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细胞这样小小的空间里,成千上万的基因会不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像我们人类社会一样发生无限多的矛盾、冲突呢?在这成千上万的基因开关程序中,每一次错误的操作都会导致生物病变或畸形的恶果,那么,由谁来控制、协调这些基因的活动呢?在那个基因充斥的小小社会里,的确需要一种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文化》2011,(10):26-26
只需一滴血或者唾液就能知道自己将来会不会受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的侵害,这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基因检测却似乎可以做到。近年来,基因检测发展迅速,可以通过分析DNA来诊断人们是否有可能患有家族遗传病。但是,从基因检测走向市场以来,人们对它的质疑就没有停过。究竟基因检测能不能预测疾病?体检结果又是否准确呢?  相似文献   

3.
人究竟能活多长?人类是否应该改良自己的基因?机器人会不会拥有人类的意识?人类能登上火星么?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最近,美国《纽约科技周刊》的“科技时代”评选出过去25年中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 尽管这25个问题中的多数目前尚无答案,但“科技时代”指出:科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物的一生好像是一场忙忙碌碌的建设工程,按照基因的图纸,一步一步地向终点迈进。在需要某种产品时.相应的基因就会被调用出来,当生产完毕后,这张图纸又会暂时或永久搁置起来。但是有一些基因,它们在某类生物的一生中都不会用到,而在另一类生物中却会被尽情使用。这样的基因就是假基因,它们好像是基因的影子,从长长的进化历史中被映照出来。  相似文献   

5.
沈农夫 《知识窗》2004,(4):24-25
人究竟能活多长?人类是否应该改良自己的基因?机器人会不会拥有人类的意识?人类能登上火星么?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地球每天都有几秒钟受到遥远星系的大爆炸所产生的伽玛射线的轰击。这种类似于超新星暴发的大爆炸被称作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伽玛暴会对周围环境发生什么影响呢?几年前有些天文学家认为伽玛暴会销毁它所在星系的一切生命,而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似乎过于悲观了。因为最新的证据表明伽玛暴的能量集中在两条狭窄的光束上,就象地球上灯塔所发出的光束,而非象炸弹爆炸射向四面八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伽玛暴就不危险了。有理论认为在其光束附近大约200光年范围的任何物质都会被蒸发。人们不禁会问:我们会不会被一次临近的伽玛暴所毁灭呢?目前是不会…  相似文献   

7.
看了15号染色体,你是不是怀疑我们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基因决定论?实际上,在接下来要看到的16号染色体,我们会发现,基因不是一个独裁者,它是一位深知收放技巧的领袖。 学习之门由它开 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人类是由我们“基因的意志”决定的,例如,身体发育、本能、性格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意识不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人死后意识会离开身体并以其他形式继续存在,那么,意识究竟是不是从大脑里产生的呢?意识是生理反应的产物?我们用锤子敲击钢板,钢板就会变形,同时钢板也会对锤子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将锤子弹开。在这个过程中,钢板自身会发生某  相似文献   

9.
现在,科学家正在发起一项新的研究计划,目标是利用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制造一种新型单细胞微生物。这种人造微生物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存在于目前的自然界中,其整体的基因结构将是人工合成的。这种人造新生物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脑会比人类聪明吗?这是一个争议多年的热门话题。但最近不少专家认为,量子电脑将会改变一切,并且向一种复合的“人、机关系”过渡!那么,量子电脑比人类聪明吗?它何以拥有神奇无比的魔力?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有一棵小草把它身边拳头大小的石头给吃下去了,你会不会感到奇怪?会不会感到这完全不合乎情理?仔细想了一会儿以后,你肯定会说,如此荒诞的事情不可能存在。你说对了!如果告诉你是动物吃石头,你会感到奇怪和荒诞吗?换作是人呢?动物吃石头,完全不奇怪有些动物爱吃石头,这在许多人眼里还真不是什么新奇的怪事。但客观地讲,在动物王国里,真正爱吃石头的动物种类并没有多少,他们是动物群体里地道的“少数派”。观察发现,动物们吃石头并不是为了戏耍或逞能,而是有实际的内在需求。不过,不同种类的动物吃石头要满足的需求还真的大…  相似文献   

12.
事件 2004年雅典奥运会将于8月13日至29曰召开,在公众的期盼中,它会不会是一个成功的奥运会呢?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中有些事情很简单,譬如亨廷顿氏症,只要一个基因就可以决定它是否发生,我们正在谈论的5号染色体上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导致“家族性结肠息肉”疾病的基因——仅仅只有一个基因,一旦发生突变,不管这个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的哪个部位,携带它的人在40岁之前100%都会患上肿瘤疾病;但有些事情会比这更复杂,譬如在前一篇  相似文献   

14.
大海为何不干涸 一对恋人在举行婚礼时常会对天发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由此可见,浩瀚无垠的海洋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海水为什么不会干涸?大海里的水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呢? 有人估计过,全世界海洋的总水量有13.7亿立方千米,如果把所有的水集中起来做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的直径可达1400千米。茫茫大海中这么多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一般的说法是,大海中  相似文献   

15.
生物的一生好像是一场忙忙碌碌的建设工程,按照基因的图纸,一步一步地向终点迈进。在需要某种产品时,相应的基因就会被调用出来,当生产完毕后,这张图纸又会暂时或者永久搁置起来。但是有一些基因,它们在某类生物的一生中都不会用到,而在另一类生物中却会被尽情使用。这样的基因就是假基因,它们好像是基因的影子,从长长的进化历史中被映照出来。基因如何弄真成假美丽的冰山壮观眩目,但你知道这全赖它有一个九倍于露出海面部分的底座。当人类三四万个基因携载的故事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一定也感受到了那样的眩目,那么托浮它的底座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张臣 《百科知识》2007,(10X):16-16
手机是人们的常用物品,手机要是丢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现在,市场上有各种防盗手机,这种手机真的能防盗吗?其实,它所起的最大的作用是在别人获得你的手机后无法正常使用而已,并不能保证手机绝对无法丢失。不过,称之为防盗也不无道理,因为它能帮助你远程销毁手机中的电话、短信等资料,保证你的秘密不会外泄。  相似文献   

17.
在距离太阳大约8亿公里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行星,它就是木星。我们若从太阳出发掠过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后,乍一看到木星时肯定会大吃一惊,“太阳系竟然存在如此巨大的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也大得惊人,大  相似文献   

18.
新的网络许可证也许可以让你轻松地转发别人的作品,而不会受到知识产权法的限制?A。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汹涌浪潮正在来临。它的发展前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就是人们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机器人、自动化生产体系会不会夺走人们的工作岗位?技术进步会不会加剧失业?人们猜测、担心、议论纷  相似文献   

20.
行业协会如何作用到位:会员参与决策构成分水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传进 《学会》2005,(1):26-29
行业协会是会员自己的组织,但“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却仍需要理解。是权力的下放吗?是领导人由会员选出吗?这些都只会起到部分作用,而不是根本性的。权力下放到协会组织,协会组织会不会重新专权呢?它们如何才摆脱能力低下呢?会不会蜕变为营利组织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