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加快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方案的形成,以1999—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与产业集聚相关的1 34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V软件对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文献特征、演化轨迹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当前产业集聚领域研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外部性""污染效应与环境保护""要素禀赋""规模经济"等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研究热点有"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新特征与识别方法""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发展路径""资源禀赋、资源引力与产业集聚的动态关联性""产业集聚、产业转移、集聚崩解的系统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区域间产业集聚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人力资本、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及基础设施都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溢出、市场规模和FDI的影响系数都显著为负。相邻地区的知识溢出和市场规模都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造成了抑制作用;而对对外贸易产生了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区位优势的概念内涵下,将地区生产成本差异引入标准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研究地区生产成本差异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成本优势将引导制造业将向该区域集聚,而区位优势所带来的生产资源节约将进一步强化这种集聚效应。产业集聚带来的运输成本节约将压低优势地区的价格,进而拉大地区收入差距。运输成本的提高将阻碍制造企业向具备区位优势的地区集中,阻止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制成品消费比重或者企业规模经济程度提高将促进两地制造业活动的分化,并相应地拉大地区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位选择的中国工业生产企业空间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两区域两企业的区位选址模型分析企业生产成本、产品运输成本和需求市场规模对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为产业空间集聚提供微观经济学解释。两企业博弈的结果是在区域间产品运输成本较低、区域需求市场规模差异大和区域间生产成本差异高时,两企业会在同一选址形成空间集聚。中国的产业集聚实践经验证实了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从资源、产业基础、价格方面探讨了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优势,分析了新疆的煤炭市场、煤电市场、煤化工市场和煤焦化市场。介绍了哈密煤电基地、准东煤电煤化工基地、伊犁煤电煤化工基地、托克逊黑山煤化工基地和库拜煤炭煤电煤焦化基地的发展规模(本文所列数据不含经济计划单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集聚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将产业集聚分为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两个维度,构建了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影响作用的计量模型,进而利用1995—2012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相关结果表明: 高技术产业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与其研发投入强度均呈倒U形关系,应重点控制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在对研发投入强度的作用上,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存在相互替代效应,中小企业增强了集聚区创新活力,大企业的空间扩张则丰富了集聚所需资源要素;不同的细分行业,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但由于受集群内资源禀赋、政府政策、集群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集群效应是有限的。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指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空间外溢性的基础上,从政府维度与市场维度出发,运用2010—2019年我国29个省级的面板数据,构建莫兰指数,同时选取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考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其中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的产业集聚水平和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能够产生一定的空间外溢效应;政府政策、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关联产业以及城镇规模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有助推作用;比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场对具有较高收益的金融业、城镇化更具有偏好性,因而对新兴产业发展存在抑制效应。为此,应转变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对土地财政的偏好,增加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程慧平 《情报杂志》2012,(10):165-169
通过区位熵指数对2001-2010年我国信息服务业人才集聚优势分析发现:东西中部地区呈现依次分布格局;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人才优势呈现依次减弱格局.并运用θi指数法分别对2001-2010年我国30省信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资本要素禀赋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劳动生产率、资本要素禀赋排序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329.通过劳动生产率与资本要素禀赋面板数据模型的Hausman检验,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回归系数为0.7536,表示提高资本劳动要素配置结构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劳动生产率、资本要素禀赋角度对30省信息服务业产业集聚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卢飞  刘明辉  孙元元 《科学学研究》2018,36(9):1575-1584
集聚经济会产生集聚效应或拥塞效应,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种形式。本文以集聚效应和拥塞效应为切入点,结合C-D生产函数和Arrow设定的CES函数,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引入集聚技术进步和集聚时间成本系数,得出集聚效应和拥塞效应会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或劳动投入等作用于产业增长。据此,本文选取代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专业化集聚指数和多样化集聚指数,借助面板模型固定效应和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了集聚与产业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专业化在产业集聚初期会推动集聚区产业增长,但是在集聚后期会由于拥塞效应的影响而发展受阻。多样化则具有某种“自治”能力,在期初,由于区位空间布局不合理、谈判、交易成本企高等原因,在集聚区成熟后会推动经济较快发展,二者具有互补性;第二,专业化和多样化均会通过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均成“U”型,而稳健性部分的检验更突出了范围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拉效力;第三,专业化经济仍是目前我国产业集聚的主导路径,多样化经济在一些地方作用效率开始抬升。  相似文献   

11.
吴波  肖迪 《科学学研究》2011,29(1):84-90
 随着集群企业,特别是高品质集群企业,外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集群企业迁移的内在机理。已有研究放松了集聚效应的潜在假设,提出了集群企业迁移理论,认为区域层面的资源有限性和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决定了集群企业的迁移动因与去向。在区域层面,资源禀赋有限性带来的拥挤成本,以及知识积累路径依赖所带来的知识本地锁定风险,驱动集群企业迁移。在企业层面,集群企业的异质性决定了集聚效应的非对称分布和竞争效应,从而驱动集群企业的迁移。基于以上认识进而对区域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升级的“腾笼换鸟”政策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四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利用产业空间集聚β指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1994-2003年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医药制造行业存在下降趋势以外,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产业集聚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为我们评价和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孙喜民  刘客  刘晓君 《资源科学》2015,37(3):555-564
现今煤炭市场供大于求,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煤炭企业为了度过难关,正在大力开展产业协同的实践,急需在理论上回答企业多元化的产业协同效应问题。本文基于系统建模的思想,构建了煤炭集团的多元化产业协同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各产业板块内部及产业板块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各产业板块利润子系统以及集团总体利润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神华集团为例,通过调节各产业之间的内部交易量对所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加大集团内部各产业间的协同程度,集团的整体绩效都会显著地增加,其中,煤炭与铁路的协同效应最为明显、煤炭与电力间次之,后续依次为煤炭与港口、煤炭与航运、电力与煤炭。据此建议煤炭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内部的市场建设,利用资源优势进行产业链延伸。  相似文献   

14.
王宜强  赵媛 《资源科学》2015,37(4):723-732
以我国省域煤炭资源丰度、煤炭经济水平以及煤炭资源流通条件三大要素为基础,借助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分析煤炭资源流动源地系统、汇地系统和源汇复合系统内各区域煤炭资源流动影响因素的组合关系,并以此对各种要素组合类型区域进行划分,将源地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和资源-交通复合型两大类型区域;将汇地系统划分为经济主导型和交通带动型两大类型区域;将源汇复合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经济主导型和交通主导型三大类型区域。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各类型区域煤炭资源流动的主导要素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6年至2016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聚焦产业要素集聚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进行空间相关检验,通过LM等系列检验确定本研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结论指出:(1)总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创新能力存在区域间的空间正相关;(2)劳动、技术、人才、规模等要素集聚及税收优惠政策都对地区内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创新转化存在逆向作用;(3)FDI和政策支持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存在约束,原因是FDI与政府资金目的导向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16.
缩小制造业智能化区域差异,已成为全面协调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视角构建制造业智能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刻画空间分布,量化区域差异,检验收敛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存在同质性集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2)区域内差异是制造业智能化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区域贡献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3)在考虑了技术创新投入、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因素后,区域间和各区域内部的制造业智能化差异将逐渐缩小,其中,人力资本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和东、西部区域内部差异,信息化水平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和中、西部区域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里  罗能生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36-1844
 采用Ellison和Glaeser设计的产业内集聚水平系数对1986-2006年中国制造业两位数20个分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动态测算,并分别从制造业整体、分行业及其地域分布三个层面对计算结果统计,分析演变趋势。研究结论更进一步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呈显著的U型变化趋势,且正处于中度向高度集聚水平迈进阶段;集聚的主导行业已由资源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在地域分布上,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集聚行业亦有明显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有向东部地区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邵留国  何莹莹  张仕璟  丰超 《资源科学》2016,38(10):1975-1987
作为中国主要污染源之一,火电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既是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经济提质增效的需要。本文运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网络DEA模型,测度了2007-2013年中国火电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火电行业循环经济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社会和生态子系统效率低下,经济子系统较好;东部和中部效率变动较小,西部较大;②整体效率和经济子系统效率先收敛后发散,社会子系统效率总体呈现稳定状态,生态子系统效率总体呈现收敛趋势;③要素禀赋结构、能源价格对循环经济整体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科研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率、环境规制强度对循环经济整体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通过引入虚拟变量验证了区位分布对循环经济效率也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1-2014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对区域创新时空演进特征进行测度,并对制造业转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2007年为分界,东部地区创新产出份额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动特征,相应的中西部地区的创新产出份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变动特征,而此期间我国制造业则呈现以2004年为分界先向东部地区转移,后再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转移的时空特征。由制造业区域转移所引起的地区制造业份额的相对变动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创新产出方面的巨大差距。地区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研发资本投入、地区发展水平、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较为显著。政策启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跨区域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中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20.
陈琳琳  杨宇  洪辉  金凤君 《资源科学》2016,38(12):2256-5569
能源工业和能源工业基地布局研究,是中国工业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对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能源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借助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中国1985-2010年能源工业基地的集聚与扩散态势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系统的能源工业基地识别方法,探讨了中国能源工业基地的演变特征。研究认为:①能源工业整体分布相对均衡,但是能源工业内部各类行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态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②中国能源工业基地总体数量相对稳定,中部地区的能源工业基地最多,西部地区的数量显著增多,不同的能源开采工业基地空间分布趋势并不相同;③能源工业基地的综合化趋势明显,且多种行业的组合模式越来越复杂;综合型能源工业基地的数量和规模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专业型的能源工业基地规模相对较小;伴随着相关产业的布局,专业型能源工业基地向综合型能源工业基地的转型特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