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武术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与哲学的综合体,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艺术与哲学的生命精神.文章认为中国武术的生命精神体现为:(1)中国武术的生命宗法精神.中国是一个宗法思想浓厚的国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反映出的是重视血缘关系及团体的宗法精神.(2)中国武术的生命律动精神.套路是中国武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精气神是中国武术生命性的具体体现;在武术套路的结构、布局、演练过程,以及技法动作上的虚实、动静之变化中,都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律动精神.(3)中国武术的生命和谐精神.在"农耕文明"和儒道释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武术已上升为超越敌对性、重视对生命价值精神的实现;中国武术的生命价值取向是和谐,"内外兼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特性.中国武术通过"内外兼修"来达到人的身心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即武术中所谓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武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这种艺术与哲学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在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解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分析中国武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认为将中国武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武术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武术的新语境,提出了新世纪中国武术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健康传播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显学,而中国武术蕴含的健康养生价值已经得到了国外受众的广泛认同,因此将中国武术纳入健康传播的视角将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侧重分析了健康传播的兴起及现实表征、中国武术实施健康传播的理论逻辑、困境及现实思路,以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岗 《中华武术》2008,(3):17-19
作为一种传媒意识和实践,它正在改变着国人近60年来对中国武术形成的片面认识,将神秘的中国武术从神秘中释放,追求着中国武术当代的真实解读。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中国武术的文化精髓、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中国武术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武术应自强的理念。研究认为:实现中国武术自强须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和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其中文化传统是坚守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文化个性是维护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龚编辑信箱     
甘肃嘉峪关温振刚来信:中国武术段位制新办法《中国武术段位制》文件、《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是否在《中华武术》杂志上刊登?我们如何获得这些资料? 龚编辑答:新修订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文件、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还没有正式出台,已经上报国家体育总局,近期将出台。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武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昊 《体育学刊》2006,13(4):141-144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智力成果迫切需要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正确认识中国武术的性质是厘清如何对中国武术予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从体育性和传统知识性的角度,中国武术能够受到来自于著作权、未公开信息、传统知识和证明商标的保护。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存在缺陷,必须修改《著作权法》,制定专门保护传统知识的法律或者针对中国武术专门立法,通过司法实践,将竞技武术技战术中的先进技术、训练和恢复方法以及健身武术中的一些“养生之法”确立为一种未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9.
燕侠 《中华武术》2001,(5):19-19
2001年6月和7月,将在中国北京和泰国曼谷上演两场中国武术散打和泰拳的对抗赛,这将是古老的中国武术与堪称世界最凶狠的泰拳的首次正式较量。这是记者日前在中国武术——泰拳交流与合作签字仪式暨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标准化”发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武术"标准化"发展的时代缘由、当代价值、基本原则与基本形式,认为中国武术的"标准化"不能全盘标准化,否则将以牺牲武术多样性为代价;标准的科学、合理制定是中国武术"标准化"发展的关键;标准化的实施"标准"是中国武术"标准化"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深化开放的背景下,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内容之一也被以各种方式在海外传播开来,与时俱进地展示了中华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认为:随着中华武术在海外传播的不断拓展,彰显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体育自信与虚怀若谷的学习精神等价值,对中华武术的扬弃、传承与创新等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近代史与国际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中国武术的近代历史、价值以及它的国际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有它自己独特的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随着世界人民对中国武术更深的了解,武术必将更进一步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学东  王岗 《体育科学》2012,(1):71-76,87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学、传播学、品牌学等理论,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尽管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更好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思考。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的真正实现,必须要强化"文化意识"、拥有"世界意识"、高扬"创新意识"、恪守"标准意识"、树立"品牌意识",也只有如此,中国武术文化的"走出去"步伐才会更加坚实和豪迈,样式才会更加多元和丰富。  相似文献   

14.
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与大众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体育发展战略必然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转变。武术被称为"国术",其文化积淀很深、群众基础雄厚,在后奥运时代发展中华武术有很大的优势,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道路。文章从中华武术的特点入手,在探讨后奥运时代大众健身特点的基础上,从后奥运时代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意义、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了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对大众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武术“文化失语”这样一个现实环境展开研究,对中国武术失语现象作了概述与文化成因的解读、批判与反思。结论认为,“失语”现象值得警觉、反思,中国武术可以从中得到这样的关于文化认同建构的启示:中国武术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有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从而能与一切民族中优秀的文化进行对话,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中国武术需要的是审视而不是误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武术更好地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代表中国民族文化奏响其民族体育文化的强音。  相似文献   

16.
站少林望峨嵋——对峨嵋武术产业化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嵋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洗礼,不断完善发展至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起着越来越明显。峨嵋武术的发展要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武术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横向比较少林武术产业化历程,借鉴吸收少林武术产业化发展的有利经验,站在少林武术发展的角度,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类比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峨嵋武术产业化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结合峨嵋武术自身实际,对峨嵋武术产业化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应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武术教育的传播对象,武术教育是全民的教育,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贯穿人们生活的始终。因此,武术教育在学校开展的同时,还应该朝着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拓展,畅通开展武术教育的渠道,使武术在传播过程中朝着专业化、多元化、高层次化、终身化、平衡化的方向发展。只有遵循武术教育传播的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将武术发扬光大。文章以教育学和传播学为基础,探讨了学校、社会武术传播的策略,专门针对竞技武术提出了传播策略,并指出了武术教育传播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武术传播应该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最后针对每项传播策略提出了发展武术教育传播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中国现代武学校发展前景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武术对世界体育化有深远的影响和杰出的贡献,一些国家的拳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其问中国现代武学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文章对武术健身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武术健身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飞速发展,但武术健身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武术相关健身项目还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没有被国内外完全接受;武术健身运动推广范围还很少,武术健身发展有许多自身的不足之处.文章就武术健身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为武术健身发展起到了参考作用,并为今后武术健身运动更好的发展指出道路  相似文献   

20.
跆拳道入奥对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跆拳道入奥对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制定相对简便,可操作性强,适应现代竞技比赛的竞赛规则,是武术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应建立健全武术各类协会和组织,增强武术的观赏性和群众基础,完善武术的教学训练体系,使武术的大众化发展走向正轨;武术需要登上奥运的舞台,但这不是它的最高目标,中国武术应以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