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玉林 《资源科学》1980,2(2):84-89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92万平方公里。地形由山地、丘陵和河谷坝地组成,海拔从540米至2400米,总的地势从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据统计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5%,丘陵台地约占30%,河谷坝地约占5%,组成以山地为主体,山丘与坝谷相间复杂而多样的地形。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横断山区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带,高山(顶峰海拔多达5000—6000m)与深谷(一般海拔1000m左右)相间,相对高差大。地貌类型错综复杂,高原、高山、深谷、宽谷和平坝等纵横交错。气候的垂直地带性突出,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资源概述 位于甘肃省东南之陲的陇南山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1′—106°34′,北纬32°35′—34°32′,东连陕西省,南壤四川省,含长江流域甘肃段全部及渭河以南广大地区,总面积27915km~2,地质构造属南北秦岭褶皱的西延部分,境内山体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九山一川,整个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海拔在550—4187m之间,相对高差多在500—1000m之间,切割剧烈,形成了低、中、高山中切割,低、中山浅切割和浅山丘陵等8种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4.
席承藩 《资源科学》1980,2(3):38-43
红壤、黄壤以及其他富含铁、铝氧化物的土壤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的主要土壤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这些土壤,对该地区生产发展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以及对我国资源科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黄壤在江南和华南大都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低山地区;在贵州高原多分布于1000米的高原面上;在云南高原多见于海拔1800—2200米的原面上;在云南西部中甸高原于海拔3100米的原面上还可见红壤残留。  相似文献   

5.
以蒙古高原典型草原中国内蒙古乌珠穆沁-蒙古国温都尔汗带为研究区,应用ARCGIS软件对研究区海拔和地形起伏度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了适合研究区地形特点的10种地貌类型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貌特征为东南低、西北高倾斜地势,主要以高原平原和丘陵地貌特征为主。  相似文献   

6.
古山深部勘探区位于平庄城区北部,平庄煤田之东北端,地势南高北低,属构造剥蚀作用形成的低山山地地形和剥蚀作用堆积作用形成的坡(洪)积扇、黄土台地地形.勘探区内古山顶最高海拔高程726.3m,一般海拔高程在500m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米,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m,最低海拔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金沙江江面,平均海拔4400m左右。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一个高原多山的国家。高原、山地、丘陵共占全国面积的2/3以上。地势起伏,海拔高程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向东倾斜,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向内陆伸入,也利于河川迳流由西向东倾泻入海洋,使湿润的海洋气流与干燥的内陆互相联系,促进地貌的变化与地面覆被物的发育和改造。 在地貌形成和地面覆被物的变化过程中,气候条件是自然生境中的主导因素:不仅现代气候因素对地貌、土壤、植被和物质的风化搬运产生综合的影响,而古代气候条件对地面物质的变化也留下明显的痕迹。内蒙古和西北干旱地区保留的许多水网和湖泊遗迹,说明这些地区过去降水量的丰富和地表迳流的发育。在地形隆起,内陆地区变干旱之后,干旱荒漠植被都是  相似文献   

9.
正题记长期以来,以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最高峰的横断山山脉呈南北走向,在500米海拔的四川盆地西部拔地而起,形成世界交通史上的垂直极限,阻碍了富饶发达的巴蜀农业和青藏高原牧业的接触,西北和西南的联系主要靠横断山脉中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多条大江南北切割成的横断山走廊(藏彝走廊)展开,藏语和彝语成为走廊通语。茶马古道川藏线沿东西走向翻越横断山彻底改变了横断山走廊南北走向的格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集贤煤矿井田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东北部9公里处,大地构造上位于合江中断陷的西南边缘,西南与老爷岭中间隆起相邻,井田范围:东部和北部均起于侏罗系煤系地层与太古界基底接触面;南至北岗断层;西至集贤断层。东西走向长9公里,南北宽4.7公里,面积约42.3平方公里。矿区位于合江平原(即松花江冲积平原)的南缘,完达山脉的北麓边缘,地势平坦,西南部高,东北部低,地势平坦,海拔标高88~110米。矿区内有一条河流由南向北经矿区东部流过。此河流共压煤有9、17两个煤层,煤柱垂直河流方向的宽度平均约200米。其中9层煤地质储量43万吨,17层煤317万吨,共计350万吨。此煤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甘肃省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3大高原交汇处,地域辽阔,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全省海拔最低500米,最高近5000米,境内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1500米,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基本涵盖了山地、高原、河谷、平川、沙漠、戈壁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扎赉诺尔煤田位于大兴安岭西坡之内蒙高原,属海拉尔河谷冲积平原.灵泉露天矿位于煤田内,地理坐标是:东经117°43'-117°45'33",北纬49°25'-49°26'30".地势较高而地形平坦,露天区标高一般在545.00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固原县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106°57′,北纬35°34′—36°38′,地域广阔,面积达6413.75km~2。境内六盘山雄踞西南,炭山、云雾山矗立东北,清水河纵贯南北,红、茹河横卧东南。石质中山、土石质低山、黄土丘陵、残塬丘陵、河谷平原等各种地貌类型皆有。地势高低悬殊,海拔1248—2942m,相对高差达1700m。因此,气候条件复杂,土壤、植被类型多样,具有发展林业生产,实行分区经营和利用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倪绍祥 《资源科学》1990,12(1):27-32
宜溧山地位于江苏省南部,与浙、皖两省紧相毗连,行政区划上包括宜兴市和溧阳县的南部,总面积约士1330km~2。本区在地貌上主要由低山和丘陵组成。低山属天目山余脉,海拔在400m左右,最高峰黄塔顶海拔611.5m。低山外围为丘陵,海拔大多在300m以下。在低山与丘陵范围内还穿插分布有若干盆地。  相似文献   

15.
<正>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形成于第三纪,第四纪以来,高原大幅度上升。它的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气候,而且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进一步影响了高原四周的气候。青藏高原对东亚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一/独特的高原气候特点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公里,南起25°N,北至40°N,跨15个纬度,南北宽1500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雄踞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  相似文献   

16.
旬阳位处秦巴山地,北倚秦岭,南踞巴山,素有"秦头楚尾"之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将县境天然分割为南北两大自然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北向地形剖面呈"V"型,地图似不规则三角形,北宽南窄,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79公里,周长约390公里,独特的区位造就了旬阳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的地形,境内重峦叠嶂,沟壑密布。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2,(17):90-91
马岭河位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与广西丘陵之间,它的地貌结构与一般峡谷不同,实际上是一条地缝,正是这条罕见的长达100公里、深200米-400米的地缝,造就了马岭河景区雄奇的景观:山河浩浩荡荡,成群的瀑布从山巅飘洒而下,尖峭的锥峰密集丛生,满眼都是落差营造的幽深。于是,马岭河就有了“地球最美丽的疤痕之称”。  相似文献   

18.
海陵岛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是广东第四大岛,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岛上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地形的影响,海陵岛年平均雷暴日数92天左右。为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找出配电网线路在防雷措施和防雷设备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该地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受尺度的限制,空间分辨率较低的遥感影像很难对特定村落景观进行分析,而高分辨率影像可以更好的反映地类空间信息、地物的尺寸、形状等特征,该文利用高分辨率的SPOT-5影像,以河北省沽源县为例,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地貌部位的村级景观单元在景观结构上的不同特征.位于农牧交错带的沽源县,由于其高亢的地势与农牧交错的特殊人类活动方式,使其形成了显著区别于华北农区而又不同于内蒙牧区的特殊的农田与牧场犬牙交错的地表基本景观结构.论文归纳出牧业占优势的南部山地牧林农景观、以农为主的中部丘陵平原农牧过渡景观、农业占优势的西部波状高原农牧景观、牧业占优势的北部河漫滩冲积平原牧农景观4个景观结构类型,对其不同的景观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草原的地理分布及现状 1.草原的地理分布 温带草原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中纬度地区,主要见于欧亚大陆、北美和南美。这里夏季温和、冬季寒冷、春季和夏季有一明显的干旱期。由于低温少雨,草群较低,其地上部分高度不超过一米,以耐低温的旱生禾草为主。我国草原属于温带草原。 我国草原的分布,北从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起,呈带状往南延伸,从北纬50°到北纬28°。北部松嫩平原海拔120—200米,西辽河平原400—500米,内蒙古高原1100—1200米,鄂尔多斯高原1400—1500米,黄土高原西部达2000米以上,最高达3000米,再往南进入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5000米以上。我们知道,纬度南移,气温随之增高,而海拔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