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欣  米博 《冰雪运动》2004,(1):38-39,45
赛前心理准备被看做是高水平运动员成功的必备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心理稳定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在速滑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心理上的充分准备,才能促使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积极的备战状态,更好的发挥人脑对自身运动技术的积极控制与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1.心理障碍运动竞赛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比赛,有其特点、任务、对手、环境和方法。就心理角度而言,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而导致较强的心理压力,并通过运动员的比赛行为表现出来,如畏惧心理、过分紧张心理、信心不足等现象。因此,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克服心理障碍,实施心理训练成为教练员必须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1.1动机障碍动机障碍是指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它动机状态。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  相似文献   

3.
心理调整与最佳竞技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佳竞技状态是与运动员心理状态直接相关的,不能正确地起用记忆系统的信息,就难以使身心进入高度统一化的功能态。本文就冲破心理障碍、自觉控制心理状态、建立动力定型、保持宁静的心理状态、自我训练法五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心理障碍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是指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在练习一些难度较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时,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形成不仅会使少数具有这种现象的学生难于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而且还会由于消极情绪的辐射作用而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消除和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形成适宜心理状态,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影响其在比赛过程中技、战术的发挥。本文通过分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特征和表现,探讨克服心理障碍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和紧张、僵硬、消极的歌唱状态都是歌唱心理的表现。而用这两种歌唱状态进行歌唱所产生的歌唱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克服窘迫感、虚荣心、过于亢奋等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歌唱心理,才能取得歌唱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克服跨栏跑教学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游毓发(广西工学院)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除加强对学生心理训练,采取合理的教法手段和练习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外,还必须弄清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心理状态.如:(1)情绪不高,注意力分散。(2)过于兴奋,盲动蛮干,上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8.
论武术散打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散打竞赛是一项高强度的个人直接对抗项目,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状态对技术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心理恢复比肌体康复更为重要,这个问题已引起教练员及运动员的高度重视。根据经验与实践,本文作者通过阐述散打运动员伤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指出运动员伤后克服心理障碍的几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理障碍是指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人的心理活动上的紊乱和失调,并阻碍正常的心理活动的主观体验,它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在跨栏跑教学中常遇到这一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总结了多年田径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女生跨栏跑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克服对策作了理论上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运动实践表明,心理状态不但极大影响比赛成绩,而且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提高也与心理能力的增强有密切的关系;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赛前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比赛中问出现的失常现象;一般心理训练的内容包括了解对象、收集材料、诊断分析、治疗、检查巩固;最新的技术是采用神经生物学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1.
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采用针对性强的方法、手段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保证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心理训练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所不同,前者是作人的思想意识工作,后者是对人的感觉、运动器官直至高级神经系统施加适应训练和比赛需要的影响。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只有通过心理训练才能解决。调节心理状态是促进机体恢复、提高训练效果和发挥正常水平的有效手段。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心理训练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教练员最了解运动员和项目特点,因此,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是最合适、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给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学生心理疾病的体育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心理疾病的体育疗法●张华伍友梅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再单纯是政治、思德问题,相当多的是缠绕在学业和生活中与心理障碍相关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健康不但是无生理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成功教育”已揭示...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克服排球运动员比赛中不良心态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比赛中,不良的心理状态,能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效果,造成比赛失利。本文对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障碍作出分析,并对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中国地质大学熊和平一、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诊断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是运动员在比赛前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心理异常的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因导致的原因不同,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诊断就...  相似文献   

15.
心理状态是一种既复杂多变、又比较稳定而且在某种情况下会提高或降低机体生命活动能力的心理现象。在构成情绪的各种心理状态中,总有一种是占优势,这种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如表现为积极增力作用,最适宜完成某种活动。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如表现为消极减力作用,则影响各种动作的完成。运动员良好心理状态和优良品质不是先天的,是靠运动员与教练员共同培养形成的,同时最佳的心理状态与技术动作的掌握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6.
影响定向越野运动员赛时心理稳定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映红 《体育学刊》2004,11(5):125-126
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定向越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理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心理稳定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员本身心理状态、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以及比赛规则的因素等等,为运动员在比赛时稳定心理、克服心理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在速滑课心理障碍形成因素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在速滑课学习过程往往会产生不良心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而影响其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如何消除大学生的不良状态和心理障碍,使速滑课进行得流畅、积极、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效果,是广大速滑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在分析学生产生不同心理状态和心理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对策和方法,以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而达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不良心理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散打队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决定队员运动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科学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正确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比赛结束后消除心理障碍和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障碍是指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人的心理活动上的紊乱和失调,并阻碍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观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身体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冷漠态度。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胆怯、抑郁、紧张等心理障碍。因此,通过体育教学对排除这些障碍,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冬季两项射击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证明,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比赛中,如不能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从冬季两项射击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调节方法入手,探讨提高冬季两项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