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菌根化苗木造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林业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在菌根领域的应用,菌根在林业生产中也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速生丰产林建设、生态恢复、菌根性食用菌栽培、菌种库建设、菌剂生产和商品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具有诱人前景,因此,菌根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菌根是土壤中一类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所形成的菌与根联合的复合吸收器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花晓梅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林木菌根的研究作出了优异成绩。课题组历经五年,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和收集对植物有效的菌类,共采集了277种,分离和收集258种(株)。经上千次实验,从中筛选出9种广谱性优良菌根真菌。在种间筛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种内不同生态型优良菌株的筛选,共筛选出优良菌株15个。  相似文献   

3.
刘思琼 《情报探索》2013,(12):22-27
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的2001-2010年菌根真菌类研究文献,从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分布、基金类别、被引情况、合著度、关键词、主题词7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01-2007年间,我国菌根真菌研究文献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自2008年起开始下滑;来源期刊中有83%是核心期刊,获得基金支持的论文比例高达90.39%,文献质量较高;主要作者群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且论文多以合著形式发表;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丛枝菌根;未来研究重点将是菌根植物的生物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基质、苗龄型、接种时间及长短、施菌量等各项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个菌种在不同基质上均能形成菌根,而有利的土壤基质更能促进菌根的形成和苗木的生长;苗龄不同,菌根的感染率不同。最佳的接种时间应在苗木长出第一级侧根时进行,在播种时接种亦可;适宜的施菌量为250g/m^2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产业以其生产周期短、市场效益好和生态循环等优点,成为各地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然而,我国云贵食用菌产业扶贫中仍然存在着品种过于单一、缺乏发展规划与技术支撑、区域品牌有待提升等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中国科学院"四类机构"改革为契机,重点推进服务项目——典型区域特色生物产业与民生改善,示范推广食用菌复合生态栽培,助推服务云贵山区精准扶贫;培育名贵菌根型食用菌,创新示范植被恢复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支撑食用菌产业扶贫。  相似文献   

6.
从解决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和森林问题的角度展望"菌根化造林技术"成为21世纪林业科技支柱的前景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杜鹃花是世界著名的园林观赏植物和盆栽花卉,也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尽管我国拥有世界上约70%的杜鹃花物种资源,但是杜鹃花应用的种类及数量均不够丰富,在一些城市绿地中杜鹃花的生长状态也不理想。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主持承担的“菌根技术在上海云锦杜鹃和春鹃品种引种栽培中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针对本地杜鹃花品种单调和生长势衰弱的现状,以野生云锦杜鹃和上海栽培最多且对土壤碱性比较不敏感的毛鹃为研究对象,开展杜鹃花菌根真菌资源的调查、分离与培养、接种效应研究和优良菌株筛选等相关研究,为把杜鹃花菌根技术引入到上海杜鹃花引种栽培中来提供了菌根优良菌株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本文研究了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densis L.)的人侵对本地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影响,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改变了本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本地植物如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Thunb.)Schindl.)和黑麦草(Loliumperertrte L)的菌根侵染率降低.与本地优势植物鸡眼草共生菌的种类发生变化,土壤AMF孢子密度明显降低.土壤由以摩酉球囊菌(Glomus mosseoe)和幼套球囊菌(Glomus etunic atum)为优势转为以地球囊菌(Glomus geosperum)和幼套球囊菌(Glomus etunic atum)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光  郭兰萍  黄璐琦  陈敏 《资源科学》2008,30(5):778-785
本文借鉴菌根技术在农林业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丛枝菌根真菌在药用植物种植研究中的繁殖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主要从药用植物AM真菌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基质、不同孢子表面灭菌方法对侵染的影响、不同菌剂和寄主植物对侵染效果的影响、pH值对AM真菌侵染的影响、促生根细菌对AM真菌侵染效果的影响、信号物质对药用植物AM真菌培养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发现丛枝菌根的影响因素复杂,寄主植物的种类、菌剂的种类、培养方法和条件等因素都对菌根孢子萌发和侵染有显著影响。结合药用植物的特殊性和研究实例,提出了中药植物接种丛枝真菌应综合考虑:药用植物接种菌根的目的、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接种剂的特性、药用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影响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条件进行药用植物的接种实验。  相似文献   

10.
杨如意  陈欣  唐建军  陈静  蒋琦清  Shui-jin  HU 《科技通报》2005,21(6):668-673
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微生物类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不但耗时,费力,精确度低,而且难以大批量地对不同群落进行比较研究。近年来,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本文综述了多种AMF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并对传统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做了比较,着重介绍了分子标记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农林植物     
<正>亚热带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团队与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结合林下幼苗长期动态监测数据、高通量测序技术和邻居效应模型,揭示了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驱动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作用模式,破译了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密码",提出了基于外生菌根真菌与病原真菌互作过程影响植物生存的物种共存新模式。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植物累  相似文献   

12.
以某铁矿的各复垦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植被恢复技术和景观设计方法,结合各复垦单元的特点和条件并综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植被分布情况,分析了植被恢复技术和方法在凤城某铁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荒漠地区植被类型及自然恢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昊 《西藏科技》2003,(9):54-57
介绍青藏铁路格拉段荒漠地段沿线的生态系统特征及植被类型,分析道路沿线植被自然恢复的可行性。通过对温性荒漠地区铁路环保设计的原则、施工措施的研究和讨论,提出加速荒漠地区植被恢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定期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五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种子库研究样地进行现场调查,统计植被种类、数量和高度,计算出样地植被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测度,可以度量植物种群对环境资源利用状况的尺度。通过对五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种子库植被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露天矿排土场植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为分析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植被的主要类型之一,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对森林保护、管理、恢复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森林植被遥感分类数据源和分类方法,对我国森林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森林植被遥感分类研究面临的困难,探析未来我国森林植被遥感分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长期生态学研究揭示了干旱沙区土壤水循环的植被调控机理,解决了降水小于200 mm沙区植被建设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模式;引领了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的研究,探明了人工植被稳定性维持的机理,拓展了荒漠系统生态恢复的生态水文学理论基础,推动了干旱逆境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国风沙危害治理和沙区生态重建与恢复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物学、生态学、景观学等各个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然植被群落的研究日益增多,有关森林群落重建和恢复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也日趋成熟。本文从森林群落的重建和恢复技术简要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大庆粘土矿矿山废弃取土坑进行边坡修整、表土回填和植被恢复等方法,根据大庆市粘土矿地质环境现状,提出相应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定量评估林火燃烧程度、坡度、植被类型等对火烧后植被动态恢复的影响,对及时掌握火烧迹地的变化及更新演替规律和提升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2006年云南省安宁市3·29和2012年云南省易门县3·18森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5/TM、Landsat-7/ETM+和Landsat-8/OLI时间序列影像,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实现影像收集与指数计算。首先,利用归一化燃烧率和差分归一化燃烧率提取火烧迹地,并进行燃烧程度分级。其次,利用燃烧恢复率,探究火烧迹地的恢复率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因子探测法分析燃烧程度、坡度和植被类型对燃烧恢复率的独立解释力。结果表明:①对安宁3·29和易门3·18火烧迹地,从燃烧恢复率指标看,燃烧程度为低和中低的火烧迹地,在火灾发生6~7年后火烧迹地恢复率达100%以上,而中高和高燃烧程度的火烧迹地恢复率达100%以上则需要7~9年。②在燃烧恢复率的独立解释因子中,灾后植被类型的独立解释力最高,也即灾后植被类型对火烧迹地的恢复率影响最大,燃烧程度次之,坡度最低。本文结果将为火烧迹地恢复状况评估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了解滇中乃至中国西南地区复杂地形下森林火灾发生后的植被动态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大量的管道建设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尤其在西部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困难,因此研究和探讨西部管道工程建设的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模式,对保护和维护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部长输管道经过的天山地区山地亚区,河西走廊地区平原亚区,河西走廊地区荒漠戈壁亚区,河西走廊及黄土高原干草原区域等四个区域作为生态恢复典型区域,提出其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