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庆红  李硕  王晰巍 《情报科学》2006,24(11):1713-1717
本文在分析竞争情报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Web环境下利用企业信息门户EIP整合集成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型。在分析总体模型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基于Web集成环境下了利用关键词提取用户兴趣的数据采集方法、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数据分析技术和网络经济环境下情报服务的功能。本文研究对推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将提供一个理论上的指导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竞争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竞争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旨在通过分析网络经济的新规则,阐述在网络经济中各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掌握优势。  相似文献   

3.
网络经济下的合作竞争与超竞争情报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维康  韩耀 《情报科学》2005,23(9):1287-1291,1309
本文在对网络经济下合作竞争的博弈论分析基础上,提出超竞争情报的概念,并就超竞争情报战略的核心内容及其具体做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高慧  毕飞 《情报杂志》2001,20(9):61-62
通过对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炬  曹韫建  王嫱 《预测》2001,20(4):20-22,16
物流经济和网络经济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相关问题。物流网络产业的发展快慢关系以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围绕我国物流产业具体情况,如何发展?如何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为此,本文建立一个非差异物流网络经济定价模型,并针对物流产业竞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际探讨。  相似文献   

6.
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相关概念及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了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的内涵和相关概念,从内容和整体两个方面剖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剐,认为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应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机整合,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7.
网络经济正反馈机制下的企业竞争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婷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55-155,157
企业寻求实现竞争优势的途径,可以从组织的网络化结构出发寻找战略规则,也可以通过设计特定条件达到正反馈所需的条件,实现良性循环的竞争优势。利用正反馈机制不仅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信息产品的供求机制产生深远的影响,还可以设计系统工序来实现组织的良性循环运营。文章通过介绍正反馈机制的作用原理,以期寻找在网络经济情况下实现企业竞争地位提升的战略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反竞争情报单元模型,提出知识在企业中的流动情况,并从理想状态下的知识流动模型入手,加入反竞争情报手段,构建出企业的知识流动期望模型,即反竞争情报控制知识流分支的最终目的,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反竞争情报措施.  相似文献   

9.
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理论工具:竞争情报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杰  高晓东  樊治平 《情报科学》2006,24(9):1409-1413
在阐述了竞争情报战略和竞争情报增值活动的基础上,依据波特价值链理论,提出了一个竞争情报链模型,识别出了竞争情报活动中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分析了该模型对竞争情报战略有效实施的支持作用,并指出模型的应用有利于识别和控制竞争情报战略的实施重点,进而获取竞争情报优势;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应用该模型支持企业竞争情报战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嵌入性理论基础上对企业竞争情报危机预警进行综合研究,旨在从嵌入性视角对企业竞争情报危机预警进行诠释,提出面向企业危机预警流程的竞争情报嵌入模型,分析此模型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根据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动态竞争视角的多点竞争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点竞争是指企业在多个市场间的竞争互动,是企业动态竞争的重要形式。相互克制是多点竞争的重要竞争策略;多点竞争对公司绩效和市场竞争产生影响;影响多点竞争的因素主要有公司内部的合作协调机制、资源的相似度和公司规模以及相对市场重要性、市场密度等。多点竞争中的相互克制有助于企业采取有效的竞争行动,避免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12.
陈加琳 《现代情报》2009,29(6):195-197
企业如何获取、管理和利用自己的信息,将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输赢。竞争情报正是企业获取、管理和利用信息的有效方式,它是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它的出现使企业对信息的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可以把信息(in-formation)转化成企业的智能(intelligence),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的锐利武器。而企业竞争力是众多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研究竞争情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更有效地利用竞争情报提升企业竞争力,对竞争情报的研究,对企业寻求长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媒介竞争、选举竞争和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阶层或地区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经常不均衡,媒介竞争与媒介捕获导致的各阶层、各地区之间信息分布的不均衡是重要根源.媒介声望竞争有助于媒介提供广泛与差异化的信息,而媒介经济利益竞争会引致媒介信息偏好高收入群体,特别是容易诱发媒介捕获,由此会导致媒介信息偏好特定利益人.媒介信息的失真导致政府官员偏好高可见度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引致政府的公共产品决策偏向于高收入群体或特定利益人.大力发展媒介产业、建立媒介自律与重视声望机制、重视对官员任用的声望考评、保留或建立公益性媒介机构是扭转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多产品竞争环境下的需求理论和竞争策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作者多年在汽车工业和航空公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讨论和总结基于顾客选择的多产品竞争环境下的需求理论,以及竞争策略设计的有关理论和管理技术。这些管理思想和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制造业和服务业,如通讯业等。  相似文献   

15.
朱德利 《情报科学》2006,24(4):621-626
本文根据竞争情报的本质,提炼出竞争情报应包含的分析要素,提出了一个完善的竞争情报分析框架,并对框架构建的要求、框架的构成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竞争与共享——网络、信息化与知识产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科技革命大潮的涌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重要的时候,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漫漫征程,在2001年多哈会议上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历史深刻印证了江泽民主席的精辟论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更需要中国。”软科学的历史使命是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前沿的、深层的、复杂的问题作出理论的和实证的科学分析,为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聚焦“互联网与管理变革”的这次国际研讨会,把握了当今时代的脉动。一、信息化与TRIPS协议世界贸易组织是由一系列国际协…  相似文献   

17.
张化尧  史小坤 《软科学》2006,20(4):9-11
R&D/产品问题的文献,都无一例外地在模型中采用了数量竞争(产量作为决策变量)的形式;而现实中市场往往以产品的价格作为第一操作变量进行竞争,或采取更为剧烈的“价格战”。从价格竞争的Cournot均衡模型出发,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替换得到产量竞争模型的形式,在这一变换中,并不改变竞争各方非对称的产品替代性和竞争优势,表明这种形式上的转化并没有使原来的产业特性在转变中发生相对改变。进一步对模型中的产品替代性进行讨论,可以说明Bertrand式的价格竞争也可以映射一种数量竞争。  相似文献   

18.
19.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behaviou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ed light o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Traditional measures of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using industry statistics are often challenged and found wanting. Using the Statistics Canada 1999 Survey of Innovation, this paper develops new measures of competition by arguing that firms’ perceptions about their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 for innovation and are better measures of firm-specific competition. It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can be positive or negative, depending on specific competition perception and specific innovation activity. In addition, it shows that firms tend to bundle process innovation with product innovation, implying that the economic value of process innovation is likely embodied in product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