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我省10所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教学计划的比较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分类体系、课程设置情况等方面阐述了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现状,同时提出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理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寻求进一步完善体育院系篮球课程的体系,制定最佳的教学计划和合理的授课时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和教学计划等进行研究得出:现阶段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仍停留在培养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上,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发展对新兴人才的需要;课程设置结构大体上一致,对实践性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计划的指向标不强,考虑学生的自身特殊性不够;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有助于该专业学生在知识、技能、身心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的重新构建与整体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完成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南京体育学院实际并吸取兄递院校经验,对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构与优化,这对完善体育院系教学计划,更有效地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比较法、逻辑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比较分析前4套教学计划和查阅前人研完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国61所普通高等体育院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现行教学计划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归纳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发展历程,并找出其发展的规律性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面向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体育院系篮球专修课的设计与实践朱体荃篮球运动在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体育院系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程,其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篮球专修课要求在篮球普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以求从理...  相似文献   

7.
跨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把握21 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跨世纪课程体系,是世纪之交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和统计方法,总结80 年代以来修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经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结果表明:本研究之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合理;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强,适合世纪之交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就业形势看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看法。认为: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重点已经开始转移,课程结构中就必须突出经营管理、社会体育管理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内容;拓宽一般基础课,按学科模块来设置课程内容,在一般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贯穿体育技术的学习;在专业课中补充体育教育学科的课程,并将实践课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增设跑酷运动课程展开研究,目的是为体育教育专业能否增设跑酷运动课程提供相关的依据或建议.结果表明:(1)跑酷运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创造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2)可以丰富体育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内容;(3)可以拓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技能;(4)可以帮助学生在正迁移规律下提高其它运动技能;(5)可以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外延;(6)可以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研究结论:体育教育专业增设跑酷运动课程需要相应的场地、器材等设施,以及较强的师资力量,缺失这些条件会严重阻碍跑酷运动课程的增设.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体操普修课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芝萍 《体育学刊》2001,8(5):109-111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5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体操普修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应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模式: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  相似文献   

11.
运动生物力学在田径运动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卫国 《体育科研》2001,22(1):36-37,47
对运动生物力学在田径运动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针对性地归纳、分析,认为学科自身的特点和研究传统是其在该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文章同时从其研究现状、理论方法、研究手段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得出测量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是现阶段运动生物力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首要环节;充分利用力学、机能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是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仰红慧  蒋川 《体育科研》2009,30(2):51-53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于10月14~17日在山西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生物力学与应用”。大会邀请了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了自己相关研究的专题报告,展示了当前国际国内在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各位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以阳光体育的理念为切入点,在阐述阳光体育及其理念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找出了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契合点,并且对阳光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缺失进行了扼要分析,最后提出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校“快乐体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快乐体育”思想的理论源头及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快乐体育”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地位,并针对高校“快乐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快乐体育”既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又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又发展学生个性的多重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The Trend The trend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sports biomechanies research is evident in the papers presented in the recen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相似文献   

16.
体育人文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人文力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明确这一概念对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树立科学的体育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专家访谈和理论辨析对其进行了定义.体育人文力是潜在于体育活动背后的一种深层的文化力,不仅能动地反作用于体育,更重要的是,作为体育发展的文化背景,它透过人的中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过程和体育走向.体育人文教育是使经过体育文化熏陶的人把体育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个体和社会得以健全和发展,这就是体育文化的人文力作用,即体育人文力的作用.体育的本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利益,其终极价值是人文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三维录像解析与三雏测力的方法,对中国古典舞动作“紫金冠跳”在蹉步、起跳、空中舞姿成形及落地缓冲四个阶段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量化研究,旨在为舞蹈训练科学化进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要从体育大国变成体育强国"口号的响亮提出,体育课程随之进行着激烈的改革,然而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与教师关系密切,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如何对体育教师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角色定位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当前新课改的实际情况发现残存问题,继而对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教学中的多角色演变、教师自身的再教育问题和教师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等几方面提出完善意见,期望为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增添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对"快乐体育"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内涵及特点进行研究,客观地分析快乐体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它寓素质教育的内涵于其中,同时又保持了传统教学的精华,克服了传统教学弊端。快乐体育思想是推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促进体育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手段和桥梁。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中学生体育动机客观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动机的培养和形成是中学生热爱体育、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关键。学校、家庭、社会对体育的认识对学生体育动机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提出影响中学生体育动机的客观因素和促进体育动机形成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