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游玄德  黄建军 《武当》2009,(8):46-47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是老子在经中提出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无”,指无形无质的虚无。老子之言无而非无,犹佛家之言空而不空。无之为用,在于由无生有,“无”为万物之始,首先它是“道”的先天之体。其次它还是道生运衍化后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与“有”互依互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由“无”有了“有”,之后,“有”继生“有”,有有相生,曰为万物之母。  相似文献   

2.
陈怀信 《武当》2004,(12):30-31
两干多年来,有关“道”的本来面目,“道”的实义,诸子百家,各有界说,道家有道家的“道”,儒家有儒家的“道”,释家有释家的“道”,法家有法家的“道”……有众论各异处,有众说相叠处,实无一本之定论。要正确把握“道”这一范畴的实义,就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作三层解释。方可使“道”的实义,由含混而明确,拨开那遮掩的绸纱,看清楚“道”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倪娜 《新体育》2009,(9):72-73
F1是个混乱的江湖,这里有联盟,有分裂,有赞赏,有谩骂;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已经在国际汽联主席位置上坐满了19年的莫斯利在这里浸润了太久,“固执”、“傲慢”、“愚蠢”、“出尔反尔”,这些都是他的标签。  相似文献   

4.
戴玉山 《收藏》2007,(7):124-125
中国有文字以来,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捐,逐渐趋向规范化简单化。古人为了节省时间将书体由隶书演变为急就章、行书、草书,在实践中创造了简体字。甲骨文中,同一个字有笔画少的,也有笔画多的。被称为中国书法第一帖的《淳化阁帖》“王羲之书二”一页中就有“时”“东”“重”(图1)等简体字。唐颜真卿在《争座位帖》中有“师”“与”“顾”等简体字(图2)。  相似文献   

5.
《当代体育》2008,(24):2-2
闲来无事时,我喜欢用自已的方式去解字。在这个就要迎来新年、又迎来新改版的杂志之前,就来谈谈“新”吧。一个“新”字,有需要变化的“立”,有坚实的基础“木”,还有认真到“斤斤计较”的牛角尖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华 《围棋天地》2007,(23):94-95
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曾写道:“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 市井“手谈”生出“笑谈”,百姓“雅戏”也有“雅人”。取其一二,稍作描摹,遂写成棋人棋事二则。  相似文献   

7.
杜子宇 《武当》2007,(4):16-17
一、虚实运用 在天为阴阳,在地为水火,在人为刚柔,在拳为虚实,是以天理为一贯。太极拳明虚实重变化,乃太极阴阳变化大律的巧取妙用。所谓动静开合、吞吐、长降、沾离、蓄发、柔刚、进退等等,都是虚实及其变化的直观展示,并依其错综而有序的虚实变化演绎天道自然之理。虚实变化首先是内在运化,意在内而益寿,意在外而攻打。从技击而言,虚实变化都蕴藏着战术策略的内涵特征。正所谓“兵行诡道”也。那么虚实灵变就成为“灵机活法”“隐显莫测”的重要机源。所以,在虚实的利用上都在“灵变暗换”上运机缘,找消息,要在真意和心神的灵变上寻求“莫测”。李派太极讲“有虚实、没虚实”,要求“练有归无”“神机莫测”。所谓“虚也实,实也虚,要实即实,要虚即虚”但“非虚实不变,而是灵换难辨”。“变在无形无象中,全凭心意一点灵”,灵者源于神。李瑞东老先生还云:“虚实之法,变化不一。有先虚后实,有虚实实,有实实虚,有虚实实,有实虚虚。”这也都说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突出难测之变。由此,也就形成了战术运用上的“分兵之法”、“逗引之法”、“稳军之法”、“激将之法”、“游战之法”等等。  相似文献   

8.
马定祥 《收藏》2008,(3):128-129
在洋洋大观的中国钱币中,能称得上珍品的可谓凤毛嶙角。占钱中有“天显通宝”“大齐通宝”“建国通宝”等;银币中有“吉字一两”“湖南”“陕西”“福建光绪壹圆”等;铜元中有“江西辛亥大汉”“安徽九星十文”“江南甲辰二十文”“四川当三十”等;纸币中有“中统宝钞”“甘肃司钞”“湖北壹大元祖票”等,不胜枚举。对于这些久享盛名的大珍品,或许人们早已悉知,  相似文献   

9.
王际朝 《收藏》2009,(6):128-129
“启介”即“噶启介”简称,意即七分五厘币。“启介”铜币分为早期、后期两种,因后期铸造的“启介”铜币为花瓣形,故称花瓣形“启介”。币材质为紫铜、但在花瓣形“启介”铜币中也有稀少的黄铜质。由于较常见,故在国内外钱币目录中均有刊录  相似文献   

10.
鱼钩细论     
秦犁 《钓鱼》2007,(1S):26-27
中国最早有规则、有裁判的钓鱼比赛是在1963年由无锡市体委组织的。比赛在蠡园举行,百余人参赛,用钩有“3字头”袖形、“1字头”“鹤嘴形”、“9字头”丸形等等,可谓五花八门。由于技术风格不同,一旦遇到大鱼,这些钩都有拉直的可能,此类“事故”一直到1980年才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刘传札 《围棋天地》2008,(24):92-93
人们皆知音乐是人类的高级语言,书画称苑,文化称大观园,戏剧称梨园。为什么围棋可以称“天地”呢?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围棋构造中就有“三百六十有一”周天数,“天圆地方”、“天盖地”之象,它通过黑白棋子正反物质流的演绎,阴阳消长,产生出象、气、理、数的变化——又由于历代文人墨客弈者高手均在他们的遗文中留下“尧造围棋”、“圣人制器、精义入神”、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9,(10):187-187
田黄石、鸡血石、荚蓉石素有中国印石“三宝”之称。田黄石质湍拉鹅毛喊,高贵富丽。自清以来,就有“石帝”“石中之王”的尊称。芙蓉石晶莹细嫩、石质滋润、色彩丰富,虽成名稍晚于田黄、鸡血石,却有“石后”之雅称。  相似文献   

13.
殷从建  李建 《体育师友》2009,32(3):33-34
回首4年来的高中体育课改,曾为“推广”、“西化”、“技能”、“体质”、“方式”等方面进行过激烈、深刻的研讨,并在实践中探索、反思、总结。有过争议、有过求同。但给我们体会最深的是要把握一个“度”;相信不管什么改革形式也都应该把握一个“度”。课改给了我们很大想象、施展的空间,涌现出很多创新的实例。但课堂教学作为课改关键的抓手显得有点形式大于内容。因此我们尝试从“形神六度”入手,来探索课堂教学、评价中“度”的支点,推进课改进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31日,我从广州向浙江汇款,要求“投单回执”。2月23日、24日,我分别收到了两份“回执”,但都不是传统的“邮1117”回执单式。一是有“中国邮政汇款回音业务”字样标识的单据(图1),其背面有“广东省邮政局”的落款。  相似文献   

15.
辣椒的独特魅力 小小辣椒为何会让人如此迷恋?“辣的过瘾”、“辣的下饭”,“辣的爽口”、“有辣才有味道”,几乎都是嗜辣者的口号。辣椒之所以能“点爆”你的口腔,是因为辣椒里含有大量辣椒素,可刺激舌尖、口腔黏膜及口腔神经末梢,促进唾液分泌,有利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使人感到兴奋,产生快感。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节“体育家常课”,它不像“公开课”和“优质课”那样需要花时间、耗精力去准备,讲的是实用、实在、自然、有实效。作为一线教师,不但要有上好一堂“优质公开课”的能力,更要具备上好一堂“体育家常课”的功力,使我们的学生能从“体育家常课”中实实在在地吸取到应有的“营养”,并受用终身,这才是我们要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文字显示:不良情感是致病源中华民族号称炎黄子孙,炎黄是指炎帝和黄帝,其中的黄帝就是中医名著《黄帝内经》中的黄帝,《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医学体系,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惊伤胆”)的疾病内因理论。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七情里的每一个字,“喜”、“怒”、“忧”、“思”、“悲”、“恐”、“惊”,不能单纯从字意上来理解,把每一个字拆开里边都有很深的内涵。七情里有六颗心(忄),只有影响心的“喜”字没有心,它的字形像张着嘴乐的状态,张着嘴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8.
一、武术思想中“艺为智出”的原理艺,最早是人的一种劳动行为。这种劳动行为要有完满的结果,即要“成于事”,就要求行为主体有一定的技巧与能力,因而“艺”又引申到“技”与“才”之义,于是就有了“技艺”、“才艺”之说。晋代葛洪说过:“创机巧以济用,总音数而并精者”①,都是“艺人”。可见“艺”的涵义已扩大了许多。先秦思想家孔子曾提出“游于艺”,具体指的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艺事。朱熹解释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也。”因这里所指游艺,是…  相似文献   

19.
曾庆余  郑自良 《武当》2008,(5):47-48
物质、精神,乃至万事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都必须有一定的能量支持,“空中楼阁”无从谈起。生命活动高潮迭起离不开能量,反而需要更高级的能量支持,此乃“凡人”所难以认识的“灵能”——“气”与“光”。  相似文献   

20.
颜恒 《钓鱼》2009,(8):44-45
关于夏季雨水来临,湖库江河涨水对钓鱼有利的钓谚有许多,诸如“雨季鱼靠边,撒米应撤边”、“梅雨钓鱼,越钓越喜”、“大雨过后好钓鱼”、“水满鱼欢跃,水落鱼龟缩”、“雨水发,鱼儿闹”、“夏季鱼找食,冬季食找鱼”等等,都反映出这一时期钓鱼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