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西方最有活力和批判性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在对"男权体育"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对瑜伽运动进行探究,认为瑜伽运动追求"身心合一""阴阳平衡""梵我归一",崇尚人的主体性,具有自然"繁衍"隐喻、"水性"隐喻,蕴涵着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智慧,可为化解当代男权体育危机提供新的思路,对当今的体育观、运动观、养生观、身体观等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道教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养生思想创树于东汉三国,形成体系于两晋隋唐,昌盛于宋元,明清以后则逸出宗教转入社会。该思想的主要理论: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乐生恶死的人生观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3.
闫民 《体育科学》2015,(2):90-95
某时代的哲学理念集中反映这一时代文化精神,一定时代的文化精神又是对哲学的最好诠释。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太极拳,与八卦掌、形意拳被称为传统武术的代表,无论是创拳思想、拳理、拳法以及传承机制,都印证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子,坚守"身心二元合一"、注重"内外兼修"身体观,动作方法的运用体现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明显区别于西方哲学"身心背离"的二元身体观。太极拳凭借身体的"体悟"和"习悟",达到身心一统、内外兼修的目的。基于传统身体观视野认为,太极拳运动立足于客观的身体、通过客观身体沟通自然、社会和自身、注重客观身与主观身的高度合一、从身体实践中感悟人生、关爱生命价值的身体行为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身心合一观相吻合,与儒家倡导的修身、道家养生的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4.
道教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东汉三国时期,昌盛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则由盛转衰,并逸出宗教转入社会,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因而使道教的养生思想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健身祛病的指导思想,道教的养生方法也成为我国人民健身祛病的养生方法。道教的养生思想主要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养生观和道教哲学的基础上的,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道教养生思想体现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观。道教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与其他宗教的生命观大相径庭,如佛教认为人体的形与神是可以分离的、认为灵魂是可以永生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武学在民族文化氛围中孕育、产生和演化,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融合了传统哲学人本观,逐渐形成了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养练合一"运动体系。立足于传统文化视野,通过对中国传统武学"养练合一"运动体系的内涵分析和哲学基础探讨,剖析了"气一元论"、"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实践观内涵,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运动训练观念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6.
宏微合一观全局 宏微合一是哲学的普遍世界观,包涵了中国的“天人合一”,“一”的哲学含义就是统一、和谐、稳定。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指着眼前的流水,比喻那些过去了的岁月与事物,以此劝勉弟子要十分珍惜时间.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所谓:“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干江百川,归人大海”。任何事物,都是从小到大的积累,南细向巨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探讨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系统观、生态整体观、生态平衡观、生态调控观。提出未来体育场地资源配置应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推动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化转向;运用系统的方法,提高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水平;发挥调控能力,实现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为今后我国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基础、训练周期观、早期专项化训练观、"元因素"主导地位观对"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进行了辩证分析。结果表明:(1)两者注重的训练内容不相同;(2)"一元论"训练理论是对"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延续和补充;(3)两者研究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视角不相同;(4)两者"元因素"主导地位的共同点是运动成绩。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内核的辩证分析,导出"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从先秦儒、道、医三家身体观基本理论入手,探索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先秦时期,在不同的思想背景和治学传统下,形成了儒家社会化身体观、道家自然化身体观、医家实体化身体观;儒、道、医三家身体观各有千秋,共同筑造了中国古代先秦身体观的理论大厦,这三者分别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施加了社会化、自然化、和实体化的影响;诞生在这一片身体观土壤中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在社会伦理层面、万物自然层面及人体自身生命结构层面对当代体育文化有所补足。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能理论以其丰富的教育内涵为体育院校篮球专选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院校篮球专项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人才观;根据智能的不同特点设计课程,创新教学观;建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诸子思想和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追溯太极拳中正理论的思想源泉及哲学基础,总结了太极拳的中正理论,并分析了中正理论在太极拳练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体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健康之精神寓 于健康之身体;体育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创立"绅士体育"的特殊理论。最后对其体育思 想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4.
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施探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平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166-167,170
2 1世纪的学校健康教育要针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加强人生健康、终身体育、全面健身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一思想和目标指导下,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推广和开展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结合起来,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多元化调整,把健身、健康教材和内容融入新的教材体系。优化健康教育环境,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保健能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明  鲁月强 《体育学刊》2002,9(3):129-131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健康教育是其人民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一贯重视健康教育,奉行“健康第一”的原则,提出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注重身体运动、用卫生代替医生、就重饮食营养的调节与改进、坚持卫生教育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合理的生活制度来达到健康等,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成长,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动形养生"的思想已萌芽,但"动以养形"的理论始于《吕氏春秋》所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并在养生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其内涵为: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本文对我国传统动形养生思想的理论源流进行了梳理,尤其对《黄帝内经》之"形神兼养"这一养生观进行了详尽论述。旨在追溯我国传统动形养生文化之源流。  相似文献   

17.
论武术体用思想中的动静相得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武术体用思想中的“动静相得观”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医学、养生理论的影响下,结合武术的技击技法理论,在“动”与“静”的问题上,用传统的辩证思维方法去解释武术不同风格的技术特点。这一观点在健身强体的活动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体用思想“以动养体,以静养体”的“动与静”的辩证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8.
浅谈体育功能在实践教学中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平来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4):83-84,89
体育的教育功能是其最本质的功能.学校应当采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及课余体育活动等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意志品质、道德情操的教育,使他们获得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学会锻炼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以便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优秀项目,在新时期传承和发展太极拳的传统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极拳吸收中医整体观念思想,强调意念、呼吸、动作导引相联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养生观进行研究,论述中医经络基础理论及相关理论,阐述太极拳运动中的意念、呼吸、动作肌肉变化与中医经络联系,指出太极拳练习中"以意运气、以气运身、以体导气",三者相互联系,密切配合,通过意念的调控,气的吐纳及调息、肌肉运动和动作导引来达到疏通经络,养生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兵家著作现今存世较多,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兵家的这些辩证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对当时及后世武术影响甚大,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冷兵器时期,武术与兵家武艺相互交融与促进。今以武术与兵家间渊源关系、发展、变迁和分野为考证对象,进一步揭示武术的本质,为当前武术发展提供充分理论依据,以促进武术可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