ,已经退休的人口。估计到 2 0 2 5年 ,我国老年人将超过 3亿 ,约占人口总数的 2 0 %左右 ,成为高度的老龄化国家。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体育在不断满足人们自身需求和社会要求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体育的功能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尤勇 《中华武术》2002,(1):34-35
21世纪的第一年是个太极年,从3月份的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到5月份的太极拳健康月,再到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宁夏太极拳大会、珠海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香港太极拳演示大会等,太极拳交流活动频繁21世纪也是个保健的世纪,中国的太极拳必将越来越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21世纪第一年的岁末,记者采访了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将会成为全世界对付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我国也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怎样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将被提上日程。因此,研究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根据目前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基本现状,老年人体质状况,老年人体育活动特点,影响和制约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的诸多因素,制定了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为有的放矢地组织和管理老年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体育》2011,(4)
1999年,中国进入了老龄社会,截止到200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即“未富先老”,这给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长期面料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健康老龄化”与老龄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而出现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一种社会的进步。但是,社会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负作用,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倍受现代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老龄化”。“所谓健康老龄化,是指在老龄化社会中,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同时,也指社会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①这一主张,一方面因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在各国政府中得到了普遍的赞同和支…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老年健身体育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跨人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已占总人口的10%,成为“老年型”国家、而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必将成为人们的极大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探索中国社会老龄化和老年健康的状况,研究制定老年人体育健身的方法,策略,促进老年体育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正确认识及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文章通过休闲体育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影响,探讨今后休闲体育发展趋势,构建休闲体育的发展模式,为老年人休闲体育提出合理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上海市老年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延缓衰老.解决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最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之一,而中国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口,社会对老年护理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已迫在眉睫。因此,尽快培养出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好的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老年护理教学,即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出护理问题,结合真实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自主探究,既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而必然出现的社会人口结构问题,它逐渐成为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老龄化的加剧将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积极老龄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为了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更好的促进我国老年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建立至上而下的老年体育服务组织,学者应搜索保持老年健康和活力成功的干预材料,公众应了解长时间保持健康和活力的要点,全社会共同致力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体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经济转型期,内需拉动型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人口数量的激增,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重视老年人蕴藏的巨大社会价值,发展老年体育产业将成为我国增强内需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正日益加剧,老龄化问题成为亟须解决的社会难题,发展老年体育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义重大。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总结提炼出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从参与主体、管理层面、供给层面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老年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我国老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树立健身意识,提高健康素养;公共服务精准定位,协调多元主体共同管理;消除体育供需不平衡,实施人才储备工程。  相似文献   

17.
探讨体育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为加快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严重后果。结论: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我国老龄化进程中应当追求的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是至关重要的。要发展我国老年人体育,一是需要顶层设计;二是需要加大投入;三是需要立足社区。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者称为老年人。据统计,到1995年底,全球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9亿,而我国就占1.2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9.76%。据联合国人口司预测,到2000年世界的老年人将增到6亿,到2025年11.2亿。国际上规定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7%时,标志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中国老年学学会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人口学视角阐述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和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分析发展老年体育对顺利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论证人口老龄化时期体育的特殊功能,并从四个方面构筑应对老年体育发展的策略体系:监督老年体育政策法规落实、建立老年体育发展长效机制、建设老年体育专业人才队伍、缩小老年体育城乡发展差距。旨在为我国的老年体育事业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低出生率、寿命延长及人口老龄化等现象出现,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日益消退,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解决此矛盾迫在眉睫。既要正确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摸清现状,又要清楚将来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更要找到避免不良社会后果的途径。为此,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健康老龄化"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策略,体育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延缓衰老,积极老龄化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