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明IT吸纳能力的概念和维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IT吸纳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知识存量、IT管理、IT文化、IT基础设施;进一步分析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这四个要素正好对应着组织能力的四个层次:文化层、认知层、行为层、物理层,IT文化是吸纳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服务质量度量: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简述现有服务质量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图书馆服务质量量表,利用探索性和验证性两种因子分析法先后对该量表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获得由馆员服务、资源获取、馆藏资源和图书馆环境四大指标构成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根据这四大指标及由路径系数决定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提出了图书馆服务质量指数模型.该模型易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比较,由此可建立图书馆服务质量排行榜.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法,通过考察26位专家对组织文化结构的空间认知模式,确定了一个五维度的组织文化度量模型,包括人际和谐、开放创新、短期结果、竞争效率和严格控制。我们还在6家组织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607份有效问卷。通过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测量量表(DOCQ)。 相似文献
4.
5.
6.
7.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及其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概念,根据Kwon和Zmud提出的基于创新扩散的IS实施过程模型,构建了信息技术吸纳过程模型,指出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包括辨识、采纳、适应、接受、融合和知识管理这六种能力。通过对东北地区7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总结出了各种能力的机理要素。 相似文献
8.
9.
基于AHP和因子分析的地区信用环境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现有条件数据的前提下,采用AHP和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地区信用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佑模型,可以将待评估地区的相应指标代入模型得出最终评价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将各地区的得分做差别比较,分析主要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10.
11.
以2000—200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活动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不考虑/考虑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PF)模型对研发中间产出效率与最终产出效率进行测算,进而加以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各影响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与效率前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3年以前研发的最终产出效率高于中间产出效率,而2003年以后结果正好相反;(2)在不考虑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研发效率普遍被低估;(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对研发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多学科领域间不断发生知识流动,使得不同的技术发生融合。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探测,将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机会,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现有的基于专利的技术融合测量及预测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个测度技术融合的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从聚合性、耦合性、均衡性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全方位的分析了技术融合所形成的整体网络以及构成网络的各技术主体,最后对网络的均衡程度进行了研究。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根据三个维度可以筛选出在融合水平较高且融合范围较广的技术,以及相对较稳定的技术组合。相关企业和研发结构可以根据筛选出的最优技术或技术组合进行选择性研发,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升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多学科领域间不断发生知识流动,使得不同的技术发生融合。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探测,将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机会,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现有的基于专利的技术融合测量及预测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个测度技术融合的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从聚合性、耦合性、均衡性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全方位的分析了技术融合所形成的整体网络以及构成网络的各技术主体,最后对网络的均衡程度进行了研究。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根据三个维度可以筛选出在融合水平较高且融合范围较广的技术,以及相对较稳定的技术组合。相关企业和研发结构可以根据筛选出的最优技术或技术组合进行选择性研发,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升级。 相似文献
14.
ODI对母国的自主创新效应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为新颖的论题,自主创新效应也是中国"走出去"过程中国家战略预期的关键之一。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ODI与母国自主创新之间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ODI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适当模型和1991—2006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经验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ODI在整体上对中国自主创新存在显著正面的反向溢出效应,ODI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越明显,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越强,而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效应则存在较大差异。充分利用ODI实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是要提高我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集群企业知识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集群企业知识分享行为意向分析模型,对某纺织产业集群进行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该有关假设做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的知识分享态度和知识分享行为控制力对知识分享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集群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促进知识分享,集群企业间的竞争对企业知识分享态度有消极影响,而知识分享能力在所有因素中对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系统梳理了国家创新体系及其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在前人有关国家创新体系"结构-主体"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首次从系统和动态演进的视角,研究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要素-制度-功能-阶段"四维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参鉴国际权威创新评价报告的基础指标及数据,研究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综合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综合水平得分最高,中国的得分在所有发达国家之后,但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制度维度。最后,本文从三个维度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发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并把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两个部分。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资源配置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