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加快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分析区域异质性和试验区类型差异性的影响效应,从而探讨创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创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并且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与区域发达程度有关,其中对东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但同时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数字经济的后发赶超提供契机;影响效应差异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跨区域类型试验区有更深远的政策效应;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表现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规范市场环境等方面。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贯彻大数据战略、构建发展评价体系和创新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商业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分析区域异质性和试验区类型差异性的影响效应,从而探讨创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创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并且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与区域发达程度有关,其中对东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但同时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数字经济的后发赶超提供契机;影响效应差异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跨区域类型试验区有更深远的政策效应;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表现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规范市场环境等方面.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贯彻大数据战略、构建发展评价体系和创新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商业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蔡冬松  柴艺琳  田志雄 《情报科学》2021,39(12):139-145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能够为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的制 定与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及路径优化建议。【方法/过程】利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政策指标 体系,其中,包含9个一级变量和40个二级变量,结合PMC指数与PMC曲面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 评价与分析。【结果/结论】所选取的九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样本中,三项为优秀,四项为良好,两项为及格,表明 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相关政策的协同性较高。【创新/局限】本文开创性地确立了 数字经济政策评价指标,并利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进行研究,减少了政策评估的主观性;后续, 还有待就政策执行效果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3—2020年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区域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均有显著积极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带动邻近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是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创新能力的两条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研究结论为新时代促进区域创新空间优化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能够从全局把握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明晰发展路径和优化方向。本文以23份“十四五”数字经济省级政策规划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数字经济发展任务的视角设定分析框架,并借助软件Nvivo11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研究。研究发现: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政策均将数字经济发展任务进行了本土化调整,我国整体上已形成次第分明、优势互补的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各地政府在产业布局、数字社会建设以及数字经济基础方面均已做好顶层设计并付诸行动;但仍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薄弱、社会服务普惠性不足和数字安全防护措施模糊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引领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构建国际新格局的核心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合理制定数字经济产业及监管政策,保障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进而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脱胎于工业经济的以增加值为核心的统计体系受数据和方法的制约,难以准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无法有效衡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价值。文章立足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规划,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监测评估的理论基础和现行方法基础上,将评估导向从“唯GDP”的视角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系统构建了兼顾统计科学性、区域可比性、数据连续性和评估可操作性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该监测评估体系应用于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践,对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监测评估。该项研究工作就如何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并为国家及各地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对中国加快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大陆分地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熵值法和随机前沿方法,分别测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效率,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能否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研究发现,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区域创新效率,并且数字经济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了其他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在考虑了不同的空间距离权重矩阵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相关结论为充分有效地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美  孙瑞乾 《情报杂志》2023,(11):174-182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各地方政府纷纷颁布数字经济发展的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开展省级层面数字经济政策的研究,力图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采用效词分析法,运用LDA主题模型,对截至2022年12月现行有效的24个省份综合性政策文本进行无监督的机器学习分析,以厘清各政策文本隐含关系。同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计算主题特征词的关联程度,从可视化层面佐证LDA模型结果。[研究结论]现有数字经济政策辐射社会各领域,既包括常规性发展重点,也关注新兴社会问题和现行制度漏洞,但存在对供给型政策工具依赖过多,导致政策工具使用比例失衡和“强制性”治理理念主导。为此,优化配置政策工具、避免政府为中心的公共政策范式、促进政策目标、执行与体系的良性耦合和转变政策监管态度成为我国省级层面数字经济政策的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方冬莉 《资源科学》2023,(2):296-307
【目的】本文关注数字经济的绿色发展效应,从技术赋能和技术外溢的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为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提高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方法】使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中国279个地级市2012—2017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将其作为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代理变量;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分解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技术效应的影响渠道。【结果】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分解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正。将能源进步指数替换为绿色发明专利数量对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进行回归,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回归系数也显著为正。这些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绿色技术进步来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能源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显著为正,对能源技术效率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熵值法对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下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另外,进一步设定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当以命令控制型和费用型环境规制作为门槛,随着其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程度提升。当以投资型环境规制作为门槛,并跨过门槛时,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降低。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与环境规制的类型密切相关,意味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需要与严格且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以2015年—2021年湖北省省级层面出台的131项数字经济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提取政策文本高频词,运用PMC指数模型构建量化分析体系对所选13项数字经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所选取的13项政策样本中,5项为优秀,8项为良好,表明湖北省数字经济政策制定整体比较合理,但是也存在着未将长期、中期、短期目标三者统一结合、政策作用效力较为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以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为研究对象,从数字经济视角分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效应的研究较为缺乏。为此,立足于大湾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我国“十四五”规划所倡导的推动深度融合的战略导向,在分析数字经济驱动两业深度融合的作用机制基础上,选取2011—2020年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两业融合和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数,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大湾区两业融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相比于港澳两地和中心城市,对珠三角地区和外围城市的两业融合的影响更大;扩大市场需求从而引发质量变革是数字经济驱动两业深度融合主要路径,起着提升两业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作用。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从实施动态化和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建立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机制以及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的进程等方面促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战略发展目标,需要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2013-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并从要素配置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细分的维度看,数字技术的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发展环境对区域一体化有正向推动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2)数字经济的资本、技术和人力三种生产要素对区域一体化发展有显著正相关作用,加大对数字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因此,应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构建良好数字发展环境,加大对数字相关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提升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资源错配一直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如何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全国249个城市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程度进行衡量,构建空间模型以及半参数空间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和资源错配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数字经济与资源错配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资源错配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影响本地区以及周边地区资源错配程度,但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在资本错配方面,影响程度西部大于东部大于中部,在劳动力错配方面,影响程度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刺激外商直接投资、巩固金融深化程度、提高就业活跃度的方式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改善资本错配,但改善效果会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逐渐减小,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与劳动力错配系数之间存在波浪形关系,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整体上会加剧劳动力错配,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够显著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2—2018年28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考察数字经济的经济效应评估问题。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的有效性主要通过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推动智能化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机制实现。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驱动,集中于中西部城市、三四五线城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且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呈现“波动上行”特征。研究结果为深化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给县域农业发展质量提升带来的作用机制分析,选取粤港澳大湾区内2018—2020年12个县域城市为样本,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县域农业产业的提升展开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县域农业的发展质量。第二,乡村经济数字化是影响县域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乡村数字基础建设、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生活数字化。数字基础建设能够为县域农业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平台作用,数字化的生产、流通、销售以及普惠金融是县域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第三,“四高型”县域农业发展质量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大于“普通型”县域农业。据此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实施差异化县域数字农业发展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沛  王光远 《资源科学》2023,(11):2117-2129
【目的】数字经济是实现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着力点,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融合和不断发展,赋予中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新的动力机制,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与实现”双碳“气候承诺的关键窗口期,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减污降碳协同作用是实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方法】本文基于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等方法,从多维度检验数字经济的减污降碳协同作用及其中介机制。【结果】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采用工具变量法、剔除直辖市等方法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2)选取“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外生政策冲击,以多期DID模型评估数字经济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机制分析发现,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公众环境监督可以促进数字经济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4)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更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中影响不显著,这主要与区域之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有关。【结论】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新型基础设...  相似文献   

18.
田强  刘岩 《中国科技信息》2023,(15):132-133+136
<正>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强化数据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进步,文章从数字技术的相关政策视角出发,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试验,利用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广义空间模型考察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发挥政策红利,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提升了区域产学研合作水平,并且这种产学研合作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赋能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本地和邻近地区均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凸显了其示范引领作用正在逐步扩大。以上结论在更换被解释变量、变化处理组和政策冲击时间的反事实试验条件下依然成立,研究为评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参考,在推动我国数字技术发展以及企业创新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技术是应对跨境数字经济海量、即时、多样的语言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基于对欧盟数字经济和语言技术规划政策的研究,廓清欧盟数字经济发展的概况,系统总结和分析了欧盟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语言技术问题和对策。在“数字丝绸之路”等国际性数字经济发展倡议出台和推进的大背景下,欧盟经验对中国应对跨境数字经济中的语言技术问题启示如下:在制度层面创新机制体制,降低语言技术发展的制度障碍;在研究层面加强语言基础设施建设,凝聚研究共同体,促进资源和技术的利用;在产业层面构建有利于语言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人才供给;在市场方面普及语言技术的使用,提高对语言技术经济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