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琇  庄辛 《收藏》2006,(11):108-109
久居上海的人多知道顾恺时是名医,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创办人之一。其医术高超,被誉为“上海一把刀”。他与黄家驷、吴英恺、蓝锡纯合称为我国当代胸外科的“四大开拓者和奠基人”。而不为众所知,却被沪上文物收藏界推崇的是,他还是一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相似文献   

2.
名医把脉     
话说,古代名医张子和善治疑难怪病,享有崇高威信。一天一个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想饮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张子和听后,认为此病服药难以奏效,告诉病人家属找来两名妇女,装扮成演戏的丑角,做出许多滑稽动作,病人果然心情愉悦,一高兴病就减轻了。接着,张子和又叫病人家属请来两位食欲旺盛的妇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病人看着看着,也不知不觉地跟着吃起来。这样利用怡悦引导之法,使心情逐渐平和稳定,最后终于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名医把脉@林冰燕…  相似文献   

3.
名医把脉     
话说,明朝李大谏自幼勤奋好学,三年连续考中秀才、举人和进士,喜讯不断传到家乡,父亲高兴得大笑不止,不能自主,像“范进中举”一样得了狂笑病,多方医治无效。李大谏请御医治疗,御医思考良久,使用一怪招治疗李父的笑病。御医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告诉李大谏的父亲说:“你儿子  相似文献   

4.
刘世森,77岁,中医正骨按摩专业,北京市体委主任医师。1933年拜北京普育武术社陈耀舫为师,习武兼学按摩,深得真传。1943年复拜刘寿山为师学习正骨术。他将二位名师高超医术融为一体,经50多年摸索实践,形成一套刘氏正骨按摩的独特手法。著有《按摩奇术图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和《图解按摩疗法》(香港得利书局发行)。刘世森同志不但对舞台、运动创伤治疗有独到之处,对骨伤科病症也医之有方,特别对颈椎、腰椎病症及妇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名医均各自身怀绝技,华佗和张仲景都曾运用自己的精湛医术为平民百姓巧妙疗疾,其中不少故事如今已流芳百世,令人惊叹不已。华佗:用耳朵判断生死神医华佗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疗疾本事,用耳朵诊病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华佗在出诊时路过一个农户的家门,突然听到屋内传来一个妇人的痛苦呻吟声,他便走上前去认真倾听。推门而出的农夫认出了华佗,连忙恳请名医为自己的妻子诊病。华佗随手从药囊中抓了几味药递给农夫,嘱  相似文献   

6.
杨雷 《健身科学》2014,(10):34-34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出身于中医世家,12岁开始随父学医,可两年后因为父亲不幸去世,他不但生活难以为计,学医生涯也被迫中断。好在后来拜父亲的门人朱先生为师,并凭借超人天赋、勤奋好学和虚心求教,很快便超越了教他的朱老师。叶天士开始独立行医后,由于医米高明、诊病如神,得到了“半仙”的美誊。而他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运用了不少使人惊叹的奇术,其中的故事趣闻相传至今,令人无不拍案称奇。  相似文献   

7.
《健身科学》2008,(1):49-49
饺子原名"娇耳",流传是中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名医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不但在文学方面有伟大成就,而且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人称“儒医”。他在杭州任知府时,就致力于搞医学研究。当时该地瘟疫经常发生,百姓死亡很多。为了把黎民百姓从痛  相似文献   

9.
“五离戏”是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术,它内外兼练.体用兼备,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而创编的。据考证,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模仿鸟兽运动之形来健身治病。西汉马王堆三号墓内的帛画导引图有一些动作就是模仿动物的形冠和姿势的。后来,华佗总结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理论,创编了《五禽戏》。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乐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  相似文献   

10.
一如今名片是身份的重要标志,不少人总是把所有的头衔印上。但中医教授关幼波遇到这类事常发愁,他的头衔有几十个,有的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最后他只能选择几个:“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医药顾问”。他常感叹:我不是因为有头衔才愉快,而是为治好千  相似文献   

11.
展博 《健身科学》2013,(4):36-36
中医心理治疗渊源极深,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古代名医心理治疗的趣闻,令人大有"喜怒哀乐"皆是药之感。下面这些名医心理治疗的有趣医案,既可以让人领略这些疗法的奇妙之处,也能从中明白它那神奇的疗效背后蕴藏着多么丰富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2.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大发“雌”威,下令把光绪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内。光绪终日忧烦,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导致疾病缠身。尽管朝廷的御医们轮番为皇上开出处方,可光绪吃了方药后却全都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洪昭光:尊重生命规律就是养生
  洪昭光是全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养生主张】洪昭光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健康,就一定要尊重生命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回归自然的生物钟节律,这样才能获得健康。”他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不是服用保健品,而是合理的睡眠。他因此建议人们要树立科学的睡眠理念,摆脱“睡得多就是睡得好,睡得多就会精力充沛”的误区,规律作息。另外还要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遵循人体生物钟对睡眠的提示;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睡眠知识,不要让娱乐、电子信息毁了睡眠。  相似文献   

14.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156-1228),睢州考城人,是金代的著名医家,曾被召为太医,但不久就辞退了。他在民间行医多年,是当时的名医,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攻下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5.
陈丽华 《健身科学》2013,(11):38-38
华佗:妙方化解婆媳矛盾 相传在华佗的故乡沛同谯都有一户人家,婆媳长期不和,遇到一点小事就打得不可开交。有一天,婆媳大吵一顿过后,媳妇来找华佗,  相似文献   

16.
17.
走进张教授家的客厅,一个醒目的书雕木匾映入眼帘,上面刻着4个苍劲大字:“先忧天下”。那是他出席中华英才大会期间,著名书雕艺术家钱文浩为他雕刻的纪念品,张教授立志将自题的这4个大字作为“座右铭”。勇于牺牲的名医张仁元教授,1929年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店员家庭。1952年从江苏医学院(如今的南京医学院)毕业,最初被分到国防工业部卫生司,从事行政和医院系统管理工作。不久,新中国实行“一五计划”,周恩来总理号召共产党员和技术干部到第一线发挥作用,张仁元“归队”被调往苏联红十字医院(现名“友谊医院”)改做业务工作。期间,由于他工作勤…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已退休的教师,今年62岁,患帕金森病已有5年多,起初出现单侧手脚抖,行动不便,说话不清楚、动作缓慢、摇头、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等症状,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岁数大的原故,也未及时就医,可后来越来越严重,坐着,双手抖得心慌;站着,双腿震颤无力;躺着,不能自由翻身;想往前走,却迈不开步;想回头,却得转动整个身体,喜怒哀乐,脸上只有一个可怕的表情,就连拿筷子吃饭都困难,解扣子、写字也费劲,几年来,颤抖,肌强直,面具脸等症状一直折  相似文献   

19.
七十一岁的老正骨大夫陈健先生非常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这位铁骨铮铮的老先生,在河北省保定渡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而将他以后的岁月和神奇的医术带给了东北。他的祖辈们没有给他留下什么财产,只有祖传的正骨医术一代代传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高楼下那两间低矮的小屋,里屋是卧室,外屋做诊所,不足20平方米,紧巴巴地铺着九张病床,患者往来络绎不绝。一些人满怀希望、强扶病体而来,一些人满怀喜悦、神清体健而去。别看这诊所简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祖传名医王修身,年逾六旬,神采奕奕,手不拾闲地为病人诊脉、扎针、开药方,忙得满头大汗。床上的病人在养针,椅子上还坐着几位。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