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政府在地市普通高校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普通高校和地市政府虽处一地,却无隶属关系,但从相互发展的角度出发,地市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地市普通高校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应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发挥其规划、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促进地市普通高校发展壮大,推动地域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大潮推动下,全国高校都在探索产学研相结合。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学校,社会职责要求他们比普通高校更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等职业学校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方向高等职业学校是地方政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而兴办的地方大学。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必须置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全方位服务。社会定位决定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他们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基地、科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从教学、招生、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校园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校园服务与社会服务为并行线的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在类型定位上应属于以教学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定位上,应以应用型本科为主,适时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定位上,应体现差异化发展思路,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主,在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专业方向、服务面向和就业岗位层次上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在服务面向定位上,应以地方优先为原则,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应着力体现其应用特色、实践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培养"以职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等。  相似文献   

5.
普通本科院校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一个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通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普通高校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渗透和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地方开放大学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其科学定位,秉承教育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以服务地方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在服务地方发展战略需求中办出特色。天津开放大学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天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凝炼学科方向,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学习经历与专业学习对接、混合式教学模式、多入口多出口的课程体系设置等诸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断出现在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目录之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并无自身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也严重趋同,这使得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倾向严重。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如何构建地方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首先分行业、分层次对各类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进行了总结,并以外语类高校作为案例分析此类地方性普通高校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地方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驱动力应为区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国家经济政策所带来的该地区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在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域化""行业化"以及"动态化"。  相似文献   

8.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其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所以在其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效解决人才培养的选择问题。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逐渐出现就业领域基层化、就业岗位的非专业化等发展趋势,这些特点为其人才培养的定位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切实注重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来切实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同步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职业农民的培养。地市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农民主要存在学生就业观念、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式等问题。借鉴地市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典型经验,地市高职院校应从立足培养领军型职业农民,引领农村职教体系建设,面向农村培养职业农民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0.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经验和体会是:①准确定位,而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②深化改革,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③强化自主发展,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之路;④着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级政府必须重视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增加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才能提升其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院校所拥有的区位优势,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则更能契合区域内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更好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87):192-193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重视。地方性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采取各项措施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以环境工程为例,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运行情况,从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工程实践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发挥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温州市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学校就业指导情况、区域经济特色的研究,分析区域经济在高职学生就业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提出高职学生就业观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对接策略,即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准确定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区域经济优势,搭建系统化就业教育平台;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科学设计职业生涯;发挥温州人精神,强化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这对指导高职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个时代背景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当地政府、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学生等各方的主要焦点就是就业这个问题。文章从较深层次入手分析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就业能力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当地政府、企业、地方高职院校、学生多个角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清楚地意识到政府应该对培养就业能力在政策和经费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应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去着手改进;企业要将更多的精力和经费投入到就业能力的培养当中去,将主动意识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要明确自身定位。高职院校应在三个层面上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层次定位、社会定位。在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定位时,应科学认识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专科教育的区别,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需求、职业院校状况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势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真正适应区域经济和服务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是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要因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自觉树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面向地方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市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具有政府支持、地理位置优越、人缘关系好和智力资源丰富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也存在着服务能力低、思想认识不到位、战略规划欠合理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因而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地市高校在取得很大发展的同时,存在服务地方社会具有政府扶持、地域、人缘关系等优势和综合实力较差、能力低、观念落后等方面的不足;地市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紧迫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市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具有政府支持、地理住置优越、人缘关系好和智力资源丰富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也存在着服务能力低、思想认识不到位、战略规划欠合理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因而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而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精准、品牌认可度较低等,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民办高校只有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重视对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灵活的沟通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积极的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才能提升学生的竞争力。而建构一个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而又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服务,是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一条必经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