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高校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和气排球引入高校体育公共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索地处西北的甘肃省高校中开展气排球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研究显示,在所有甘肃省高校中都没有开设气排球公共体育课程,可以说在甘肃省高校中气排球课程属于空白。制约气排球公共体育课程在甘肃省高校中推广开设的主要因素在于气排球运动普及宣传程度、学校领导支持因素、社会促进因素、教师本领因素、学生爱好因素等。建议加强气排球运动的价值宣传,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组织,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设施等将气排球运动引入到甘肃省高校中来,进而更好地推广开设气排球公共体育课程,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
对新兴娱乐体育项目--气排球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章通过对气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过程、开展现状、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气排球运动在开展和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福建省高职院校开展气排球课程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气排球课程在福建省高职院校的开课率不高,但该项目的特点、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及现有的师资条件,都表明在福建省高职院校开展气排球课程是可行的。建议:在挖掘与投入场地建设并重、在加强在职体育教师进修学习、在加强课程建设、课程评价并举下,推广气排球运动,丰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项目,使体育教育在培养合格、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兆锋 《体育师友》2011,34(5):77-79
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气排球特点的分析,以及公体课气排球教学和普通排球教学的比较分析,认为气排球教学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公体课教学目的,适合高校公体课教学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能够提高高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从而得出在广西高校公体课教学中开展气排球教学比普通排球教学更具有健身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体育强国背景下,对湖南省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5所高校的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气排球运动在几所高校的普及度很低,基本没有课程的开设,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集中在项目自身的局限性、学校资源的局限性等方面。所以提出高校应整合各类资源,分批次开展气排球课程,从而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竞赛规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气排球竞赛规则的制定侧重于娱乐健身,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竞技性较强。建议对气排球规则进行一定的修改,以适应其在低年龄层次中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气排球运动凭借良好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等,以及相对较低的运动技术要求和较强的趣味性,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体育课堂运动项目。气排球在中学体育推广,对丰富中学体育教学项目内容、解决中学体育教学技术问题、丰富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说,在中学体育推广气排球还面临着课程建设不足、气排球运动场和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因此,加强气排球在中学体育的推广,还要在课程建设、气排球运动场建设和专业师资配置方面下功夫,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全国气排球开展最好的地区,气排球也成为了广西"第一运动"。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归纳和总结广西气排球运动的意义;广西气排球运动规则与裁判的推广经验;广西气排球运动推广形式和内容的经验以及广西气排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几方面的典型经验,得出如下启示:气排球的推广对全民健身的积极意义;气排球的推广应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气排球推广的初始阶段有一个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的转变过程;气排球比赛规则应采用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气排球的推广应主要通过竞技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手段相结合来实现;应充分认识气排球推广过程中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开展老年人气排球运动的影响因素探索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排球是在我国发明的,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以技巧性低、飞行速度慢、来回球次数多、击球花样多以及趣味性、吸引力和可观赏性强,正被一些地区的老年人逐渐认可。本文通过对气排球运动的起源、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气排球运动在开展和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气排球竞赛规则与室内排球竞赛规则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气排球竞赛规则的制定更注重于健身与娱乐,这样就降低了运动员对技术的重视程度,降低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而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竞技性较强。建议通过比较分析对气排球竞赛规则进行一定的修改,这样就有利于其在大众体育运动中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提高运动参与者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完成与终身体育健身的接轨,发展新兴体育特色项目已成共识。文章根据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和健身价值,探究了广西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以及开设的意义,为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的开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气排球发展的现状,从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气排球共700篇,借助Citespace III统计软件绘制气排球研究领域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与科学计量加以分析。以揭示我国气排球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结果显示:刘利鸿、孙平是气排球方面研究的主要团队,气排球研究人员与集中现象不明显;研究机构太过分散;研究主题从认识气排球到开展与推广过程中,最后转变为如何进行气排球教学与训练。气排球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制度,增加社会方面的支撑力度,气排球要与学校部分结合。  相似文献   

13.
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气排球运动适宜在中、青、少各年龄段群体中推广;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但目前其普及程度不够。建议仿效软式排球模式进行市场推广运作;加强对气排球的研发工作;加强气排球的对外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全民健身与体育文化视角下的气排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民健身与体育文化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探讨了气排球与体育文化的互动、气排球项目的创新设计、基本技术要素、气排球的健身功效。认为气排球是一种小型化、轻便型的新式排球,也是当今三大球及其变种百年来第一个纯国产化的优质球类项目。它融大众运动竞技、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有丰富的技术内涵和健身功效,值得推广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对江西省赣州市第四届老年人健身体育运动会的气排球参与者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深入探究赣州市老年气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同时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发展的诸多因素并从中找出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借鉴,以便为我国其它地区老年气排球运动更好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表明:赣州市老年气排球运动的发展态势良好,气排球运动普及程度高,群众参与积极,场地设施建设等较为完善,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及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作用显著。建议:全国其它地区在开展和推广这一运动时应着重从政府重视程度、活动资金投入、场地设施及器材、公众参与以及地方经济水平等方面进行贯彻和落实,以促进气排球运动的持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排球目前已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运动,受到很多人的喜爱。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排球也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排球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逐渐发现仅仅传授学生单纯的排球竞技技能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内在心理素养,由此心理训练课题的研究浮出水面。该文简述了在排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排球教学与训练中运用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课外参与排球活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采用问卷法对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15所高校1799名大学生就课外参与排球活动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在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中,排球处于第4位;由于排球教学在各个阶段的普遍开展,绝大多数学生有排球经历,仅有5 3%的学生到大学阶段仍未接触过排球;按照专家制定的"经常性参与者"评定标准,仅有3 56%的大学生符合此标准。据此提出降低技术难度,推广软式排球,俱乐部半社会化,深化排球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建议以推动课外参与,使排球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终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气排球运动的产生与休闲运动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阐述了气排球运动适应社会休闲环境在我国得以催生的过程;同时认为,气排球运动本身所固有的休闲元素又将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发展。本文试图将休闲理念作为重要元素有机地融入气排球运动的整体之中,以探索使气排球运动进一步休闲化革新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