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不足及优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是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最本质特征。本文通过对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基本特征的分析,指出其核心问题是产业化能力低下,其根本原因是内陆型特征对创新要素活力的束缚;并根据增长极理论和阶段发展论,提出了西安高新区在"创建世界一流园区"阶段优化技术创新体系的两条关键路径:通过新型投融资模式激活技术创新要素,通过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最后,总结了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的关键抓手。  相似文献   

3.
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西部13个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西部各地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型,对广东省15个城市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论为:粤东西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粤东三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略高于粤西的三个城市;并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和营造良好的环境等建议来实现广东省科技园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分析和评价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对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西部地区的情况,指出了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应注意的五种关系和原则,从科技园区组织形式、园区规模、技术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机制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测度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一个地区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对此,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15.0软件,选取19个原始指标对我国31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地区间产生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与地区科技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葛晖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6):I0002-I00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与国外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园区在科技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只有推动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目标,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科技园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与南部地区,并形成了以科技园区为核心的创新研发辐射网络。由张景安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创新全球化与科技园区发展》一书以香港科技园区为主体,探讨了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并提出了科技园区的未来发展路径,为相关人士提供了宝贵参考。  相似文献   

8.
崔丹  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83-1795
文章从专利—产业创新链角度分析了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各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特性。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的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珠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呈现环京津连片分布状态,在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在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向心分布状态。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中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绝大多数距离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较远,且这些城市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针对三大城市群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提出了差别化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AHP-FCE)方法建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对广东省15个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粤东西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科技园区,粤东3个城市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略高于粤西3个城市科技园区。提出采取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及营造良好环境等措施实现广东省科技园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姜波 《情报杂志》2012,31(2):81-86
以2001-2008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30个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在2001-2008年间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考察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来源与差异。主要结论有:2001-2008年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下降,并且技术效率的恶化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下降的结果;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增长机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其技术创新效率变化指数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泰州市16个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情况,结果表明:泰州市高新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实现了增长,但增幅不大;不同的行业高新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提出加强科技与金融融合、提升科技队伍水平和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评价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采用三阶段DEA-Windows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测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4-2019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在没有控制环境因素的情况下,16市规模效率的均值大于纯技术效率的均值,而在控制环境因素后,纯技术效率的均值显著提高、规模效率的均值大幅下降,最终得出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从影响因素来看,地区的政府财政支持、R&D活动企业数、生产总值、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以及实际利用外资等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总体上看,16市中有将近一半的城市处于低要素水平发展阶段,但各市的3种效率值均逐年上升,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正在缓慢提升中.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双高型城市扩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规模,效率单高型城市因地制宜补齐短板,效率双低型城市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构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区域协调机制解决地区间成果转化效率不平衡问题,不断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绿色增长视角出发,依托两阶段技术创新理论,评价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2011—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的区域总体能耗效益在全国均处于劣势地位;资源型区域工业企业两阶段纯技术效率水十分低下而规模效率比较高,但规模经济特性得以发挥;除青海省工业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属于"双高"类型外,其余6个省份工业企业的创新效率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20个城市为决策单元,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2R和C2GS2模型,评价分析2008年全省专业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情况.研究表明:全省专业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而珠三角经济区和粤东地区相对较高;非纯技术有效问题比较严重,规模无效现象比较普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均有显著影响;13个无效城市的专业镇科技资源投入冗余较大,产出不足量较小.基于此,提出5点促进专业镇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时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的科技创新投入基本上都合理地发挥了作用,但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依据创新投入一创新效率矩阵,笔者把我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状况分为四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的地区因地制宜地提出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Tobit对该区域测度两阶段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  相似文献   

17.
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能加快经济增长效率,改善产业结构,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创建科技创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探寻影响中国7个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水平的主要原因,并使用聚类分析法把科技水平接近的区域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科研项目与投入,教育与科研机构科研能力与区域高技术产业科研能力是影响整个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要因子。将技术创新与区域的教育创新结合,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一、民营科技园区及其特点 民营科技园区是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方向,以发展民族科技产业为目标,按照"民办、民管、民营"的管理模式运行和管理,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是对已有国家级、省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要补充.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培育新兴先导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使产业升级,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综合起来,民营科技园区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北京五大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呈提升趋势,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航空航天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最低;阻碍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原始创新不足、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经费使用率低下。为此,提高北京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不仅需要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更要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提高科技人员利用率和科技经费使用率,提升专利产出和新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  相似文献   

20.
政府科技资助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但各国政府仍然倾向加大政府科技资助解决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问题。基于效率视角,实证分析政府科技资助是否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政府科技资助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当政府科技资助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当前由于政府科技资助结构不合理,显著抑制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无论是国有工业企业还是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和开放度等变量对国有工业企业和非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基于政府科技资助的优化、硬件环境、智力支持、氛围熏陶等视角对中国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