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集邮博览》相识已有30个年头了。伴随她同行,见证了她从单色到套色,从铅印到胶印,一直到全彩,从“丑鸭”到“凤凰”的变迁。第一次见到《北京集邮》是1982年10月,是北京一位邮友寄给我的。这本由北京市集邮协会主办的《北京集邮》创刊号,虽然只有32页,但设置了“邮票百科”、“邮风与邮德”、“邮学研究”、“世界邮坛”等栏目,文章精彩且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让我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我真正迷上集邮后,已深知“惠我邮票。不如惠我邮识”的道理。我从微薄的工资里抽出钱订阅《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中国集邮》等,并广交各地邮友,获得大量民间邮刊,既丰富了藏品,又积累了邮识。在收集邮政附加费邮品中深深体会到,是邮识在关键时刻使我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3.
我与《集邮博览》从相识、相知到相处快30年了。 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1年10月30日。翌年7月,《北京集邮》创刊,即《集邮博览》的前身。我是市邮协成立时的第一批会员,有幸在第一时间成为刊物的读者。还记得第一期有32页,设有“集邮百科”、“邮学研究”、“邮票与北京”等栏目,内容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4.
集邮杂感     
“炒邮”与“集邮”只一字之差,但有本质的区别。“炒”是为了牟利,“集”是为了求知。“炒邮”不属集邮范畴,炒邮者不是集邮者。炒邮者并不收藏邮票,他只是通过邮票的买进卖出,获取经济利益,从不考虑集邮是一种高尚有益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一位香港邮友发来伊妹儿(E-MAIL),向我推荐今年2月22日开通的“中国邮学会”网站。收到伊妹儿后,笔者马不停蹄地按照信中提供的网址(http://home.netvigator.com/~cpa1946/),前往核实,发现其中内容确实很丰富,值得大家一观。香港“中国邮学会”网站的开通,为内地集邮者了解香港的集邮概况提供了方便。 1946年成立的中国邮学会,是一个非牟利的集邮团体,旨在提倡集邮、研究邮识、交流邮品及联络集邮  相似文献   

6.
乙酉年,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菜花金黄的日子,郭老自贵阳给我寄来了他的新作《郭润康集邮日记》,真乃喜出望外,如春风吹拂送来邮书芳香。这本书是郭老继《集邮传真》、《郭润康集邮文选》一、二卷之后的第四部集邮专著。《郭润康集邮日记》是从2003年3月23 日至2003年12月31日,以日记体裁所写的集邮文章,共26篇,28万字。目录以写作时间为序。为方便查阅,内容又分:心系“非典”、邮苑新枝、邮海泛论、邮缘邮谊、释疑解惑、封片戳卡、偶拾随笔、票品评介、邮会邮刊、邮旅记事10个专题。篇篇生动朴实的集邮日记均由短文组成,邮识丰富多彩,文理精湛动人,通俗流畅易懂,紧随邮事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以集邮作“大文章”,以集邮阐发哲理,以集邮指点人生,以集邮愉悦生活……  相似文献   

7.
集邮界有句名言: “惠我以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倘若没有集邮文献资料的搜集,倘若没有集邮报刊供阅览,倘若没有集邮图书出版,要进行邮学研究,将会收效甚微。由此, “惠我以邮识”的说法日益为邮人所接受。集邮文献的范围较广,大体可分为:集邮学术专著、集邮工具书、邮票目录和图鉴、邮政和集邮史料、集邮普及知识读物和专题邮票图集、图册等。笔者对集邮学术  相似文献   

8.
罗华生是一位资深老集邮家,曾担任四川省邮协常务理事,重庆市邮协副会长等。 1950年初,他在湖北省军区工作。一天,他与一位参谋在办公室谈集邮,提到没有集得军用邮票。恰巧司令员王树声路过听见,问他:“你集邮呀,很好,军用邮票我还有。”随即对警卫员说:“把我的那些军用邮票拿来送给他。”一下子,他就有了22枚黄军邮。  相似文献   

9.
年近90高龄的郭润康先生是全国集邮联合会首批名誉会士,是当代著名的集邮家、邮学家。他于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从15岁起开始集邮,60多年来为我国集邮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因而广大集邮界人士敬称他郭老。郭老早在青年时代就爱好对邮票的收藏和积极学习集邮知识。1942年8月他和邮友们一道成立了“金竹邮票会”,创办和出版了邮刊。随后他又加入“甲戌邮票会”。先后发表了各类集邮文章千余篇。为弘扬  相似文献   

10.
《中国集邮》2000,(7):7-7
《中国集邮》的“集邮茶座”栏目很受邮人欢迎,但是总是在一个地方办有缺陷,似乎也应当有各地的邮友们加盟,才能体现邮友俱乐部的广泛性、参与性。由江西邮协的王洪新建议,并经《中国集邮》特邀,请了几位江西邮人也来品品“茶”。  相似文献   

11.
“惠我以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这句名言是集邮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给我邮票、不如教给我集邮知识。可见,寻求邮识已是集邮人士的莫大期望。这也是共识。获取集邮知识大致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在实践中取得邮识,即亲自参与其中,从集邮活动中汲取邮识,日积月累,从中探求其规律,无  相似文献   

12.
“还集邮吗?听说这几年集邮不行了,是吗?”经常有朋友这样询问。有着十几年邮龄.对集邮有着深厚感情的笔对此无言以答。尽管他所指的“集邮”并不是收藏意义上的集邮,其中包含了若干经济成分,但我却无法用那些常挂在嘴边上的种种集邮益处来说服对方.因为底气着实不足。去年暑假期间.一邮友想举办一集邮培训班,到十几个中小学游说.最后只招了不足10名学生.不得不罢手。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邮坛,有位公开声称“集邮只是玩玩而已”的名家,他便是林霏开(李德铭)。每得闲暇,他或徜徉集邮街,或“兴之所至,随手拈来”,居然为我们“拈来”了《集邮与欣赏》、《集邮乐趣集》、《世界邮票小型张》、《世界邮票精品图录》、《邮海掇英》等10部集邮专著,在国内够得上是一位“多而精”的邮文耕耘者。  相似文献   

14.
近来,在省市集邮报刊上,可以发现一些“老集邮、新面孔”的作者,他们的文章或谈专题,或写集邮知识,或抒发结交邮友之情感,言之有物,可读性强,实乃邮界可喜之事。“老集邮、新面孔”,说的是他们大多数已有数十年集邮历史,但写邮文较少,名字一旦出现在报刊上,令人觉得新奇——他也写起文章来了。多年的邮市炒作,加上新邮发行量大,邮票不断打折,使许多赶浪潮的“集邮者”自动退出,留下来的,都是铁杆邮迷;人过中年,邮趣不减。一个人玩还觉不过瘾,还要参加民间邮学会,隔三岔五去赶场,与邮友们侃侃邮经。  相似文献   

15.
《上海集邮》2008,(11):6-6
本刊讯 为了迎接“中国2009世界邮展”和全国60城市“巡邮”活动,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集邮兴趣,普及集邮文化,10月10日下午,由上海市集邮协会和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在上海邮政大楼403会议室联合举办“上海市少年儿童邮票图稿绘画竞赛”。  相似文献   

16.
我常在想,要发展我国集邮事业,从集邮大国向集邮强国迈进,全国集邮联、各级集邮协会就应当多一些像刘广实、唐无忌林轩、张巍巍、王宏伟、樊伯钦、宋晓文、吕维邦那样的有一定经验的集邮家、邮学家来作专职的集邮工作者。以吕维邦为例,他是安徽省蚌埠市集邮协会顾问、省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毕业于青海省邮电学校。参加工作后,他又通过自学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学院、南京邮电学院。1988年11月,他被安徽省邮电管理局评定为经济师。2000年6月荣获安徽省总工会“读书自学成才者”的称号。到笔者撰文时止,他已在全国各邮刊邮报和邮电系统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介绍邮识、集邮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1200余篇;从1997年至2001年,他先后出版了集邮文化丛书《邮海漫步》、《邮市漫谈》和《邮票赏评》三本专著,每本专著都曾获得两项大奖,名扬华夏邮坛。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开始写的《邮史忆踪》第一篇。顾名思义,我是想回忆、记述一些邮史方面的陈迹。1969年至今30多年来,我国邮政、邮票史上的一些史实,是我亲身经历、也许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我说的“邮史”是广义的,包括30多年来邮政史、邮票史与集邮史上的一些旧事回忆。这与我主编的《中国邮票史》、《中国集邮史》显然不同,那是官方修史,是集体编纂,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我是谁把你引入集邮大门的,又是谁帮你悟出集邮的真谛的,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邮报邮刊。我的集邮生涯,那真是自学成才,而我最好的老师是那些琳琅满目的邮报邮刊。那天我在家整理日记,发现日记里清晰的记录着我与集邮结缘是在1997年3月里的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而牵线的“红娘”正是邮报邮刊。那天我在邮局买了一本《集邮》杂志,不知是心  相似文献   

19.
饮水思源     
阎松如 《集邮博览》2001,(11):28-29
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1年10月,成立时会员只有七十余人。笔是第一批被批准入会的会员。市邮协自成立那天起,始终以建立集邮队伍,培养集邮人才,传播集邮知识,将邮协办成“集邮之家”,创建精神明为已任。  相似文献   

20.
钱永昌,字希清。希清先生是我国著名普票研究专家,他长期对中国普票“穷搜猛研”,每获一品,必刻意精研,追根寻源,并均有新奇发现。他每每将研读心得,精心撰成邮学文章。我们这些集邮后学,在读老邮刊(指新中国成立前国内出版的邮刊)及当今的邮刊,常常读到钱先生的邮学文章和介绍钱先生集邮经历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