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北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归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西北地区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其形成和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者所占比例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院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非体育专业一、二年级本科生有体育锻炼习惯者比例高于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并有显著性差异;2)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多集中于大众性、简单易开展的项目,男、女生在选择上有差异,男生主要锻炼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乒乓球、篮球、足球,而女生前三位主要是散步,羽毛球,跑步,许多新兴的运动项目并没有在学生中得到广泛开展;3)喜爱体育运动是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者维持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而缺乏时间,体育设施不完备,无运动氛围是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对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汉男大学新生在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平均每天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民、汉女大学新生在所有指标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和对于项目的热爱是大学新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呈多元分布,但又相对集中,也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新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总时间和次数上要多于女新生;制约大学新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体育场地设施缺乏或不开放、缺少锻炼的同伴、学业繁重,没有时间和没有喜欢的项目或不会.  相似文献   

3.
浙江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与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锻炼坚持性"用来描述人们在体育锻炼时间方面的特征,说明人们是否长期坚持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是衡量体育锻炼能否产生良好锻炼效果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1,2].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内14所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人进行调查.从锻炼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现状及其主要制约因素.结果显示:①调查对象中,达到锻炼坚持性标准的有350人,占总调查对象的26.8%,其余的958人没有达到锻炼坚持性标准,占总调查对象的73.2%;②男女大学生在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已坚持锻炼的时间和锻炼坚持性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情况明显好于女生;③"锻炼场所不方便"、"学业压力大"、"不良从众心理"和"缺少专业人员指导"等四个因素是制约浙江省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安徽省小岗村、小井庄和落儿岭3个普通村落为个案,在一个特定的村落社区里揭示不同程度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民群体特征.案例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在不同程度参与群体的业余文化活动中的排位有差别,主动和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群体已经把体育作为生活的一个部分初见端倪;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群体在不同村落间分布均衡,差异较小,其他程度参与体育锻炼群体在村落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P<0.05);体育锻炼者参与程度在社会阶层分布、参与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程度参与体育锻炼者在体育参与价值取向、体育项目选择、参与人际环境和空间环境、体育锻炼消费、体育锻炼的意识等方面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参与体育活动项目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现状.结果显示:各阶层参与体育活动项目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中下层以下居民项目选择呈现传统型特征,中层以上居民项目选择呈现现代型特征.从娱乐角度、实用角度对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社会中层以上体育活动项目以休闲娱乐为主、社会中下层和底层体育活动项目以实用为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是一种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和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本文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锻炼方式。结果显示:社会上层体育健身选择率最高;不同社会阶层活动场地选择多数是在自家庭院、广场空地和马路边的几百米范围内的早晨进行锻炼。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旨在为越来越多"农转非"的农民(中下层)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10所一线城市9-12岁儿童的体育活动和非体育活动时间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出现的七个重要因素中有四个因素是制约儿童体育活动。因子分析从数据的角度找到制约儿童体育活动的因素,验证性因素验证了4个因素正是制约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苏北农村居民健康体适能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苏北农村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和城市非体力劳动者随机抽样并进行健康体适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苏北农村男性居民的台阶指数和坐位体前屈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肺活量、握力和体指数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苏北农村女性体力劳动者台阶指数和握力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肺活量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坐位体前屈和体指数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影响苏北农村居民健康体适能的因素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率高。指出:增加农民收入,重视体育锻炼,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是苏北农村经济和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休闲体育锻炼对都市职业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参与休闲体育锻炼对不同背景特征的都市职业女性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互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体闲体育锻炼者和不参与者在心理和社会关系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学历和收入背景特征的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锻炼对生活质量影响也呈现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业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教师业余生活中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较高,但业余生活中实际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高校教师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制约因素、活动项目、活动形式、活动地点、活动频度和时间等呈多样性;高校男女教师在业余体育锻炼的诸多方面存在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差异。从学校要重视教育指导、组织管理、经费投入、场馆开放和活动开展以及教师自身积极主动等方面为促成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对策探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群众体育受制于其发展地位、物质基础、体育文化等客观条件,与竞技体育相比,我国群众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低、地域发展不平衡、整体发展不全面.后奥运时期,我国应明确群众体育的发展地位,确立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模式,增加群众体育科技投入,进行各种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我国体育传统文化软实力,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村落民俗体育的视角,运用民俗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活动所蕴涵的体育本质问题.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探寻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资源问题.认为村落社会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原生态民俗体育内容,是提炼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资源宝库.当前,发展村落体育的重点不是如何推动全体村民接受现代体育,而是在于努力提炼村落民俗文化活动中所蕴涵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并结合村落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推动村落体育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村落体育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分层视角下体育研究的一般概述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已使社会结构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社会分层作为国情和决策的基础,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体育界的一些学者们敏感地意识到社会分层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体育相关联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试图通过对我国社会分层视角下体育研究的一般概述及其所引发的思考,为社会分层视角下体育研究的深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从思维法则角度探讨了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顺序和逻辑终点,并且遵循上述思维路线,在继承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新构建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眼于现代市场经济下社会公平的核心要义、社会和谐与经济协调,基于战略角度提出我国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探索都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模式,从历史、现实、国际等视角全方位地把握我国现阶段都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及其均等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都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强,消费需求、消费内容、消费方式多样化,呈现出享受型、发展型和服务型消费趋势.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强烈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制约都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休闲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体育在21世纪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体育教育思想是从哲学、史学、社会学的视角更深刻的阐释文化、社会、身体与体育教育关系的思想结晶,也是从教育实践的层面揭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时代要求的理论成果。鉴于休闲体育教育从思想向实践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障碍,指出明确主旨、构建主体和强化内核是其向实践转化的理论准备的主体结构。并提出了通过建立教学成果转化的政策导向机制,建立教学成果转化的评估激励机制和疏通教学成果转化的渠道等措施保障和促进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美国以往判决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法院的矛盾判决导致的大量不受规制的反竞争行为.职业体育联盟在功能上类似于合资企业,联盟内竞争与合作的结合恰是其他产业内合资企业的典型特征.虽然合资方(联盟的各运动队)能够在合资企业的范畴以外继续竞争,但离开了合作,任何合资(体育联盟)都不可能有效地运转.联盟像合资企业一样,不应当对提升产品效力的限制竞争措施承担反垄断责任.但联盟滥用其垄断力量,将限制竞争措施扩展至超过维持其生存能力之外的行为,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专业与职业分离的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分离存在于不同类型的体育院校及体育院系,认为其分离是高等体育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益不相宜,也影响到体育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认为促成专业与职业分离的显性因素在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刚性推进而促成人才市场的高度竞争、人才的相对饱和以及体育学科格局分布不合理、盲目竞争加剧,专业设置重复以及专业结构性矛盾;隐性因素在于高等体育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发展失衡.从体育学科的视角,提出了两教育体系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国民收入、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协整和因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民收入、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进行了协整和因果关系分析,认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没有导致大众体育水平的提高,对大众体育是负面的影响,否定了提高普及说和相对独立说;国家经济的增强提高了竞技体育的水平,验证了举国体制的有效性,但竞技体育水平的增强没有提高国家经济实力,说明了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很弱的;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对大众体育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大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样没有表现为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20.
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跨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跨理论模型,采用对587名知识分子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人群的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处于坚持阶段的锻炼者每次锻炼时间最长、每周锻炼次数最多,行动阶段的锻炼者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数量最多;②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前意向→意向→行动→坚持),锻炼频率呈现持续递增的趋势;③处于行动阶段的锻炼者锻炼动机最强;④在前意向→意向→行动的变化阶段,锻炼动机都呈现出增强的趋势,但在行动→坚持的变化阶段变化非常小,且有减弱的趋势,锻炼动机对锻炼行为阶段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前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