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概况英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实行现代专利制度的国家。英国于1449年授予本国第一件专利,并于1624年制定《垄断法案》,该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1852年,英国政府颁布《专利法修正法令》,并设立英国专利局(tJI(PO)。1990年,UKPO正式成为政府机构,隶属于英国贸易和工业部(DTI),2007年4月2日,经英国政府批准,UKPO正式更名为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其总部设在南威尔士的新港。2007年6月28日以后,因政府机构变化,uK—IPO改为隶属于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部。1884年7月,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73年10月,加入欧洲专利公约(EPC);1979年1月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香港专利制度,是自1997年6月27日起,根据香港《专利条例》(第514章)而实施的。其中的"标準专利"制度,亦被称之为"再注册"制度,申请入可以将其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离质审查授权的专利、欧洲专利局审查授权的指定英国的专利、以及英国专利局审查授权的专利,在香港登记为"标準专利",从而获得在香港的专利权保护;而"短期专利"制度则为申请人提供了直接在香港提出专利申请,获得专利权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黄慧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72-73
亚洲国家建立专利制度的时间较晚,大多是在国家独立后,才建立了包括专利法律制度在内的法律体系,专利立法也借鉴、引进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而建立的.分析比较这些国家之间的立法模式,结合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供我国立法之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新加坡专利制度的简介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对于专利的保护,除了拥有自己制定的专利法令及专利条规外,还参加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护布达佩斯条约》《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等国际条约以及《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等,从而使新加坡拥有了完备的专利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概况 早在19世纪中叶印度就建立了初步的专利制度,经过近八十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确立了现代专利制度。印度的工商部工业政策促进司负责印度的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是印度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事务的实际主管机关。  相似文献   

6.
专利制度具有地域性,不同国别的专利制度可能导致专利产出和权利人的差异,这为优化完善专利制度提供了研究视角。选取中美两国的动植物新品种技术领域,运用专利计量、专利地图和统计分析,研究专利产出和权利人差异。研究表明,由于我国仅对育种方法授予专利,品种本身尚未纳入专利保护,这不但导致专利数量、技术布局等专利产出指标滞后;而且难以激励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创新投入,专利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导。为有效推进这一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有必要将动植物品种本身纳入专利保护的范畴,以促进中国企业成为该领域的创新主体,从而实现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概况 香港自1997年回归祖国后,现行的专利法律有1997年5月29日通过、6月27日生效的《专利条例》,1997年6月4日通过、6月27日生效的《注册外观设计条例》,标志着香港本地化的专利制度正式实施。专利保护的客体有标准专利、短期专利和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8.
美国专利客体制度的发展历程是美国专利制度所保护客体范畴不断扩张的进程。在专利客体类型的基本形成阶段中,美国《专利法》以最初保护的发明专利为基础,相继增加了外观设计专利和植物品种专利两种客体类型;在专利客体类型的持续扩张阶段,美国判例法积极应对科技革命与产业革新的挑战,通过司法判例相继将基因技术和商业方法纳入专利客体保护范畴。针对不同专利客体类型的不同特征,美国专利制度在保护要件上则进行了差异化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专利制度发展的考察,认为"专利爆炸"是现代专利制度不断强化专利保护的结果,同时专利制度自身的缺陷,专利审查过程中对效率的追求,也加剧了"专利爆炸"现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专利与共同体专利及其协调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是世界上区域性专利制度一体化进程最快、协调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现行的国家专利和欧洲专利的基础上,欧盟又在努力准备通过共同体立法的形式创立共同体专利。通过回顾欧洲协调地区专利制度的历程,比较分析了欧洲专利和共同体专利,阐明二者在并存局面下既区别又联系的状况,以利于把握欧洲专利制度协调的渐进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11.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谈国家教委专利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5年我国实行专利制度和实施专利法以来.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中国专利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国家教委专利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各教委直属高高认真贯彻我国传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克服了条件和经验不足的困难,在培养专利干部和人才、建立高高专利代理机构、组织专利申请和实施、普及宣传知识产权知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专利工作骨干队伍,建立专利工作体系高等学高的专利工作起步较早,曾经被中国专利局誉为“专利的知音”。在我国筹备…  相似文献   

12.
如何全面发展、完善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如何协调发明专利制度与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关系,从而使我国专利制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目前亟待研究的任务。本文全面分析建立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理论依据,国外实用新型专利制度近期动向以及我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保护现状,提出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应当单独立法;维持目前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的审查方式;引入新颖性判断标准;完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检索报告制度,从而让该项制度充分发挥其作为二级专利保护体系在发明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专利制度肇始于1790年,并先后于1836年、1952年、2011年等作出多次修订,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专利法律规范。在不同时期美国专利法呈现出不同的立法特点,从18世纪末制度产生阶段的粗糙规定,到制度发展阶段的体系构建,再到制度变革阶段的机制完善,美国专利制度以自身的规则演变见证了美国社会的变革,也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专利制度200余年的制度演进史,展现出了美国从脱离英国统治独立建国到成为世界霸主的制度变迁,也为其他国家的专利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我国专利思想虽始于清末,但现代意义的专利制度是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因此,我国在专利制度构建与完善的过程中,也应以美国的制度演进历史为借鉴,积极推进专利立法的现代化、专利审判的一体化、专利运营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徐珍  孙颖 《科技通报》2010,26(1):13-19
在以科技决定经济发展、争夺知识控制权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的今天.专利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浙江省专利相关数据和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情况入手,审视浙江省企业的专利创造、运用和保护情况,分析企业在运用专利制度中的共性问题,探讨政府在推动企业运用专利制度上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乔永忠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490-1494
 专利维持年费机制的设置是专利制度从重点保护专利权人利益到保护专利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并重过渡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机制通过增加专利维持成本,影响专利维持时间,平衡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专利制度的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16.
11月9日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12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推进计划》的实施落实将不断提升掌握和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的能力,促进专利制度在国家经济建设发挥更多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因专利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科研管理》2002,23(5):26-30
基因专利的出现,一方面对专利制度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人们不得不对有关理论进行修正,如发明与发现的界定,“三性”的认定问题等,另一方面,使得专利制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的特性更为突出,各国竞相建立自己的基因专利制度,并在世界范围进行基因专利争夺,针对这些形势,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质押 缘何叫好不叫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发表的《人民日报》中有一篇赵永新撰文的《知识产权质押叫好如何叫座》.文章所述的现象很值得关注。专利制度的历史证明.不同于大公司借助专利保护市场,专利对小公司更重要,是其融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专利制度是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之间平衡的观点出发,论述专利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创新并不必定以自主专利为起点.同时对当代专利制度保护的国际化趋势以及发展中国家在这种趋势中所面对的困境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当今专利制度所需达到的目标以及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0.
张勇  赵剑男  李青青 《科研管理》2019,40(5):203-211
专利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专利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也影响着由专利转化而形成的产业经济增长质量。专利向技术标准转化是技术转化的一条新兴战略选择。在这种路径设计中,由于专利产权划分不合理与专利信息不对称,易发生专利权滥用的不经济性冲突现象。虽然企业通过采用专利联营战略应对这种冲突,但是该战略存在不足,因为始终无法解决专利权的私权行为。因此,建立企业间共同拥有专利产权的团体专利制度,有助于更好解决技术转化中不经济的冲突。文章通过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团体专利合作模型,论证了该制度安排对企业专利发展及其利益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通过该制度的实践为我国专利成果的有效转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同时,也为国家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专利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