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魏霞 《科教文汇》2007,(12S):148-148
儒家思想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一直影响着中国以及东亚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今天,我们要探讨儒家思想体系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传统思想的作用,就不得不认真分析儒家思想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用现代意识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一直影响着中国以及东亚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今天,我们要探讨儒家思想体系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传统思想的作用,就不得不认真分析儒家思想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用现代意识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立身行事,更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影响。从儒家思想的入世有为、以人为本、为政以德、以礼治国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些思想对企业营销观念的指导作用以及将其应用于企业营销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两个文化系统的存在都是为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深深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社会活动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文章从融入方式、融入内容、融入路径、融入保障等方面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宋晓真 《今日科苑》2006,(4):I0001-I0001
日本文化的形成自古就受着中国儒家学说的强烈影响,可以说就是儒家思想的延伸。到了日本的平安时代中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现代。深入探讨这种儒家思想对这种文化传统形成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以及这种传统下日本文化的特色及内容,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茹 《科教文汇》2008,(24):214-215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长河中的主导思想,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可谓博大精深。作为历代统治者治理天下的重要指导思想。儒家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以人为本”、“修已安人”、“执经达权”等管理智慧对于现代管理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批判地继承儒家的管理思想对于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这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道德、军事等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我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运生 《内江科技》2009,30(8):34-34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源泉,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中国现代人际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人际关系无不打着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9.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并进入中国社会后,中华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至于"为什么融合"、"怎么进行融合"也一直是众多学者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实验的主要话题。然而,研究的最终目的并非理论性的阐述问题,而是据实地解决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与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本文主要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入手,分析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旨在提升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0.
黄清明 《科教文汇》2008,(3):190-190
儒、道、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他们共有的文化“潜质”——“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坚思想”。儒从伦理道德上倡言“天人合一”,使“天则”道德化。中国古代建筑在其思想影响下,逐渐礼制化、规范化、标准化。道以“无为”为其思想基础,倡导返朴归真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园林构建。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5,(9):98-9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占据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并且对中国的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从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足球文化的内涵、儒家思想对我国足球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儒家思想对足球文化的影响,批判的继承儒家思想,进而对我国足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力量支撑,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立足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而进行的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传统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教育职能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论证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性服务研究的必要性,分析论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职能定位,明确构建图书馆传统文化创新性服务研究体系的重要性,并对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性服务研究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最后提出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域下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服务研究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露雅 《科教文汇》2012,(15):203-204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法律文化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思想的"百家争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家和法学家,他们的思想和理念至今对我国现代的法制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历史上,以儒、道、法、墨为主的各家学说都在尽可能地影响着我国法律的发展,其中以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更为有力和深远。  相似文献   

14.
李熙 《未来与发展》2023,(5):100-10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把这些文化瑰宝有效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愚公移山精神长期激励着全国人民的奋斗之路,在新时代体现出具有时代价值的当代愚公精神,是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素材,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有着天然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八个相统一”是建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等系列规律的总结基础上,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改进不同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协调性,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理论思路等方面的重要部署,更是愚公移山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框架和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文化蕴涵深刻的教育理论体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立德树人的客观环境,因而在高校校园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因素,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时代需求。本文剖析新时代在高校校园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探讨高校校园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图书馆"讲好中华典籍故事"意义及内涵的基础上,从利用网络宣传、举办公益活动、整理出版典籍史话、制作纪录片4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应该如何"讲好中华典籍故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仁爱万物""和谐共荣"等生态思想,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思政课堂及实践教学等途径,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之根,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本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承担着学习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再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规范,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中传播和传承的意义,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定位,以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探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宣传、教育、推广和创新活动,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营造崇尚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激发青年学生的文化使命担当,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2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经五千年的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图书馆作为思想文化阵地,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服务研究,将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图书馆的使命和责任,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繁荣发展。本文从开展古籍保护工程、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深度挖掘具体可行性方案,为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性服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