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涉及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加入WTO后,热能动力领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国核科技以及到2020年的新发展任务和各个方面改革的深化发展,对热能与动力工业及相关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近些年,我国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绿色节能发展提到国家发展计划的日程上来。在环保节约、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等新经济发展形势下,各行各业对能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重视。体现在能源方面,热能与动力是最值得探讨、挖掘与深入研究的话题。以此为出发点,主要分析了当前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的现状,探究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热能动力项目进行中,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保障项目正常进行,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热能动力质量,实现热能动力项目的良好发展。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热能动力技术方面也有了相应进步,对于热能动力发展有了极大的推进作用,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在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对于人民生活也有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我国火力发电厂的燃烧效率,满足当前社会电力需求,进一步探索促进电厂热能动力高效利用的具体途径,本文将针对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其特点展开系统性研究,首先从热能动力的发展和工程建设入手,接着对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的燃料方法及其特点进行深入阐述,最后从热能转换效率、设备运行效率和锅炉整体结构三个角度对提升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的应用水平提出具体策略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能源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热能动力工程对于缓解当前的资源紧张情况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热能动力工程在科技创新中的问题、热能动力应用以及它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在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在工业方面越来越重视节能型生产工业的建设。利用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是利用热能转化成动力的节能生产方式,这对我国现在的节能型和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但这样的生产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成熟的方面,在电厂热能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现在电厂一些热能项目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探究,以便能够进一步的推进电厂热能技术及动力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电力领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该领域的实际发展进步的速度需要领先于宏观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和进步.本文着重阐述现阶段发电厂中有关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于节能和降耗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经过热能和动力工程的简单介绍,揭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应用于节能和降耗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热能动力联产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动能之一。而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走向节能优化的方向,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现今的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分析,阐述其走向节能的必要性,并且根据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几点节能优化的方法,并对其施行的效果与可行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期为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节能优化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5)
热能与动力工程学是目前能源研究中的热门科目,其研究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工业动力体系,在应用中能够有效地体现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热能与动力工程与能源供给有非常深入的联系,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锅炉的应用中提高了能源供给速率和燃烧利用率,有效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中的发展及应用,同时提出了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应用效果的进一步改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发电站中,电厂锅炉是必不可少的发电设备,在新的形势下,怎样发挥出电厂锅炉的最佳作用,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是第一要任。经过长期的发展,发现热能动力理论如果能够有效应用到电厂锅炉中,既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热能动力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发电厂最为关注的话题。文中就针对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热能动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出热能动力在电厂锅炉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1.
热能与动力工程以内燃机和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能够通过运用工程力学和机械工程学的知识和内容,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动力。随着我国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由此实现热电厂中节能高效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就热电厂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其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堆积将严重影响燃料电池工作性能,因此燃料电池的热管理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基于patsnap数据库和企查查,通过检索、人工降噪和筛选统计国内外燃料电池热管理相关专利申请,对燃料电池热管理领域专利申请趋势、技术来源布局和重点申请人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我国在燃料电池热管理领域起步晚、缺乏领航企业,但发展快,各企业已准确把握该领域国际技术发展核心方向,正在快速稳定的与国际接轨,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科技有着快速发展,我国发展水平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人口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出现资源紧张的问题。而对资源的开采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且一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用高科技技术,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应用,且在新资源开发中也有着积极作用。其中电能作为社会运行中必要资源,要提升其资源利用效率,对于火电厂功能就要进一步进行开发。本文主要探究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特点,加强热能动力燃烧系统应用,对其运行管理也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8)
热电站主要采用煤作为原材料,因此就能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改进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方向,以提高热能和电力的效率,促进热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这个课题展开论述,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些年社会的发展,资源紧张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应用,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这一课题中,主要是研究热能动力工程在实际运用中的高效节能问题,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科技创新研究中,主要以降低能耗为前提。本文从热能动力工程的研究方向、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项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两方面展开论述,意在促进热电厂运行的进一步优化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当前热能与动力工程在众多的领域当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锅炉领域的应用尤其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锅炉运行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的缓解了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煤炭在燃烧之后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气体,使用新技术可以使得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热能和动力工程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主要分析了锅炉领域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运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羽 《科技风》2015,(6):235
电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加有效的运用热电厂中的热能与动力成为当今时代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阐述热电厂中的热能与动力关系,分析问题所在,进而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让这一清洁能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带动经济,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走向繁荣,我国的科技水平亦在持续向高水平推进,由此带动了热管工艺在热能利用领域中亦获取了广泛的运用。现阶段,热能工程领域对热管工艺的关注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因为热管具有很强的导热特征,其本身所发出的热能也相当多,所以其越发获得广泛的运用。笔者重点就热管工艺的优势和操作原理展开深入剖析,与此同时,本文亦对热管工艺在热能领域中的实际运用做以梗概性阐释。  相似文献   

19.
电厂锅炉是发电厂的主要生产设备,在整个生产设备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如何提高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是当前电厂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热能动力工程作为一门研究工程热物理现象的专业性学科,研究锅炉的应用问题正是其火力发电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因此若能够充分利用热能动力工程的专业知识应用在电厂锅炉生产运行中,则势必会极大的提高锅炉的应用效率。尤其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能源短缺和电能需求量增大都要求发电厂提高生产效率,这就给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中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热能动力工程与电厂锅炉(一)热能动力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包含跨热能动力工程学与机械工程学,在两学科知识的融合下,机械设备运转得以稳定。当下,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人工智能不断创新,以此为前提,热能动力工程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电厂锅炉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着手热能动力工程,能够有效降低电厂锅炉能耗。热能动力工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工程重点为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为将其更加有效的应用至电厂锅炉中,要不断就工程技术进行研究,以实现工程研究突破式进展,这也是热能动力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