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远 《科学大众》2015,(3):142+23
新形势下,社团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艺术院校社团现状为切入点,阐释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德育价值,并从思想引领、分类引导、制度管理三个方面具体探析社团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精神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20)
对中外合作院校办学模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社团与国内普通大学学生社团的不同特征。通过对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中外合作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的分析,探索构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社团建设长效机制的方式,希望给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提供启发,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社团、科学参与社团对大学新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大学新生本身存在着现实目标缺失、认知能力不足、协作意识较弱等弱点,直接导致其在社团参与中出现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参与社团是目前学院及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是学校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大学精神激励人;通过社团文化塑造人;通过公寓文化培育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分析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体育社团可以有效促进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教育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是学校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大学精神激励人;通过社团文化塑造人;通过公寓文化培育人。  相似文献   

7.
刘红祥  吴佳丽 《学会》2009,(6):18-22,26
该文从社团的日常管理、资源筹集方式、文化建设、代际传承和活动开展等方面对某高校的两个社团进行比较;从学生社团外部管理规则和日常运作策略两个层面分析了社团的日常运作逻辑,指出"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嫁接"、"名人效应"等策略在社团运作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以及社团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理念凝练对一个社团发展和传承的重义。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校园社团文化。本文从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社团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我校基于全面发展的学生社团文化的建设概况。  相似文献   

9.
社团文化在学校德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本文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个案,阐述了社团文化的现状及其德育功能,分析了在发挥德育作用时.社团文化存在的错误的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偏差、功利形式化等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且对如何加强社团文化建设进行了思考,这对其更好地发挥德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偏执与社团文化缺失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启蒙 《科教文汇》2009,(29):58-58
近年来,高校社团注重社团体制机制、忽略社团文化内涵已经成为阻碍高校学生社团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亟需高校学生工作者帮助学生社团重新树立以社团文化内涵建设为导向。文章对高校学生社团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平 《科教文汇》2014,(1):206-20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学生社团的建设不断完善,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文化组成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因素,对于高校和社会管理有着巨大的影响与作用。学生社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课余生活,还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宽松的校园环境,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学生社会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社团的特点和发展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学生社团对高校和社会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最后作出总结,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建设和社会管理上的重要作用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冯超 《科教文汇》2013,(10):190-191,193
由于大学毕业生社会实践经验和岗位实践能力的欠缺,面临着就业难和初次就业后再失业的困境。高校应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服务于大学生就业的平台功能,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就业服务型学生社团。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多数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思政课堂和平时的学生事务管理中,主要通过学生活动和班会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宿舍环境和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氛围,不仅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和有效途径。客观分析了宿舍文化内涵,宿舍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宿舍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讨论了辅导员入住宿舍,学生的民主自我管理和宿舍文化月开展等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良好效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肖同强 《科教文汇》2013,(27):13-14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培养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及其以后的发展。分析了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德育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成长过程中德育培养严重不足,专职的德育培养人员缺口大,而且大学生德育培养内容宽泛。难以制定有效培养模式。基于此,提出大学教师应作为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力量,通过积极开展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可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德育培养问题,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5.
潘滢伊 《科教文汇》2011,(24):190-191
高校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的学生群众团体。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具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社团内部管理不规范、学校对社团指导力量不足、社团经费困难、社团硬件保障不足等问题。本文从社团与企业的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一种高校社团企业化运作的新的建设、运作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实施规范化、品牌化战略,运用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社团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韦水玲 《科教文汇》2013,(10):15-16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抢占好这一新的阵地,形成新的契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应该重视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研究,积极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方向,重视发挥非正式群体领袖人物的角色作用,同时处理好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许超  赵武臣 《科教文汇》2011,(33):179-180
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与体育课外活动间沟通的桥梁。它无论是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是提高学生体育基础水平和体育教学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体育社团项目分配情况,体育社团活动时间、频度情况,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客观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石迎 《科教文汇》2013,(29):150-150,152
特色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综合育人的“软实力”,也是提高高职大学生自身优势的重要平台。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对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还有很多不足,其综合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与高职教育的目标还有距离。提高思想认识,融入职业文化,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等方面是丰富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公民意识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但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也给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丛聪  任轶君 《科教文汇》2014,(12):108-109
素质教育是中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学生社团则是学校中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高职学校作为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社团的日常活动中去,培养出具有优秀个人素质的毕业生,提高高职学校学生适应社会的具体能力,是高职学校素质教育和社团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