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技术经济时代,技术标准研发联盟成为技术标准市场化实现的重要组织形式,匹配的联盟合作伙伴更是标准设定成功的保证。在分析技术标准及其市场化特征的基础上,以TD技术标准研发联盟合作伙伴选择为例,对标准研发联盟合作伙伴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作伙伴选择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应结合标准特征进行选择并贯穿于技术标准市场化实现的整个阶段;同时合作伙伴选择要"领先一步",除要考虑阶段目标因素外,还要考虑最终目标实现的因素。因此,联盟领导企业应从联盟整体目标出发,合理规划成员企业资源,以保证标准设定所需资源的持续有效供应。这一结论对促进标准研发联盟稳定运行与技术标准市场化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景丽  龙勇 《科研管理》2016,37(4):102-109
尽管联盟伙伴选择在联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共识,但作为一种风险控制方式,在核心知识保护的作用方面却很少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了学习型资源和非学习型资源获取两种不同的联盟动机下,企业知识保护能力对联盟伙伴关系选择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当企业知识保护能力较强时,会倾向于按"朋友熟人陌生人"的顺序选择联盟合作伙伴;当企业知识保护能力较弱时,会倾向于按"朋友陌生人熟人"的顺序选择联盟合作伙伴。在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企业无论知识保护能力强弱,都倾向于按"朋友熟人陌生人"的顺序进行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决策问题。首先,基于合作伙伴选择的"3C"原则,从兼容性、资源与能力、承诺3个维度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其次,针对该决策问题具有指标关联性强和指标取值难以量化的特点,提出一种集成模糊逻辑、网络分析法(ANP)和多准则折衷优化解法(VIKOR)的模糊组合决策方法,基本思路是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法设定关联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折衷优化解法确定折衷备选方案。最后,通过将该模糊组合决策方法应用于某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该决策方法有效地考虑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科学地处理了决策问题中指标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专家判断的模糊性,因此,该方法对于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策略研究,在界定生态位理论以及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基于联盟间的生态位关系、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分离等方面对定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态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生态位分离策略、生态位移动策略和协同进化策略,以期促进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Delphi法的知识联盟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文献的检阅,摘录了以往研究中涉及的评价知识联盟合作伙伴的指标,并通过Delphi法进行修正和完善,构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为评价和选择知识联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速,R&D联盟逐渐成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外购之外的主要技术创新模式,在这种新的创新模式的组建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联盟的组建成为企业建立良好的R&D联盟的关键问题.基于此,首先阐述了R&D联盟与其伙伴合作博弈的内涵,接着运用博弈论对R&D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R&D联盟的创新收益分配和联盟组建的相关决策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R&D联盟的组建过程进行了博弈分析,以便为企业寻找到符合自身要求的R&D联盟合作伙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珍  魏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162-162,76
中国钢铁行业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须进行一次大的调整。钢铁企业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的合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钢铁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应对剧烈的竞争是非常必需的。首先说明了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原则和步骤,然后提出了钢铁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实例研究钢铁企业如何选择战略联盟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联盟中成员馆的选择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晓琳  王春华 《情报杂志》2006,25(6):117-118
图书馆联盟中合作成员图书馆的评价和选择是图书馆联盟运行的基础。提出的图书馆联盟中成员馆选择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模糊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图书馆联盟中成员馆选择问题的客观状况,为图书馆联盟的发起者寻找和选择良好的加盟图书馆作为合作伙伴提供了理论指导,便于专家学者评判,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9.
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郭军灵 《科研管理》2003,24(6):109-113
技术联盟的伙伴选择是技术联盟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选择。本文首先对技术联盟伙伴选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阐述,然后提出了联盟伙伴选择的一些标准,最后文章研究了一些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R&V非竞争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创新模式,在联盟组建中,合作伙伴的选择成为实现联盟资源整合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为减少因伙伴选择而引发的联盟失败率,基于波尔的试错思想对R&V非竞争性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分析;同时,构建联盟伙伴选择的试错模型,并通过伙伴选择的价值判断计算式对伙伴进行选择;最后以阿迪达斯公司与腾讯公司的合作案例作为引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研究,提取了影响技术联盟伙伴选择的兼容性、能力、承诺三个重要因素,结合技术联盟知识转移为核心的特性,引入伙伴的知识共享程度这一因素,从而构成伙伴选择的"1S-3C"因素,在对各因素与技术联盟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了技术联盟伙伴选择因素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和相关假设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传统企业技术战略匹配的不足,在分析企业技术生态位与技术战略选择适应性基础上,运用双边匹配和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基于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宽度和重叠度)的企业技术战略动态匹配模型,并以广州市萝岗开发区3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通过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得出34家企业应采用的技术战略.基于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的动态匹配模型可为企业技术战略选择提供一种更为宏观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内技术联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对技术联盟的早期研究主要涉及联盟成因、福利分析、伙伴选择、构建模式、运作机制等,以介绍性和描述性研究为主.从2005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大量关注联盟稳定性、控制风险、绩效评价、信任机制以及国外先进经验介绍等,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然而,技术联盟本质上是一种知识联盟,因此从知识视角研究技术联盟的文献将会日益增多.其中,知识差异、文化差异及地理距离对技术联盟内知识转移的影响、技术联盟中的知识网络、有关技术联盟的科技政策等问题是有价值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4.
合作创新是提高供需网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供需网合作创新伙伴选择中存在的诸多难以量化的不确定因素问题,根据供需网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从知识、技术、资金、文化、信息和信任6个方面建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伙伴指标进行熵权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候选合作伙伴与最优合作理想解的距离确定候选合作伙伴。工程实例的应用结果初步验证了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熵权综合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刘天一 《现代情报》2011,31(8):52-54
本文在阐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在联盟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联盟的信息需求并提出了联盟的信息保障策略,以期为提高联盟创新效益、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度引导创新要素及核心知识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间的良性循环,有效刻画联盟企业间竞争策略与合作策略同时存在的复杂动态关系,以联盟企业不对称学习能力作为切入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竞合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演化稳定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参数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探索比例的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越高;知识产权系数、协同收益系数以及联盟企业模仿成本的增加,均可以有效抑制联盟企业间竞争的产生,其中协同收益系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联盟企业在探索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在交易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以及自身所持有技术专有程度的提高,均增加企业自身发起竞争的概率、减少合作伙伴发起竞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知识联盟,通过整合各种优势知识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整合过程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内容探讨联盟知识整合模式,即基于标准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与基于模块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并引入定位理论深入分析联盟成员的知识整合。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成员准确定位有助于明确其技术创新方向,优化配置各种知识资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