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瑛 《科教文汇》2009,(30):263-264
英语Metonymy和汉语的“借代”都是在这两种语言中使用非常普遍的修辞格之一。本文通过对英语Metonymy和汉语“借代”这两种修辞格在定义、表现形式及修辞功能上所进行的比较研究,旨在表现二者之间存在许多的相似的特点,以及其不同之处。同时也希望通过对二者之间的比较,以便更好地区别二者异同,正确地判断和应用这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事物不但同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而且其内部各种要素(部分)也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践表明:不论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看,还是从宏观与微观方面来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如此。所以说,事物总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且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那么,技工学校当然也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而存在的。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已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  相似文献   

3.
某些中国学者文人,每以中国传统文化能从事物的总体去观察,并注意人与自然协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自诩;对来自西方的科学,则鄙薄为分科局部,不察整体,还与自然为敌,不如所谓“东方科学”。其实这是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地球科学不了解产生的误会。 中国古代是有过“天人合一”的提法,但很多时候,这个“天”并不是自然,而是超自然的神秘;有的贤哲把自然作为  相似文献   

4.
NAT英文全称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Intem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ntemet 工程任务组)标准,即允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IP(Intemet Protocol)地址出现在Intemet上。对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郭炜 《知识窗》2007,(1):25-25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臣中行文子说:“君子之谋也,始、哀、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君子谋划一件事,对这件事的开始、发展、结果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不是很难吗?这里“三不知”说得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邓拓在他的《变三不知为三知》一文中,时“始、中、终”作了很详细的阐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文屋”思想实验蕴涵的论证结构是其有效性的根本保证,而基于“语法不等同于语义”,“模拟不等同于复制”两个逻辑真理,又可以从中分离出两种论证形式:逻辑论证和经验论证,它们分别支撑“中文屋论证”的两个要点。文章试图对“中文屋”两种论证形式进行考察,证明它在批判强人工智能上的有效性,同时揭示两种论证形式之间存在的不融贯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庆 《发明与革新》2014,(10):38-39
吃货的世界里,所有事物都可以分为两种: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当发现某一新鲜事物时,吃货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是什么?可以吃吗?”  相似文献   

8.
儒商小议     
一在某一事物或某一名词前后,冠以“儒名”或殿以“文化”,是无可厚非的。它是经济躁动中的一种思想性界标或是文化向多元发展的前奏。但一经泛滥成灾、便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困惑。知其意、袭其辞、发其绪、用其实,皆可古为今用或继古开新。但如果不知其意而强袭其辞,不析其绪而勉为模仿,这就会产生大问题。其问题之一:便是以“文雅”包装暴戾,以“精细”包装粗陋,以“廉直”包装腐败,以“智”包装愚蠢,以“诚信”包装欺诈等等。到处是精心的包装,却到处是深不可测的陷井。正  相似文献   

9.
世上一切事物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有机整体,但整体不等于局部的简单相加,局部和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我们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把整体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需要运用“奥卡姆剃刀”,披荆斩棘,推陈出新。 所谓“奥卡姆剃刀”,是指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威廉·奥卡姆的格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如果对某一事物的解释不需要假设这种或那种实体,那么就没有理由去假设它。 威廉·奥卡姆在研究磁现象过程中,发现磁力作用毋需物体直接接触,由此推断亚里士多德关于力的作用必须接触的假设是不必要的,因而应该剃掉。这就是“奥卡姆剃刀”的由来。 “奥卡姆剃刀”作为人们创新的一种思维武器,曾受到大数学家罗素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在逻辑分析中是一项最有成效的原则,后来爱因斯坦又…  相似文献   

11.
在一切翻译实践中,所有译者都在力求使译作达到翻译的至高境界“信、达、雅”,也就是力求以最适合的形式风格准确地传达原作者的表述,但具体如何权衡选取最适合的形式,确实是每位译者竭尽心思所要达到的,译作的真与美就是译者卓著翻译思路的体现。对于汉英平行语料库而言,如何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就决定了该译作能否达到与原作的“形似”美和“神似”美,而对于语料库的使用者而言,解读译作之美,或研究统计翻译方法,也是要通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张小失 《知识窗》2006,(4):41-41
“世界很复杂,充满变数。”中文教授说,“包括那些看似简单的事物。” 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学生们心情浮躁,来上课的人并不多,而且似乎都心不在焉。  相似文献   

13.
布尔代数中的 0和 1是表示两个元素、两种状态、两个值、两种可能的两个数字符号。也就是说 ,1和 0代表了有与无、黑与白、阳与阴、好与坏、真与假、通与断、活与死等等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它是一位二进制数 ,只能有“0”和“1”两种状态。然而 ,现实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 ,只用“0”和“1”两种状态来判断或描述事物 ,有时显得太粗糙 ,精度不高。为此 ,就需要用两位二进制数的四种状态来描述和判断事物的特征。如某声音的强弱分“强”、“较强”、“较弱”、“弱”四种状态 ;某故障分“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四种状态 ;某…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也就是说使学生具有新颖独创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更加聪明、灵活。“反弹琵琶”法就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所谓“反弹琵琶”,就是打破人们的传统看法,转换一下思维视角,从事物的反面作文章,“反其道而行之”、“反其意而思之”,亦叫作“反思”或“逆向思维”,运用此法会使你笔下生花,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一、由正到反一个事物,它的存在具有多面性,既有它的正面,也有它的反面,还有它的侧面,许多时候,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总是单一的、定向的。反复思考某一问题时往往会陷…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正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产生。应其需求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新术语。并以迅猛的速度传播蔓延。那么什么是术语?列福而马茨基在1965年《语言学引论》中给术语的定义是:“术语是专业的、其意义受限制的词,这些词作为对概念的准确表示与事物的称名趋于单义。”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汉语中表复数的“们”与英语中表复数的“-s”有区别。从语法意义角度看是一样的,它们都是表示两个以上的事物。从语法形式上来看,“-s”是一个表多数的形式标志;“们”不是表多数的必须形式标志,不具有词尾性质。本文试图从语言的历史发展角度来比较这两方面,不能轻易地否定或肯定汉语中的“们”与英语中的“-s”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I0003-I0003
10月31日,三星电子创立42周年纪念仪式在首尔举行。三星电子副会长崔志成在仪式上表示:“为确保成为超一流百年企业的新成长动力,将进行果断的投资和企业并购”。在对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世界经济低成长的担忧中,这是意在展开攻击性经营策略的一次宣言。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问题,该问题不能用传统的途径或方案来解决,我们怎么办?这就需要使用发散思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基础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创造新事物,把熟悉的事物看得陌生,帮助学生用一种新的、更富有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已有的问题;另一种模式是把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在“变”的过程中应用类比法,在类比的过程中渗透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李艳云 《科教文汇》2008,(20):257-257
在中国的译界,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人们把严复的“信”、“达”、“雅”,当作了标准。但殊不知,“信”、“达”、“雅”的三字经只是严复慨叹翻译之难的感受而已。从翻译的本质来说,在两种文字转换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有得有失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来达到翻译的目的,追求译作与原作最大限度的相似,而不是盲目地为每一部译作都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其优劣。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系统是基于企业经营情况的数据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有效结合,促进提高运作效率和竞争水平的人机系统。“化”:放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指事物发展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领导人建立和运用这一人机系统,追求企业长期赢利目标的过程。加入WTO要全球化,满足买方市场要个性化,企业面对竞争离不开信息化。针对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的黑龙江企业信息化建设,结合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走访以及对信息化专家所提建议的实践,笔者在此向各位抛几块“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