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1,(12):32
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拟于今夏"探触"5000米深海,届时"蛟龙号"有望再度刷新我国载人深潜的深度记录。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5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促进海洋事业发展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透露,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拟于今夏"探触"5000米深海,届时"蛟龙号"有望再度刷新我国载人深潜的深度记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04-I0007
随着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和深海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海试成功,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实现,但谁来扣开入地之门?中国地质学界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3.
长达六七厘米、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原生动物,尾巴细长如老鼠的鼠尾鱼,浑身晶莹剔透的龙虾,含30多种金属元素的锰结核……比1956年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的深海题材纪录片《静谧的世界》更逼真独特的画面让世界为之惊叹——2011年8月18日,中国首个自主设计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凯旋,再现了5000米海底的神奇。  相似文献   

4.
7月1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凯旋归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贺信祝贺。至此,"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划上完美的句号,一次次突破性的进展让中国在深海装备研究领域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近日,记者有幸采访了"蛟龙号"海试现场副总指挥、"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蛟龙号"试航员崔维成,走近他的科研人生,聆听他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深海是当今国际科学探索的前沿,是世界各国对地球内层空间竞争的热点。而开发利用海洋离不开深海运载装备,拥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和具备作业能力,是一个国家深海技术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我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高科技装备,同时为我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2002年,科技部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正式启动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其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以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代表着深海高科技领域的最前沿。在刚刚落幕不久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震撼亮相"十一五"科技成就展。上期杂志中我们领略过"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速度后,这一次我们又把目光聚焦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来到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直面项目具体主管——李向阳高工,探求我国深海圆梦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图说科技     
《发明与革新》2014,(6):3-3
5月1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ROV(无人遥控潜水器)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亮相。  相似文献   

7.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13,(15):26-27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2013年6月10日,搭载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试验母船又起航了,它将执行为期113天左右的航海任务。自2009年8月开始,"蛟龙号"已先后进行了1000米、3000米、5000米级的海试,并获得圆满成功。2012年6月,"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62米深度,打破了日本深潜器6527米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我国最深的7062米深潜纪录。如今,历经3年多时间,我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也研制成功并进行了水池试验!这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将成为继"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下图中这个外形近似于卵形,同时科幻感十足的大型设备,就是我国新一代万米载人潜水器的真身。全新一代万米载人潜水器也被称为全海深载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2007,(4):11-11
深海潜水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是海洋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与制高点。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拥有深海载入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未超过6500米。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2006,(7):7-7
由中科院声学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深海圆柱水声换能器研制”专题,日前在北京通过了由大洋协会组织的验收。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众》2011,(10):10-11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分别于2011年7月21日、26日、28日、30日完成了四次下潜试验。其中,第三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这不仅是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纪录,更意味着中国在深海探测能力上有了重大提高,这可使中国深海活动范围覆盖世界70%以上的洋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成果丰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3.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及良好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的装备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含的丰富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面向深海的资源开发需要更加专业化的科考装备。为此,文章在回顾世界各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世界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工作性能和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载人潜水器的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核心技术,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加快建设世界海洋科技强国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1,(18):6-6
近日,“向阳红09”船员在青岛中苑码头受到欢迎。当天,圆满完成我国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试任务的“蛟龙号”深潜器母船——“向阳红09”船返回青岛。  相似文献   

15.
《百科知识》2010,(7):2+69-F0002,F0003
在人类探索海洋尤其是深海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潜水器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当中,有被称作“史上最成功潜水器”的“阿尔文”号。有创造潜深纪录但却离奇失踪的“海沟”号……如果说早期的潜水器只是满足于人类探险的天性,那么现在的潜水器则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的利器。  相似文献   

16.
周琦 《百科知识》2010,(20):11-13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上天和入海,自古以来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两大夙愿。上天——从"神五"、"神六"到"神七",我国已是世界上第3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入海——8月26日,我国首个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10):2-2
作为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之一的深海重大技术装备——“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总体实施方案近日正式启动。 近20多年来,向深海进军已成为发达国家海洋开发研究的重点。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深海技术和装备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化的深海作业系统,打破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成为我国当前开拓深海探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伍正罡 《金秋科苑》2012,(19):80-85
7月16日,“蛟龙号”完成了10年来的最后一次海试,凯旋青岛。 “蛟龙号”给我们展现的一面,是人类探索另一个世界的梦想与勇气。然而,当它从7000米深渊浮出水面时,它在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恐怕比水下世界更复杂。  相似文献   

19.
走进深海     
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距离海面近11千米深。直至今天,人类也仅拜访过那里有限的几次。第一次是在l960年,Jacques PicCard驾驶美国海军的Trieste号深海潜艇在黑暗的海底深处着陆。第  相似文献   

20.
国旗插上北冰洋底 今年8月2日,一条爆炸性新闻迅速传遍全球:俄罗斯的几位科考队员于当天乘坐两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成功下潜至42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