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实践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业难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对此,必须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新是其动力与源泉,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将创新和创业教育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其后重点探讨了实践教学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
<正>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加深学生创新创业认知与创业意识,引导其形成健康、正向创业心理与创业行为的重要途径,既有助于学生明确符合自身发展特征的创业取向,也益于引领学生实时抓住全新创业机遇,从而为有效增强其返乡创业绩效指明方向。从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层面来看,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教育核心,以加强支撑大学生未来参与创业工作的综合素质为教育内容,以培育更多具备极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的教育学科。具体而言,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基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等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是为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应运而生的教育工程。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教育者,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一线,与大学生朝夕相处,能够适时了解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及思想发展变化状况等,身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可以担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者、指导者、陪伴者等角色,为学生讲政策、讲思路、讲方法。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关系密切,能够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教育发展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搭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稳定持续发展。要积极转变自身教育工作理念,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教育实践创新突破口,大力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综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着力对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提出新时代高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其创新创业能力是影响双创教育成效的关键。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不仅能够强化企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力量,还能够促进行业内中小型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强化行业发展新生力量,对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别阐述了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举措:完善教育课程的联动机制;综合多方力量强化师资队伍;学生要立足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双创活动。  相似文献   

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高校承担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重任。国家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规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大学生在实际创新创业中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高校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与实习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习需求,以大学生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不断加以解决,满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理念内容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创造理念、系统理念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从理论角度看,构建一个系统、科学、合适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研究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高校要紧密结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科学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探索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手段,建立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在地方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开辟了就业新路径,而且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对于学生、学校与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应当明确自己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6)
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核心任务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新要求。而作为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实用性,也意味着我院学生具备着更大的创新创业潜力。依托我院优势资源拓展创业教育教学、配置专业团队、激发创业意识、指导创业实践、构建内外环境以及第二课堂对接创业教学体系是目前我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对此,可以从拓宽实习实训基地、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锻炼、改革学生管理模式来提高学生自身创业能力。通过加快建设大学生创业学习交流平台、大学生创业实践孵化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实施保障机制对大学生创业形成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思路已经深入人心,全国各高校都结合自己特点,明确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了突出位置。而创新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有创业的具体行动。就目前的教育现实而言,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走向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创业素质和未来发展则相对冷漠。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内容。创业教育培养具备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开创精神和创业能力,既能从事一般职业又能从事开拓型创业活动的人才,这无疑将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阈下,现代高校要高度关注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改革工作,全面提升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效能水平。高校共青团要积极转变自身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健全创新创业激励体系,组建高能力、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出高校共青团服务职能作用,辅助大学生进行更好的创新创业学习。将进一步对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同行业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高等学校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高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列入到教学工作计划中,致使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低、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低。利用对地方本科高校河池学院工科大学生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路。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社会力量。地方高校相对教育部或其他部委直属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任务艰巨,而"互联网+"技术发展让地方院校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互联网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教育手段。地方院校应逐步积累创新教育改革经验,推动地方院校创新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培育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活跃、积极向上、开放的校园人文环境;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旨在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本文在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对大学生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深入剖析分析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的因素,探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率的有效措施,采用多元化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以实际行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启动要求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而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生产力的重要主体,成为拉动社会就业及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有效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与标准,构建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初始指标,召开4轮专家咨询会征询全国多所高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最终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并逐级分解,确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旨在引导高校及相关决策机构科学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改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结构中工科教授比例很低,而工科背景的教师很多有创业或兼职企业的经历,他们和社会、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国内高校在工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内容、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高校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模式、高效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实践环境,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才能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互联网背景下,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利用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迫在眉睫,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互联网+"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态度消极;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储备缺乏,能力不强;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平台不足;创新创业政策缺乏,环境不佳是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认为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学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要增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学生要积极投身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改革创新精神,是在大学生中培育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将时代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厘清创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渠道、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具体途径包括:将创业精神培育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各类创业教育载体中融入时代精神元素;树立具有时代精神的创业榜样。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精神的直接体现,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的内涵,将时代精神融入创业教育之中,着力培养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力量,是面向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为了加强地方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受创业者本人、学校和社会三方面主要因素影响,阐述了综合实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的发展对策,尤其是从高校如何利用好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使其成为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刘大志  赵志成 《科技风》2023,(36):143-145
本文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地方高校LDXY为例,探讨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返乡创业意愿的调研,并运用SPSS和AMO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从家庭因素、学校创业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与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独立、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有关;社会因素对高校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与测试样本所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理想、政府返乡创业政策有关;学校创业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高校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扶助工作是有成效的;家庭因素通过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因素间接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说明家庭因素会影响学生的高校选择,从而促进高校将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府和高校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