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普遍采用的是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方式,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核,这已不合时宜.本文从发展"多元、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重视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差异,分层考核,分类评价学生,改革考试内容,拓展考试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改革中职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改革评价模式,应该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能力培养、分层考试与标准化考试相结合,坚持对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进行全面考核。  相似文献   

3.
公共教育学开展课堂改革是满足师范生日益增长的资格证考试及提高未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需要的。这需要改变大班额教师讲授为主的现状,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改变考核学生过于注重一次性考试结果的评定。改革探索虽有一定成效,但水平不高,效果不够显著,改革探索创新性有待加强。下一步努力方向在于:教学方法上应该利用智能化时代的工具,发展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教学评价方面应该加强评价指标建设,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掌握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培养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程考试改革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课程考试存在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考核方式过分依赖于笔试、考核能力偏重于记忆力、评价结果过于看重考试的分数等问题,必须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构建以职教特色为核心的课程考试体系,完善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的考试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职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手段的考试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应用技能的水平为核心,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考核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琼 《考试周刊》2008,(22):9-10
针对<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的特点,笔者尝试采用期末理论考试、期末实践考核和平时考核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成绩.期末理论采用"一页开卷"的考试方式;期末实践考试进行上机操作,主要考核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平时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平时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价.通过对本课程考试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以期有效推进高职教育的考风建设,着力实践素质教育对高职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实现从死记硬背到灵活掌握、提升能力、学会学习的转变,推动并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学科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情感、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考试质量评价是对考试的评价,其目的是判断考试的各个环节是否合理科学,并为考试者正确使用考试结果提供决策依据.现行的考试目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考试内客过多关注对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考试方式过于注重采用以标准化纸笔为主要形式的测试,评价主体过于注重在教师控制下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模式,忽视了考试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本文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从考试观念的转变,考试内客的设计,考试方式的完善及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方面就中小学考试质量评价进行分析论述,以期为考试质量评价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英豪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9):32-33,64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学业评定仍主要是以卷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存在着考试观念落后陈旧,考试内容不合理,命题缺乏科学性,考试形式单一,考分过于利益化,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等问题。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及学生特点,改革高职教育的考试,要构建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考试方法多样化,改变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教育评价现,从而才能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评价在教育工作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观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众多,理论性较强,讲授难度大;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创新型教育的需要:考试内容不全面,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因此,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应注重史论结合的讲授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经济学名著的习惯;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建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学校考试改革影响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进程,目前我国中小学所实行的考试制度存在着以考试分数论成败、过于注重纸笔测验、偏重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等弊端,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采取更加完善的评价方式.要在认清考试与评价基本关系的基础上,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努力促进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方化,最终实现从考试到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13.
李建平 《辽宁教育》2002,(10):16-17
当前,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新的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视角下的高考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切实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点并贯穿高考命题的始终.高考命题应以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必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试卷内容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合理设置试题的难度;在考试形式上宜采用以统一考试为主体、多元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选拔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强学生在高考科目和试题上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评价和录取标准上,应采用多元评价、综合评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技工学校化学考试、考核现行模式的反思,为了符合目前国内高职教育模式,对化学考试、考核进行了改革和实践。通过采用多层次、多样化、不同形式的考试、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以一种新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考试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教育创新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规范性考试方式,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学生,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智能培养;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具体说来,目前的考试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考试目的功利化突出表现在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以考核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尤其是学业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结合更加剧了学生的功利化倾向,低层次…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然而,作为高职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改革却明显滞后.现行"知识本位"的总结性考试和以闭卷形式为主的考试,严重地背离了以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要求,掣肘了教学改革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为此,对<建筑工程预决算>课程的考核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施了强化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考试作为一种比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在目前仍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然而考试又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得失尽掌握在人的手中.如果考评不到位,往往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一方面,传统的命题考试往往只重视考试结果评价,忽视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整体教育目标的评价.考评目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忽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解题中过于强求答案的统一与完美,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业评价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均要求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变纸笔考试的题型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来达到测试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业评价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均要求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变纸笔考试的题型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来达到测试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