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模式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模式的内涵,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途径、传播效果和传播环境等6个要素构建了传播模式,保证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动态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
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进行分析,认为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和传播系统内部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并针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进而推进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及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战略背景下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太极拳的时代价值彰显和跨国传播策略提出创新发展思路。研究认为:(1)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载体,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起着文化助力作用,但当前太极拳在跨国传播进程中面临着区域文化差异、观念认识冲突、优秀传播人才匮乏,及如何科学理性地解释太极等诸多挑战和困惑;(2)在调整和完善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策略过程中,宏观上,既要从大政方针等政策方面制定对外传播的策略,也要结合相关对策以完善和调整上层政策,微观上,政策或对策能否得到妥善执行,依赖于相关措施、手段和方法等细节工作的推进程度。(3)应理顺传播策略体系中各组成元素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疏通信息传播渠道,利于完善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整体策略及提高其执行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大武术观"的提出,不仅为武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太极拳的进一步国内国际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并通过太极拳的教学实践总结对太极拳的传播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太极拳十分重视"内外兼修",遵循"阴阳互济"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因此太极拳的传播要注重太极拳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播;其次,太极拳的健身理念和机理符合当今社会和人类的需求,因此传播过程中要抓住太极拳的健康元素;第三,太极拳的技术规范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太极拳传播的载体,因此,适时有度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我们在不同的人群中传播太极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总之,在"大武术观"的指导下,从多维度的视角去实践太极拳的传播,以让太极拳运动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太极拳富含民族文化精髓,在传播方式上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变换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近些年太极拳的传播更是形成了政府重视、团体踊跃、个人积极,并借助于网站、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介立体传播的格局。文章在借助于传播学的理论对太极拳传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太极拳传播的经验和继续国际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翻译的功能和理论入手,分析了太极拳英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太极拳自身的文化特点和理论特色,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太极拳英译策略和方法,以供武术爱好者和翻译工作者借鉴,希望能够为促进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太极拳在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的自身优势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太极拳国际化研究对加速太极拳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现代社会符号化传播的角度对太极拳符号化传播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太极拳符号化传播要深入挖掘太极拳之武、太极拳之静和太极拳之形等能指符号,不断发展太极拳之道、太极拳之和等所指符号,同时应当防止太极拳传播的过度符号化。  相似文献   

9.
杨式太极拳的松和沉,是体现杨式太极拳“十要”(即澄甫宗师的《太极拳说十要》)的两个重要要素。松和沉做好了,“十要”就不难做到。反之,就打不好杨式太极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分析武术与瑜伽在国际化传播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四个传播要素的异同。结论:武术国际化传播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丰富传播内容;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扩大传播群体。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太极拳前沿热点,分析太极拳研究动态和趋势。以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2003—2022年269篇太极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分析该领域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学科共现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2004和2008年太极拳研究的发文量最多,推动2个阶段发展的因素主要为社会关注度以及政策引导;杨建营、邱丕相和杨建英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上海体育学院的中介中心性最高,说明与其他机构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共现图谱显示近二十年来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变化。研究认为:太极拳研究领域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应聚焦多学科融合、知识群扩展等,进一步对人体健康干预、太极拳入奥、大众健身传播、国际化文化传播等领域深入研究,推动太极拳从创造性转化到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谈太极拳的发展,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谈论的主体——太极拳;二是这一主体存在的空间——从中国走向世界;三是这一主体存在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把太极拳在若干个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演进动态按时间顺序连缀起来,就能梳理出太极拳发展的脉络。或许可以从中找出太极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指导太极拳的持续发展。本文试以太极拳发展的无形时期、成形时期、成熟时期、繁衍时期、从规范化向多样化发展时期为序,看太极拳发展的概貌。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国以前,太极拳以身体传播形态为主。近代报刊的发展以及出版业的繁荣,为太极拳的非身体传播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太极拳弱化技击性、强调健身功能和文化内涵。近代太极拳的报刊传播始见于1918年京师体育研究社《体育季刊》,先后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和成熟期。以《申报》为代表的报纸为太极拳扩展了民众基础,体育期刊和专业论著则将太极拳的科学性体系化,爬梳了太极拳的图文资料,研究了太极拳的内涵价值,探讨了太极拳传统性和现代性融合的可能。太极拳传播模式的发展可谓一种近代中国传统性遭遇现代性的典型隐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介绍向恺然的太极拳经历与太极拳著述,总结其太极拳理论的主要内容:对太极拳基本范畴的阐发和创见、构建简明的太极拳理论系统、阐释围绕太极拳技击功能的疑难问题、探讨太极拳传播与继承的一些问题。研究认为向恺然太极拳理论阐述具体、通俗,追求系统和简约,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严密的逻辑。  相似文献   

15.
从传播学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环境等与传播活动过程相关的主要环节对孙氏太极拳传播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得出影响孙氏太极拳传播的原因主要有:积极主动推广不够,没有形成专职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单一、拳架自身的特点及其拳学理论思想等;文字媒介和电子媒介运用力度薄弱;以师徒传承为主要特点的传播类型受限;社会变革(激变)及政府的支持不足等.  相似文献   

16.
引言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约两亿人,而绝大多数是简化太极拳的练习者,对太极拳的精髓缺乏认知和继承。文化层面上,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误读和变异,使太极拳文化严重弱化。太极拳教学是太极拳继承与传播的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太极拳运动的兴衰。本文立足现状,总结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弊病,结合文献与教学经验提出了对策,期望为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志勇 《体育学刊》2004,11(6):52-55
明清时期,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开设的永年太和堂药店,在杨派、武派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正是由于太和堂药店的存在,陈派太极拳才能够传播到河北永年,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永年(广府)太极拳的开展,以及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太极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客观、真实地对清代永年太和堂药店的历史以及河南温县和河北永年两地的太极拳活动进行研究与评价,对清楚地梳理我国太极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科学地解释太极拳继承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和发展,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刻凝聚着中国哲学的智慧和美学的意境。全文研究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美的产生,以及美学的相关要素,并分别从美学相关要素阐述和分析自选太极拳的审美价值,继而论述当前竞技自选太极拳的美中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拳种,了解太极拳国际化推广的相关因素对其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相关的管理体制,太极拳技理的规范化,专门推广人才的培养,推广对象的特点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方面入手,对太极拳国际化推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太极拳在国际体育新环境中拓宽发展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08,(1):28-29
1976年8月27日,国家体委训练局太极拳研究小组,在哈尔滨向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汇报了创编48式太极拳的指导思想,现根据录音整理如下,此文并非针对发言者个人。而是想从这一事件背景看出,在“极左”年代改编太极拳的一些政治要素和一些异化的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